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摘要】德育工作是小學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之一。在當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形勢下,班主任必須透徹了解德育工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班主任要結合工作實際勤加思考和總結,不斷提升德育工作效果,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本文簡要探討了小學德育工作中學生參與不足、中心不突出、主題班會形式化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班主任;問題與對策;工作心得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群體來說,德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小學生年齡較小,是非觀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引起重視。小學班主任在學校負責學生的方方面面,德育工作便是其核心工作之一。特別是在當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形勢下,班主任必須了解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從而結合這些問題采取有效對策。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工作的體會與思考,對班主任在小學德育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談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
一、德育工作學生參與度不足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實踐證明,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必須有學生的充分參與,否則將會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獲得學生的深層次認同,這種情況下的德育工作效果也將大打折扣。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班級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遠遠不足,甚至班級德育工作成了班主任一人的工作,由班主任確定德育工作的理念方針、目標及建設計劃,而學生只是執行者和遵守者。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班主任主觀認識上的原因,即班主任認為學生沒有能力或沒有必要參與德育工作的統籌和建設,他們錯誤地認為學生只需要專心學習知識,甚至認為學生無須參與德育教育的準備工作,只需在班會等活動中接收班主任傳達的信息即可。
這種觀念當然是錯誤的。要解決這一問題,班主任除了從根本上轉變觀念之外,還應特別注意,德育工作的目標應制定在學生能夠理解或經過學習能夠理解的層次上。班主任與其自己在單方面確定后德育目標讓學生學習,不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自身參與班級德育工作的主體性,讓學生討論,并自主決定班級德育工作的主要事宜。在這種情況下確定的班級德育工作目標無論在認知上還是在情感上都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全面落實奠定良好基礎。
二、德育工作中心不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
德育工作中心不突出,是小學階段德育教育中的典型問題之一。此問題的具體表現是,班主任往往組織學生開展了班級德育的各項常規工作,包括物質環境的創造以及制度、精神、活動各個層面的工作,但在各方面工作中打造的德育文化要素過于分散,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中心,難以發揮整體效應,導致德育工作建設見效甚微,甚至沒有成效。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時較為廣泛地借鑒了各方面的經驗,但未能對其進行有機的深度整合,同時也缺乏對本班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自然沒有將德育工作與本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換言之,表面化的借鑒和套用使借來的德育內容“水土不服”,導致德育工作中心不突出,難以形成有效合力。
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班主任應從根本著手,即首先確立班級德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所謂核心價值觀,通常是指所有班級成員共同的行為精神準則以及理想追求。在一般情況下,確立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是,明確班級在發展過程中真正追求什么。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特別重視三個方面,其一是班級作為一個組織,終極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其二是班級中成員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其三是前兩者之間有何種內在互動關系。班級德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得以明確后,班級德育工作的中心性目標和指向性行動也就隨之明確,凡是符合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和行動應當保留并完善,違背的則需要進行調整或予以取消。
三、德育工作主題班會的形式化問題及解決對策
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是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之一。在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德育工作中,主題班會占有重要地位。當前,很多班主任及教育學者已經認識到主題班會的形式化問題,一些學者在著力研究班會主題選擇和優化過程設計的同時,也提出主題班會系列化設計的建議,以期讓主題班會走出形式化誤區。在筆者看來,主題班會的主要教育目的是促進班級建設和學生全面發展,且在德育框架內設計和開展,因此,班主任可以適當借助德育主題周活動,為主題班會提供適宜的平臺,從而逐步扭轉德育功效和實效性低的不利局面,這是從根本上減少乃至杜絕主題班會形式化的方法。中小學德育主題周活動是扎實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形式,有助于提升班主任及其他教師的德育責任意識和策略意識。具體來說,德育主題周活動要求學校或班級每周選定一個具體的德育主題,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樣化平臺和活動使學生體驗所定主題,從而使其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得到強化和鞏固,并最終根植于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內化為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從含義和形式來看,將班級主題班會的規劃置于德育主題的框架之下無疑具有重要價值。
德育主題周以周為時間單位,周期相較于主題班會更短,但它通過多種平臺和活動開展,能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德育能量。在此期間,一場更為正式的班會活動可以起到使學生總結、反思、升華相關德育主題的作用,如果德育活動周旨是“量的積累”,那么主題班會就是“質的升華”,如畫龍點睛,主題班會即為“睛”,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更關鍵的是,德育主題周通常圍繞學生發展和班級建設的重大主題展開,這與主題班會的終極目的完全契合,而活動周要求每周確定一個主題,并確保每周主題之間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能夠覆蓋學生成長和班級發展的重要主題,主題班會若能與之保持某種節奏上的同步和匹配,其價值取向和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長此以往,主題班會必然能逐步走出形式化這一誤區。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探討了小學德育工作中學生參與不足、中心不突出和主題班會形式化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班主任要切實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吸收他人德育教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將德育工作融入主題班會中,不斷提升德育工作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發展。本文為筆者一己之見,尚盼同人指教。
【參考文獻】
陳健波.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中),2017(17):126-127.
鄭艷娟.淺析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若干問題[J].吉林教育,2017(06):174-175.
朱冬梅.德育先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淺談[J].中華少年,2018(07):137.
熊偉.情在左 愛在右——深化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59.
李金鑫.撕掉“標簽”,尊重每個孩子的成長——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541-545.
吳少珊,吳小雯,杜旭升,等.三位一體德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06):150-152.
王敏.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中德育教育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64.
王潔.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滲透路徑[J].中國新通信,2019,21(23):171.
周莉.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淺談[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554-556.
周國保.淺析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踐行途徑[J].名師在線,2020(06):58-59.
鄭偉秋.創新思路,立德樹人——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56-57.
康健軍,陳佳慧.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亞太教育,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