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月
【摘要】幼兒活潑好玩,普遍喜歡玩游戲。同時,游戲是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方式。如何在游戲過程中融入知識教學并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教師開展幼兒游戲活動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游戲的開展和組織形式不僅對幼兒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有所影響,還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各項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響。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需要合理采用游戲化教學策略,創設富有游戲性的教學情境和環境,同時結合角色扮演來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將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組織策略展開分析,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化教學;角色扮演
游戲與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寓教于樂,不僅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開始嘗試在游戲過程中滲透知識教學,培養幼兒的美好品格,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發現能力與動手能力的提升,使幼兒獲得情感和知識方面的雙重發展。但一些幼兒園受到園內設施、游戲材料或組織形式的限制,游戲化教學的開展情況不太樂觀。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使游戲化教學策略在幼兒園教學中發揮應有的效果呢?本文將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和組織策略展開分析,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
一、創設富有游戲性的情境和環境
幼兒園的游戲情境和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制度環境與人文環境,要想在幼兒園教學中創設具有游戲性的情境與環境,教師需要充分關注上述三種環境。在物理環境上,教師需要針對幼兒園戶內與戶外的空間設計進行干預,在材料的投放和游戲設備的放置方面加以注意,為幼兒創造適宜的環境。在制度環境上,除了明確教師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外,幼兒園管理者還應該根據幼兒園實際教學情況來制訂相關的規定或制度,保證教職工能夠以飽滿的狀態投入游戲教學,調動教職工的教學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在人文環境上,幼兒園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學者來園開展相關培訓和講座,充分發揮專家的指導作用,在貫徹落實專家指導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和教學能力的提升。要想創設富有游戲性的人文環境,教師需要和幼兒進行真誠溝通,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形式,并將其與教育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進行整合,保證幼兒能夠在游戲過程中獲得良好體驗,在調動幼兒積極性的同時,使幼兒獲得思維的拓展與動手能力的提升。
二、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
幼兒游戲體驗的良好與否,不僅關系到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高低,還關系到幼兒能否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成長。可以說,教師只有注重并增強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才能符合游戲化教學的宗旨。角色扮演需要教師引導幼兒了解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或動植物的基本特征等,這些需要幼兒的主觀觀察或教師的點撥。角色扮演游戲不僅能夠快速地讓幼兒融入具體的游戲情境中,還能促進幼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一定的社會性技能,培養幼兒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例如,幼兒普遍對醫院感到恐懼,在生病或打疫苗時往往對醫生和醫院表現出較強的抗拒。教師可以將這一問題引入課堂教學中,并設計為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在模擬的醫院環境中了解醫生和護士的崗位職責,使幼兒在今后就醫的過程中能夠正確看待醫生和護士,最終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就醫意識與觀念。
首先,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布置成醫院的樣子,將教室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并用條幅或標語等標明“取藥處”“保健室”“問診處”“醫生辦公室”等,合理擺放桌子,然后將幼兒引入室外,引導幼兒觀察并分析這是哪里,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這是哪里呢?大家去過醫院嗎?有沒有小朋友在醫院哭過呢?這次我們角色扮演的環境就是在醫院里哦!”教師用連續幾個問題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分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意愿,詢問幼兒喜歡扮演“患者”還是“醫生”,并將具體的職位介紹給幼兒,在此基礎上將幼兒分為四組,讓不同小組的幼兒依次進行表演。
再次,幼兒在全班內進行角色扮演,其中每組有兩名“患者”,一名“患者”為治療感冒來到“醫院”,另一名“患者”則是為了注射疫苗。教師需要將就醫及注射疫苗的流程以圖畫形式展示在教室門口,“患者”一進入教室就可以按照圖片指示來到標語處完成自己的表演。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此次角色扮演中涉及的所有檢查用品都為塑料制品,教師需提前準備好仿真玩具針等道具,確保道具不會刺傷幼兒皮膚,保證游戲活動的安全有序。
最后,教師依據全班幼兒的表演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明確指出幼兒的表演優秀在哪里,并及時向幼兒滲透良好的就醫觀念。
三、合理選擇游戲形式,尊重幼兒興趣需要
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不同,自然也會對不同的游戲或活動表現出或高或低的興趣,教師應該了解幼兒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依據幼兒的差異組織游戲。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需要了解幼兒的生長規律和認知特點,明確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喜歡和需要的游戲,具體到幼兒園教學中,就是大班、中班、小班幼兒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相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也會存在不同的興趣,其認知規律也不太相同,教師應該準確把握班上每位幼兒的特點,然后以此為依據,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營造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氛圍,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需要。
例如,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幼兒的興趣點,收集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在課下稍做整理與分析,設計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游戲。首先,由于幼兒在課堂教學中的反饋信息比較繁雜,教師在整理信息時可能會發現有些幼兒喜歡科學類游戲,喜歡在動手過程中探尋生活現象或科學現象的真相;而有些幼兒喜歡運動性項目,喜歡在競技過程中尋求激烈競爭帶來的快樂。對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設置兩種游戲,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開展科學類型的實驗時,教師需要保證實驗用品及器材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其次,幼兒依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來選擇其中一種游戲,兩種游戲并不沖突,幼兒可以在完成科學實驗的操作后參與競技性體育項目。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從而使游戲教學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維的拓展。
總之,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要切實開展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工作,教師必須為幼兒的學習和生活創造良好的園內環境,促進幼兒在園內獲得全面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從自身教學和管理能力入手,結合幼兒園的管理措施和游戲化教學的相關規定,提升自身能力,同時結合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能夠在具體的游戲情境中獲得成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師應依據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求合理設計游戲,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滿足自身學習和游戲需求,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江振梅.淺探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152-153.
陳小靜.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研[J].成才之路,2018,20(28):25-26.
陳超.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課程管理[J].學周刊,2018(20):172-173.
李琳琳.有情、有趣——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集體教學[J].學周刊,2020(02):176.
黃杰.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實現途徑研究[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163-165.
陳岷.小改變,大蛻變——“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游戲區調整研究[J].才智,2019(33):186.
吳曉暉.童言稚語 樂動趣演——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繪本表演的萌發[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231.
冷麗姣.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方式及策略芻議[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72-375.
李梓萌.淺析幼兒園角色游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44-45.
郭愛.設計具有拓展性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6.
王金蓮.開展具有創造性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