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義
摘要: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德才兼修。計算機課程要以思路角色為標準,結合專業課的特點以及思政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兩者的聯動作用,對綜合計算標準進行完善,實現教學多元化。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要通過合理的思政元素分配標準,提升綜合數據的融合應用。本文首先介紹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分析專業課教學改革思路的實現和發展,最后就是探討計算機專業課融合思政教育的途徑以及發展模式,以切實建設思政教育體系,提升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 課程教學? 思政教育體系建設? 路徑探索
引言
我國在近幾年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钡慕逃砟?。專業課程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就成為了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主要研究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思政教育融入的實現路徑。高校要發掘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思政教育的點,并廣泛落實到教學的日常中去,強化立德樹人的意識,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育人功能。
1 計算機專業教育強化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規律
任何學科專業的發展都有其規律可以遵循,計算機專業課程也不例外。因此,要關注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歷史,準確把握計算機所處的發展階段,立足于當下,展望未來。計算機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學生掌握和正確認識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特點和發展規律。
1.2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大學是學生的人生觀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專業課的教育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進行計算機專業課程時要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共同發揮作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3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應用型人才不僅僅應該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更需要具備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實現自我的全面綜合發展。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職業發展道路上始終保持初心,保持底線。在專業教育課程中,強化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2 專業課教學改革思路的實現和發展
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重要的課程理念為分析標準,高度重視專業課程的突出重點思路引導,從專業課的多維度以及多角度對思政教育給予重視,發揮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價值引導作用。高校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特點,轉變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的多元化。依據專業知識傳播情況,以正確的思路,調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潛在的模式操作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模式標準。對于專業課操作,需要實施更加高標準的教育思路和責任意識劃分,注重教學工具的應用。
思政立德教育是教師履行的重要職責和依據,以承擔重要使命為基礎,分析專業課教師、思政教師之間的關系,力求共同努力,助力課堂的思維模式融合,拓展課堂課題的研究效果。通過高校采集的拓展思路,及時調整措施,融入思政教育的專業性,推動產業化融合發展,實現專業課、思政課之間的同時發力提升,提升二者的有效互補和應用。
“課程思政”模式中,將所有課程的功能性落實,注重專業教師課程教學分析,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政教育動態標準,確定思政融合內容要素,結合相關的知識標準,傳授模式,提升教師的依托操作,注重育人職責的規劃,逐步增強學生的思政管理理念,提升職業道德產業化建設。以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為標準,提升教育育人的個性化操作。在師資方面上,充分發揮教育教師的互動,不斷促進雙向教育的增長,有效的落實教育知識的全面構建,拓展高校的多元化操作功能分析,借助相關方式的融合,調整思政教育融合下的發展趨勢,調整培養計劃模式,加強思政拓展下的復合性人才的高效應用。
3 計算機專業課融合思政教育的途徑和發展模式
3.1建立完善的計算機軟件硬件匹配標準
在潛移默化的教育培養過程中,需要加強教育培育模式的融合。按照計算機教育模式教學需求,注重計算機綜合知識技能分析,提升愛國教育的認知,分解計算機發展模式的進階變化。依據算法進行統籌分析,確定基礎計算機專業教學標準,注重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避免長期使用國外技術,對本國技術產生嚴重的錯誤觀念問題。依據計算機軟件,盡可能的滿足計算機專業課程模式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提高教學認知,對計算機的軟件應用產生本國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思政教育作用模式。
3.2樹立健康的網絡教育觀念
按照實際明辨思路,重點分析網絡觀念立場,確定信息價值和理念融合方案。依托互聯網技術應用,注重信息化的獲取,確定渠道思路?;ヂ摼W安全穩定運行過程中,需要以有效的計算機網絡支配為標準,加強教師操作模式下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確定信息背景下的思政立場,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按照互聯網教育范圍,操作標準,推廣意義,注重互聯網生活狀況、工作模式、學習標準的深化分析。從網絡環境中確定負責標準,堅持本身的立場,確定計算機信息網絡的融合,提升網絡操作的責任劃分,提升多項瀏覽模式的融合應用,組建黨建網絡,結合各大網站,實施有效的思政理念融合,提升政治素質建設發展。
3.3黨建文化的網絡發展
促進黨建文化的網絡化,在進行思政教育融入發展時,黨建文化要利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新傳媒進行廣泛的傳播。注重思政活動落實,結合關鍵要素以及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需求,制定完善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內容。在思政教育的帶頭管理下,融合學生的整體知識體系,并且反饋到教育實施方案具體的編制過程中去,促進學生綜合融合拓展。計算機產業化教育分析中,需要加強思政教育的應用,實施扎實產業知識與能力分析,堅持思想意識規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切實提升教育理念。
3.4思政專業課教師的技術培養提升
按照計算機課程教學融入模式,注重思政與計算機專業內容的融合,就需要計算機教師、思政教師在備課上進行溝通,分析符合思政專業教育的操作模式,建設標準,技術方法等。通過思政專業教學分析,提升技術的培養應用,注重產業化的融合應用,調整操作流程,提升操作標準的落實,滿足現代思政計算機教學的標準要素,結合相關性,調整要點,實施合理的操作融合,落實操作知識。對于知識點進行切入模式操作,明確符合實際操作的要素和要點。
3.5專業教學課程育人操作模式的優化
不斷增強專業化的理論融合,處理深化思路,拓展情感融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動態指導地位分析,充分落實操作功能應用,加強指導,確定立場,確定方法,明確觀念,主動實施有效的課程教學融合,加強整體專業課程的作用分析。將思政理論融入到綜合產業全面發展構建中,實現綜合課程建設模式的收益化拓展。優化專業課程教學育人操作模式,依據專業課程構建模式,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的快速培養,注重關系模式的融合,調整引入學生的掌握標準。依據關鍵要素,調整心理特征化額主體發展水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以思政教育對其進行融合引導,實現專業課程教育理念的發展和轉變。思政教育與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融合發展符合計算機產業課程教育教學模式的需求,與此同時,也符合綜合思政元素的融合拓展。各高校在開展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時要以正確的政治意識為指導,將其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使學生可以德才兼備,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也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晶,谷云峰.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2(01):134-138.
[2]李增福.課程思政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經濟師,2020(04):181-182.
[3]許慧.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探索及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Z2):183-184.
[4]鄭小平.計算機課程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