林依爽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時代法治思想與依法審計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剖析了新時代依法審計中堅持法治思想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法治思想推進依法審計的具體表現。
關鍵詞:新時代;法治思想;依法審計
一、新時代依法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與重要性分析
1.目前依法審計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法治思想沒有與審計工作有效地融合。在新時代,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法治思想,而審計機關作為國家經濟運行的監督者,在具體的實踐中,應該把法治思想貫徹到每一位審計人員的工作中,然而就目前而言,法治思想在依法審計中的推進效果并不理想,在具體的貫徹執行措施中還需要繼續改進。
第二,審計問責機制不健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審計問責,一方面是對被審計對象的問責機制,對于審計結果中提出的問題,被審計對象考慮到企業的發展和形象,往往會避重就輕,而且部分企業內部的問責機制不健全,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短板;另一方面是對審計人員的問責機制,當出現審計質量問題或者審計人員工作中出現問題時,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問責,然而,在實踐中,相關的問責機制也不健全。
第三,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隨著國家對審計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要求越來越嚴格,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在諸多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目前審計人員法治思想淡薄,法治思想不僅僅體現在審計工作中,還需要融入審計人員的思想意識中,讓審計人員用法治思維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然而,在這一方面一些審計人員并沒有達到要求,還需要提高審計人員的法治思想觀念。另一方面審計人員對于相關政策掌握不準確,當遇到一些信息類項目、工程類項目等具有專業特色的審計任務時,需要審計人員不但要具有審計相關知識,還需要掌握有關項目的政策規定、實施細則等專業性的要求,有關這方面的審計人才目前還比較短缺,綜合型人才是目前審計機關需要的。
2.依法審計的重要性分析
依法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照法律法規行使審計監督權利,展開各項審計活動。依法審計的具體內容包括:審計機關的職權具有獨立性,只受法定審計機關的監督;審計機關的職責受法律約束,必須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實施審計監督活動;審計機關出具的審計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審計結果應當具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對審計爭議事項必須通過法定的方式和途徑解決。審計機關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監督者,審計活動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因此,在實施審計工作中必須堅持依法審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依法審計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依法審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和諧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法治建設的作用,依法審計能夠保證國家經濟的健康有序運行,為人民生活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第二,依法審計關系到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審計機關依法對國家的經濟活動進行審查監督,能夠有效地降低國家的經濟損失,保障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依法審計是科學審計監督的基本要求,科學審計監督是審計活動的指導思想,而科學審計監督的實現需要依法審計作為審計活動的標準。
二、新時代依法審計中堅持法治思想的必要性
1.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審計工作的迫切需要
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審計工作的迫切需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經濟形勢下滑,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我國經濟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審計機關肩負著經濟發展監督的職責,需要深刻領悟法治思想,并把法治思想運用到審計工作實踐中,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既要堅持依法展開審計工作,又要做到自身遵紀守法。第二,在新時代,審計對象不斷復雜,審計范圍不斷擴大,對審計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傳統的審計方法出現了諸多弊端,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的時候必須以法治思想為指導,堅持依法審計,才能夠在復雜的審計環境中不迷失方向,完成審計人員的職責。第三,隨著廉政建設的推進,對審計機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審計機關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反饋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國家財務經濟的發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以確保經濟的健康發展。
2.法治思想是提高審計效率的重要手段
第一,法治思想保障審計工作的合法性,國家審計機關作為國民經濟的監督者,他們肩負著國家賦予的重大的責任和使命,審計工作的合法性直接關乎審計結果的可信度,以及審計機關的威嚴,而法治思想貫穿于審計工作中,能夠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二,法治思想能夠指導審計人員開展審計活動,使得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確保審計結果的法律效力,此外,法治思想貫穿于審計活動中,能夠有效地降低審計失誤,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提高審計效率。
第三,依法審計是審計工作的衡量標準,隨著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我們已經進入了法治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依法運行,審計工作作為國家重要機關,更應該如此,應該依法展開審計工作,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3.法治思想是實現審計目標和任務的基本要求
第一,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法治思想的指導,審計工作的開展不僅關系到審計部門的利益,而且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質量,只有在法治思想的指導下,審計人員才能對國民經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指出正確的方向。
第二,審計目標的實現需要法治思想的保障,國家審計機關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審計的目標是為了確保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保障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法治思想的保障,只有依法審計,才能夠有效地保障審計目標的實現,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三,審計結果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審計結果包括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現狀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根據評價的結果提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對于存在嚴重經濟問題的審計對象,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審計結果需要法律法規的保障。
三、新時代法治思想推進依法審計的具體表現
1.法治思想推進審計職責法定
第一,審計對象和審計范圍的確定,是開展審計工作的第一步,也關系到后續的審計內容的工作量,因此,審計對象和審計范圍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確定,確保其準備性和清晰性。
第二,審計方法的運用,審計中運用的審計方法是有明確規定的,審計人員需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嚴格執行,在審計材料提取時,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簡化審計工作流程,需要嚴格執行審計材料的提取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審計工作的合法性。
第三,審計結果的實施,審計人員依法對審計對象的經濟活動做出客觀的評價,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對于存在違法違紀的對象,審計機關并不能直接對其進行處理,必須移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審計機關要在法律法規范圍內行使監督職責。
2.法治思想推進審計程序法定
第一,審計資料的取證過程要符合法定程序,審計資料的真實性決定了審計結果的可靠性,在審計資料取證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審計程序進行,避免出現審計資料失真的現象,確保審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第二,審計資料的管理要符合法定程序,審計資料的移交和流轉過程要公正透明,每一個經手的審計人員都要簽字負責,由于審計工作的特殊性,還需要做好審計資料的保密管理工作,若是審計資料出現問題,必須責任到人,誰出錯,誰負責。
第三,審計報告的撰寫要符合法定程序,審計報告的撰寫必須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以審計資料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能出現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現象,要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審計對象存在的問題。
3.法治思想推進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
第一,加強審計人員的法治教育培訓工作,審計人員法治思想的形成需要長期的積累,審計機關應該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法治教育培訓,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改變他們,讓他們逐漸形成用法治的思維處理審計工作中的問題,增強廉潔意識和保密意識,更好地完成審計任務,定期對審計人員的法治思想學習進行考核,檢查培訓的效果和審計人員的掌握情況,確保審計人員能夠真正把法治思想融會貫通,提高審計人員的法治素養。
第二,組織審計人員學習新時代法治思想,審計人員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體系,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學習新時代法治思想,有助于審計人員思想意識的提高,審計機關應該積極地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深刻領會新時代法治思想,提升自身思想素質,并把法治思想運用到審計工作實踐中,提高審計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馬春元.依法治國視角下審計法治化的建設路徑.決策探索(下半月),2015(11).
2.陳亭.審計法治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審計月刊,2016(02).
3.劉平.堅持法治理念強化審計監督職能.新產經,2016(07).
4.李佳.以新時代法治思想推進依法審計.發展,2018(11).(責任編輯: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