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摘要:首先對傳統文化符號及其在插畫設計中應用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侗族傳統文化符號的類型進行了闡述,從侗族傳統素材、侗族傳統素材、侗族傳統圖案三個方面闡述了侗族傳統文化符號在插畫設計中的運用,最后對插畫設計中民族文化符號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了研判,以期為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侗族傳統文化符號 插畫設計 運用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045-02
插畫有藝術插畫與商業插畫兩種形式。藝術插畫屬于個人自由插畫,主要是設計者對于生活的感悟。商業插畫是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和不同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的圖形藝術,主要應用于書刊,有的插在正文中,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增強藝術性的作用。相較于其他圖形藝術,插畫設計的構圖方式靈活,表現手法多樣,風格門類眾多,裝飾范圍廣泛。
一、傳統文化符號及其在插畫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一)傳統文化符號概述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人文環境、風俗習慣,因此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符號,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延續未間斷的文明所孕育的中國文化有著很高的傳承價值。眾所周知,我國的繪畫、書法、剪紙、舞蹈等藝術形式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它們都是文化符號的一種展現。文化符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存在的,沒有任何人工痕跡;另一種是人造符號,這種符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創造出來的。這兩種符號既能給設計師以靈感,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提高其藝術水平,也能帶給觀賞者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有利于我國經典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二)傳統文化符號應用到插畫設計中的意義
1.文化傳承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符號使我國獨特的人文藝術精神得以彰顯,是我國歷史、文化、藝術的縮影,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通過融入傳統文化符號,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可以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并加以傳承。21世紀,中國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文化的建設,視覺傳達設計師們更要重視文化創造。
2.設計創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東西方文化逐漸相互影響交融,我國的設計師們也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甚至一些設計師更為崇尚西方文化,忽視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前來看,很多設計作品趨同,設計大同小異,民族化、個性化、差異化、創新化缺失。對此我們要引起注意,要深刻思考藝術的本質、文化的根源。我國五千年來的文化積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質,設計師們要時刻謹記身為中華兒女,肩負著復興中華文化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可以借鑒,但不能丟失根本。
二、侗族傳統文化符號概述
侗族地區被譽為“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侗族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侗族人民,以及其居住的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奠定了侗族文化的基礎。侗族人民熱情好客、智慧勤勞、善良溫暖,他們居住于山水之間,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由此也產生了豐富的文化符號,有物質的、非物質的,表征著人民的生活樣貌。侗族人擅長唱歌、跳舞,有著優美的歌聲和蒼勁的舞蹈;侗族獨特的建筑——吊腳樓、鼓樓、橋梁,無一不彰顯著該民族的獨特風情,這些建筑成為自然界中亮麗的風景,和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他們還有精致的技藝,不管是織布還是裁剪衣物,都手法精湛、審美獨特;他們的服裝色彩艷麗,多用青色、藍色、白色、紫色、淺藍色,此外還喜歡布鞋、綁腿;他們的飲食也別具一格,并且待客熱情,民諺中有侗族人“祭不離魚,席不離酒,喜不離茶,宴不離酸,侗不離糯”的說法,他們常用糯米飯、酸菜等宴請客人。
三、侗族傳統文化符號在插畫設計中的運用
1.侗族傳統文化素材的運用
我們可以借助侗族傳統文化素材,為插畫設計注入新鮮血液。藝術源于生活,具有豐富底蘊的侗族文化,不論是建筑風景還是自然環境,不論是山水寫意還是人文地理,都為插畫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建筑群、風俗特點、神話故事等,都給插畫設計作品增添了神秘感。侗族人民的舞蹈、音樂、技藝、服飾等,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為設計師提供創作靈感。設計師在設計插畫作品時要充分展現侗族文化中的鄉土風情,實現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2.侗族傳統造型藝術的運用
造型是一個民族情感思想、價值觀念、人生信念的縮影,造型藝術體現了民族的審美。建筑與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濃厚的地理特征。侗族有著久遠的歷史,其神話傳說、圖騰、人物故事都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建筑、服飾等文化符號都是侗族人生活的見證,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待與對夢想的追求。插畫設計者們要結合實際,借用傳統視覺文化符號,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法,不斷地推陳出新。插畫作品不單單要注重形式美,還要注重內蘊的豐富,要彰顯侗族的民族風情。
3.侗族傳統圖案的運用
侗族人民的許多文化符號都是對自然的刻畫。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物質,比如動物、植物、山水、環境,侗族人民以這些物質為原型創作出抽象的圖案,或者對他們的生產活動加以提煉濃縮,用各異的圖案記錄他們的生活,同時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審美。侗族的紋飾種類繁多,有蜘蛛紋、馬紋、山水紋、葫蘆紋、鑰匙紋、傘紋、楓葉紋,這些圖案都是從自然中獲取靈感,設計師們在進行插畫設計時就可以運用這些特殊圖案,展現侗族文化的鮮明特點。插畫設計重點在于表達圖形背后的意義,其有什么故事背景,蘊含了哪些精神。設計師們要將這些內容加以融合,使得民族文化精神與插畫設計不斷交融,開出瑰麗的花朵。
四、插畫設計中民族文化符號的創新與發展
創新需要創造性思維。人類對事物反映和認識的一種能力我們稱之為思維。而“創造性思維”指的是人腦的一種高級而又復雜的思維活動,有效地利用這種思維活動,人類能夠通過對所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概括和歸納,用不同的、新奇的方式對其重新進行審視與思考,從而達到對事物的另一高度的全新認識。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逐漸由追求物質文明轉向精神文明,計算機、手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的出現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侗族文化獨特而富有韻味,插畫設計可以結合侗族民族文化的特點,融入文化的精粹,使得內容、形式都別具一格,使人們獲得愉悅的心情,得到藝術的熏陶。
五、結語
伴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在文化傳承和設計創新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二者的融合提升了視覺傳達設計的文化內涵,促進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以插圖設計的形式展現出了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肖九齡.地域文化符號在現代旅游產品中的應用研究:以湖南通道侗錦紋樣為例[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8(8):126-127.
[2]姚惠婷.基于侗族文化符號下的新晃牛肉包裝設計報告[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
[3]趙蓉.通道侗族傳統文化符號在特產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28):227-228.
[4]吳建冰.廣西世居民族的文化符號對民族關系的影響[J].河池學院學報,2018,38(4):40-46+50.
[5]梁韻.侗族織錦的審美意象探究[J].湖南包裝,2018,33(1):48-50.
[6]陶喆.侗族風雨橋文化符號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17.
[7]黃軍杰.黔東南侗族鼓樓裝飾符號的育人功能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