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媛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并購成為很多企業快速實現規模擴張、提高市場占有率、整合資源配置的重要選擇之一。然而,并購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提高競爭能力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的發生,其中財務風險尤為重要。該文主要闡述了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企業并購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7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051-02
1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內容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并購活動中其財務決策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使得企業出現一定的財務危機,從而導致并購失敗的可能性。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可大致包括4個方面,即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風險、融資風險、支付風險以及財務整合風險。
(1)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指的是由于企業對于目標企業的價值以及并購后能帶來的盈利情況的估算不準確所導致的。價值評估是企業并購的核心問題。如果高估了目標企業的價值,導致企業并購成本高于目標企業的價值,造成財務損失;并購完成后,會對目標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過高,而被并購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會使企業面臨著風險。而如果低估了目標企業的價值,有可能做出錯誤決策,錯失被并購企業。
(2)融資風險。一般而言,并購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融資渠道的選擇及其對資本結構的影響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企業可利用內部自有資金用于并購活動,但是自有資金往往數額有限,還要保證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需要,防止資金鏈的斷裂,所以僅依靠自有資金很難滿足并購的資金需要。通常企業還會通過舉債或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所需資金。債權融資有按期還本付息的壓力,以及資金成本較高;股權融資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權,且審批手續復雜嚴格。
(3)支付風險。支付風險是指企業在支付對價時存在的風險,其與企業的融資風險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不同的支付方式伴隨著不同的風險。如現金支付通常會產生巨大的籌資壓力,并且會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股票支付會稀釋股權,很有可能影響企業控制權;杠桿支付帶來較大的償債壓力,資金成本較高;而混合支付對財務處理要求較高,制定詳盡合理的計劃,否則企業很有可能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4)財務整合風險。企業并購的整合風險指的是在并購完成后被并購企業的經營狀況與預期的狀況不符合,無法按照企業預期的并購計劃和規劃進行生產經營,導致并購之后沒有形成規模效應,達到降低企業成本以及擴大市場份額的預期目標,從而給企業帶來了風險。因此,在并購完成后兩個企業應當進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應當進行必要的財務整合。被并購企業的財務崗位設置、財務制度、業務處理的方法、口徑等方面會存在很大差別,如果不進行恰當的整合,便會影響企業的財務工作能否有序、高效地開展,導致企業財務系統甚至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無法正常運行。
2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形成原因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盲目地進行并購活動。由于并購能夠快速地使企業實現規模擴張,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資源,尤其隨著并購浪潮的掀起,有些企業一味地進行各種并購活動,缺乏對企業并購帶來的風險與創造的收益的權衡。
第二,并購企業雙方信息不對稱。并購企業應充分了解和掌握目標企業的真實情況,這是影響并購活動能否順利開展以及并購結果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但在實際中,并購企業很難完全了解目標企業的具體信息,由于雙方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從而會導致對目標企業的了解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有可能會影響企業做出有偏差的決策甚至致使并購失敗。
第三,缺乏科學的價值評估方法。在并購活動中,對被收購企業的價值進行合理的評估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盡管目前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3種較為常用的評估方法,但是方法的選擇及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主觀性,對評標企業價值的評估存在偏差,有可能會加重企業的財務壓力和風險。
第四,并購后沒有對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對稱,一些企業在制定并購計劃的過程中對于被并購企業的了解存在著偏差,對于并購后被并購企業的規劃可能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完成并購后也會相應的造成被并購企業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并購后的經營狀況與企業原來制定的規劃背道而馳,導致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財務風險。
3 ?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等機制,結合企業情況對潛在的風險進行防范,才能夠做到逐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實現并購帶來的規模效應,提升企業效益。
第一,充分了解目標企業信息,對其合理估值。從某種角度上看,企業并購可以視作是企業為了擴大規模的一種投資行為。在做出并購決策之前,企業應當對自身的情況有客觀全面的認識,同時結合市場發展前景及相關政策等因素,找尋合適的目標企業。鎖定目標企業之后,應全面地了解目標企業的實際情況,例如產品的市場運營情況、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等,尤其應根據財務報表充分了解其經營情況、現金流量和財務狀況等,不僅發現其優勢,更要識別其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在此基礎上,選擇科學、恰當的價值評估方法,制定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方案;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以提供更為客觀的估值信息。
第二,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并購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確定了并購對價之后,企業應制定融資計劃。一般而言,采用單一渠道融資,融資數量有限,壓力較大;多渠道融資較為靈活多樣,不僅可以分散風險,相對比較容易取得大量資金。但是,采用多渠道融資,應當結合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考慮融資的規模、資金成本、并購資金的使用進度以及融資后對于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等因素。在保證并購活動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根據并購資金的使用進度,進行合理搭配。
第三,優化支付方式,加強支付風險控制。不同的支付方式會產生不同的風險,因此應制定合理而詳細的支付方案,根據資金需要的時間、增加成本、資金需要量等,選擇合理的支付方式。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并購資金的管理,對資金流轉進行動態監管。
第四,加強企業的整合,尤其重視財務整合。并購的雙方企業必然存在差異,要使被并購企業真正融入并購企業,需要制定詳細而合理的整合方案,尤其財務整合是最為重要的。如對于財務人員和財務崗位進行整合調整,進行統一管理,雙方的財務制度,處理方法和口徑等應盡量統一一致,確保雙方工作的有效銜接,財務工作有序、有效正常地開展。
4 ?結語
當今,并購是企業為了實現擴張,提升競爭力較為青睞的方式。由于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并購活動的伴隨著各種財務風險的發生。因此,必須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分析風險的形成原因,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才能提高企業并購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李陽一.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月刊,2019(10):72-86.
[2] 胡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對策[J].時代經貿,2019(19):12-13.
[3] 陳先華.并購過程中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財務風險和控制[J].中國內部審計,2017(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