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琴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要求,課堂中教學的內容不能只是為了保證學生們通過測試,把學生的發展作為了課堂的主體,開放型的新課程觀念是構建現代化課程體系的選擇,尤其是在語文作文這類國學文化的教程中,更是要強調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同樣,這對高中的語文教師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主要是基于現在的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對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進行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實用性 ?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121-02
高中階段是學生們十分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意味著學生們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對于課程的學習更是要十分的用心。針對語文的學習來說,教師們常常會說一句話,得作文者得天下。從中可以看出作文成績對于整個語文成績的重要性。而學生作文水平的如何,究極根本,一方面是自己的造化,還有一方面是教師的水平。而在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學習中,要想即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又要保證作文教學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對于高中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1 兩極分化嚴重,學生思維固化
高中的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相對來說,已經趨于固化,早在初中和小學的時候,學生們已經養成了自己的寫作方式,有了自己寫作時的一定“套路”。而在高中的語文寫作時,大部分都還是按照按自己的想法來,記流水賬或是用優美的句子堆砌,但是這些不是高中作文的水平,長此以往,造成了極好和極差的差距。作文水平高的,一直都是如此,反之亦然。學生們沒有找到作文進步的空間,只是像完成任務一樣把作文當成卷子成績的一部分。而高中的課業又十分的繁重復雜,學生們對于語文作文的思維已經固化,看見作文題目下意識就去動筆寫,對于題目中暗含的深意思考并不深。
1.2 缺乏相應的寫作素材
高中是學生們十分重要的一年,學生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留給了教室,且在語文的學習中,并沒有多少的時間專門留給作文,也沒有專門的寫作素材供學生們學習。在人教版的高中教材中,關于作文的部分就是“閱讀鑒賞”,然而其中關于作文的寫作技巧也只是區區幾段話。像這部分內容的存在就是缺乏相對的實用性,不僅霸占了教科書上的位置,且沒有帶給學生們實用的寫作技巧。干巴巴的語言文字學生們既不想花時間去讀,教師也不想花時間去講,往往都是一筆帶過。例如,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一個板塊,“觸動心靈的人和事”,這與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所寫的最難忘的人和事、最難忘的場景等這些有異曲同工之處,從小寫到大的題材學生們早就厭煩了,對于作文學習的方面學生們沒有新的內容可以接觸,認為寫來寫去只有這些東西,寫作素材的缺乏,使學生們對于語文的學習失去了原有的好奇[1]。
2 ?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分析
語文是學生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對于語文學習的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對于語文學習的水平卻是相差極遠。在現在的很多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還是使用的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流程,即教師給出題目,學生們進行自己的創作,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最后教師給出這篇文章的主旨。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教學環節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學生們,很多的學生聽老師對作文的點評或是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作文,不是為了學習,只是為了興趣,或是說湊熱鬧,他們不能夠把自己置身于作文的情景中。
該文主要從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上說起。所謂實用性,就是學生們的做作文不是簡單的流水賬,在深入解析下,依舊有著自己的思維邏輯在里面,使整篇文章看起來條理清晰,有閱讀價值。現在的作文,不再是優美句子的堆砌,也不再是華麗辭藻的文章,很多的老師為了提高所謂的作文“文筆”,讓學生們訂閱一些網絡期刊,或是摘抄優美的文章段落或是句子。這對已經產生了自己審美,對于寫作有了一定套路的高中生來說作用并不大,對于一些不適用的句子段落,在進行作文書寫的時候,會進行生搬硬套,這就失去了作文的實用性,讓整篇文章看起來十分滑稽。以命題作文《放棄是一種美德》為例,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放棄,因為早起,放棄了睡懶覺的機會;因為工作放棄了回家過年的機會……而如何在這么多放棄中找到那個能體現是美德的實例,通過實例闡述為什么這樣的放棄,是一種美德,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彰顯出作文教學的實用性,拓寬學生們對于作文的思考方向[2]。
3 ?高中作文教學的創新性分析
高中學習的生活就是面對著一張又一張做不完的試題,繁多的課業是高中生活的主旋律。尤其像語文這類需要寫很多字的文學類考試,一方面是學生們感到疲倦,一方面也會消耗學生們對學習語文的熱情。而教師一貫采取的學習手段就是長時間的訓練,這樣的學習只是不停地刷新學生們腦海中舊的知識,通過不斷地對不同類型的作文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們對于不同題型的敏感度,而恰恰是這樣的高壓訓練讓學生們厭倦了作文,從而厭倦了語文。長時間高強度的寫作練習,學生們還沒有對上一個題型研究透徹,下一次的作文練習已經開始了,這樣的聯系,很難有創新的部分。為了跟上教學進度,只有先將沒有掌握的技巧積攢下來,長此以往,疑惑越來越多,作文的水平也不會提高,依舊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3]。
創新才能夠使社會進步,同樣,只有創新,從同一個作文題目中,找到旁人發現不了的論點,發揮自己想象力,通過自己的不同理解為作文賦予不一樣的含義。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從來不缺乏有奇思妙想的人,而如何把這些奇思妙想躍然紙上,才是一個學生寫作水平的真正體現。例如,圖畫作文,一棵枯樹和一棵枝繁葉茂的新樹,枯樹葉子十分少,新樹樹葉碧綠,而枝干卻十分“瘦弱”。乍一看兩幅圖畫并沒有什么深究的地方,無非是秋去春來,樹木新芽,一派生機和秋季老去的景象。而如何在這樣的圖畫中找到新的立意,就是文章創新的一部分。樹干部分就好像是父母,而嫩葉就好像是孩子,孩子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樹干看起來十分強大,而當樹葉枝繁葉茂,孩子長大的時候,樹干看起來就會十分嬌小,所有的營養都給了樹葉。這便是這篇作文的延展部分,當然,只是筆者一點看法,還有其他的深意。創新,才會使一個文章新穎,使文章牢牢抓住別人的眼球[4]。
4 ?結語
語文是國學的一部分,而如何學好語文,作文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于現在的學生們來說,作文已經成為他們考試的一部分,用在作文上的種種,都是他們為了高分所做出的改變,對于應試教育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如果要想提高學生們自身的寫作能力,就必須注重作文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只有做好這點,學生們才有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的可能,同樣,這也是考核教師能力的一個水準,對于目前的高中教育水平來說,要想做到這點,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參考文獻
[1] 鄧小燕.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研究[J].中外交流,2017(41):258.
[2] 杜小琴.當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 明日風尚,2017(18):269.
[3] 高虹娣.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87.
[4] 顧毅.有效的高中語文寫作方法探究[J].南北橋,2017(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