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駿
摘 ?要:政府為了建設公路、橋梁等工程,而資金不夠時就需要進行項目融資,使用BOT、杠桿租賃、設備實施使用協議、生產支付等融資模式。但是在進行項目融資時不得不考慮其所面臨的風險,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風險決策,鑒于此,文章駕馭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邏輯分析法,解析了項目融資的內涵,進而針對不同的市場狀況,筆者結合案例,嘗試性對其進行了風險決策機制解析,確定型市場時使用盈虧平衡點,不確定型市場時使用樂觀、悲觀、折中、平均、最大后悔值最小決策法,風險型市場時使用決策樹來進行。以期有助于政府在項目融資時,針對不同的市場情形應對風險做出有效的決策。
關鍵詞:政府 ?風險 ?決策 ?市場
中圖分類號:D63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058-02
伴隨著城鎮化腳步的加快,城市的公路、鐵路、橋梁、廉租房等公共設施建設的密度加大。所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那么,政府使用PPP或者BOT等融資模式,那么有的項目進行建設可能會面臨一些風險,政府在對這些項目進行融資時,何以對風險進行有效管控,文章對此展開了探尋。
1 ?內涵挖掘:項目融資的含義
項目融資是指為了新建或者改建、擴建一個項目,以這個項目本身的預期收益作為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籌款形式。
由此觀之,項目融資有別于傳統融資方式,項目融資的償還貸款及利息來源于這個項目自身,不牽扯到投資人的其他資產,即有限追索。
2 ?盈虧平衡點:確定型市場環境下政府項目融資風險操作策略
確定型市場環境下,固定成本TFC、可變成本TVC、銷售量Q、銷售價格P、總成本TC、總收入是可以計算出來的,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銷售量,總收入=銷售價格·銷售量,那么盈虧平衡點即總收入等于總成本,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銷售量=銷售價格·銷售量,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是可以求出來的,在其他條件已知的情況下。
3 ?決策樹:風險型市場環境下政府項目融資風險應對方略
決策樹是指在多個項目在不同市場經營情況下,且經營狀況出現的概率是已知的,其收益各不相同,那么,計算出每個項目在不同市場經營情況下綜合收益,取最大收益,即為最優決策。比如,政府有a、b、c這3個項目可以投資,但是這3個項目經過投資估算,投向市場會出現銷售情況滯銷(25%)、一般(55%)、暢銷(20%)3種狀況,a項目的收益分別為100萬、300萬、500萬;b項目的收益分別為150萬、200萬、400萬;c項目的收益分別為200萬、400萬、600萬,那么,政府該為哪一個項目融資咧,駕馭決策樹,a項目的綜合情況下的收益就是100萬×25%+300萬×
55%+500萬×20%=290萬;b項目的綜合情況下的收益就是150×25%+200萬×55%+400萬×20%=227.5萬;c項目的綜合情況下的收益就是200萬×25%+400萬×55%+600萬×20%=390萬,那么,政府對這3個項目進行決策,c項目的收益在綜合了滯銷、一般及暢銷3種情況后,是最大的。故而,c項目為最優決策。
4 ?機制差異化:不確定型市場環境下政府項目融資風險采取路徑
政府有a、b、c這3個項目可以投資,但是這3個項目經過投資估算,投向市場會出現銷售情況滯銷、一般、暢銷3種狀況,a項目的收益分別為100萬、300萬、500萬;b項目的收益分別為150萬、200萬、400萬;c項目的收益分別為200萬、400萬、600萬,此種情況下,政府如何對這3個項目進行風險管理。
4.1 冒險精神意識下孤注一擲的樂觀主義
此種決策機制是基于富貴險中求,具有冒險精神,那么,政府對于a、b、c項目,認為,這3個項目投資后的最大收益分別為500萬、400萬、600萬,則出于經濟人人性假設,即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這3個項目最后,政府決定對其進行融資的是可以獲得最后收益600萬的c項目。
4.2 穩步推進語境下穩打穩扎的悲觀主義
此種應對風險的邏輯是步步為營,小心駛得萬年船。那么,政府對于a、b、c這3個項目,出于悲觀主義,則認為,a、b、c3個項目投資后的收益會是100萬、150萬、200萬,政府對這3個項目進行項目決策時,會選擇可以獲得200萬收益的c項目。
4.3 側重經驗視野下有效理性的折中主義
這種決策方略是偏向經驗教訓,總收益=最大收益×經驗值+最小收益×(1-經驗值),而經驗值一般取值為0.7。以上述案例為表述對象,那么,政府對a、b、c這3個項目進行項目融資決策時,其衡量的標準是a項目=500萬×0.7+100萬×0.3=380萬;b項目=400萬×0.7+150萬×0.3=325萬;c項目=
600萬×0.7+200萬×0.3=480萬。綜合計之,政府將把獲得最高收益480萬的c項目作為最優決策。
4.4 隨波逐流視域下不愿冒尖的平均主義
中庸思想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追求冒最大風險賺取最大利潤,也不保守安于追求最低利潤,傾向于大眾化,即把3種市場銷路情況下的收益加起來除以3,比如,a項目的收益就是100萬+300萬+500萬=900萬,900萬÷3=300萬;b項目的收益就是150萬+200萬+400萬=750萬,750萬÷3=250萬;c項目的收益就是200萬+400萬+600萬=1200萬,1200萬÷
3=400萬,最后,政府對這a、b、c項目進行項目融資風險決策時,會選擇收益最大的400萬的c項目。
4.5 機會成本理念下理性選擇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決策
經濟學里的機會成本是指把一筆錢投資到一個項目當中去,而失去把這筆錢投資到其他項目當中去獲得的那個最大的收益,就是機會成本,也是做出這么一個選擇所付出的代價。最大后悔值最小決策法的具體操作方略,以a、b、c這3個項目為研究對象,那么在滯銷、一般及暢銷狀態下的機會成本是分別是200萬、400萬、600萬。
再把3個項目在每個狀態下的收益分別與每個狀態下的機會成本做差,求取絕對值,那么a項目計算后分別為100、100、100,b項目計算后分別為50、200、200,c項目計算后分別為0、0、0。
a項目的最大后悔值為100,b項目最大后悔值為200,c項目最大后悔值為0,則出于讓自己付出的代價小一點,少后悔點,那么,政府在對這a、b、c3個項目進行項目融資時風險決策選取c項目。
5 ?結語
文章試圖探討政府進行項目融資風險決策時,面對確定型市場使用盈虧平衡點機制、風險型市場時駕馭決策樹策略、不確定型市場時采取富貴險中求的樂觀、步步為營的悲觀、經驗教訓的折中、隨波逐流的平均、選擇代價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決策方略,以期推進政府在項目融資風險應對更加工具化,更加理性。
參考文獻
[1] 姚磊.淺議中國現階段BOT模式和主要形式[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3,3(2):106-110.
[2] 劉新平,王守清.試論PPP項目的風險分配原則和框架[J].建筑經濟,2006(2):59-63.
[3] 任淮秀.項目融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4] 王保樹.經濟法原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