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竹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輿情管理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容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態度和行為準則產生誤導與不良作用。思政教育作為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對網絡輿情具有引導作用。從思政教育的陣地、模式和內容三個方面,對新媒體時代高等院校網絡輿情管理產生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網絡輿情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51-02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新興媒體超越傳統媒體走進人們的視野和生活,大學生熱衷于在網絡上參與熱門話題討論,并針對某一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產生熱度與影響力,高校網絡輿情由此而生。又因為大學生仍處于思想不夠成熟理性的成長階段,情緒波動較大,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直接對他們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和個人成長產生深刻沖擊。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的有效引導和管控,不僅是高校工作亟待攻克的新挑戰,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的概念及特點
(一)網絡輿情的概念
公眾通過互聯網表達對社會突發性事件、國內外熱點新聞或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的觀點和態度所產生的意見集合叫作網絡輿情[1]。新媒體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量社交媒體類App在年輕人中倍受追捧,公眾發聲的載體逐漸轉移到“三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微視頻和手機客戶端。高等院校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組織,其網絡輿情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大學生通過網絡對關注問題發表意見和看法形成意見集合,是學生思想認知水平、價值觀念和心理健康等問題的重要反應。
(二)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
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群體之一,他們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社會責任感強烈,熱衷于通過網絡開展社交生活,在信息傳播和信息接收方面,都有著極強的主動性。但同時,他們社會經驗欠缺,思想價值觀等尚未成熟。這些因素使得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網絡輿情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即時性和突發性
新媒體時代突破了時間、空間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也使網絡輿情得以迅速傳播,并獲得及時反饋。大學生正處于思想發展的活躍時期,更容易針對網絡上產生的國內外熱點問題、校園突發事件或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第一時間發表自己的立場和看法,并迅速產生輿情影響。
2.自由性與互動性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之一是信息呈雙向交互式傳播,大學生熱衷于通過網絡進行社交活動,使高校網絡輿情空間更自由,操作更簡單,互動更頻繁。
3.多元性和豐富性
網絡輿情的話題通常是非常廣泛隨機的,且網絡信息交流的匿名性淡化了公眾發表言論的責任意識,這使得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隨心所欲地表達觀點,網絡輿情發展活躍,內容豐富,形式多元。
二、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重要性
(一)輿情傳播力更強且難以掌控
網絡輿情即時、突發、互動、多元等特性有利于輿情在受眾群體中快速傳播并產生影響。首先,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社會責任感,熱衷于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關注時事熱點和新聞事件。其次,他們普遍社會經歷較少,不具有完備的信息辨別能力,更容易對網絡輿情產生強烈反應。再者,由于大學生群體集中生活,在輿情發生時可以迅速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的交流和討論,進一步擴大輿情的影響力。這些原因使得高校網絡輿情相較于普通網絡輿情,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度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一旦輿情爆發,隨著事件發酵,后續影響力逐步增強,高校如果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與加強引導,很難在第一時間精準掌控其發展并作出有效回應,從而導致嚴重的輿論后果。
(二)輿情對高校學生的負面影響較大
大學生是一類具有個性、善于思考、自我意識強又不夠成熟的群體,他們缺少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正確的辨別能力,比較容易受到他人影響[2]。新媒體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信息交流與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學習知識、開闊視野、關注社會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實現平等交流。但同時,不良網絡輿情也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使學生深陷輿論旋渦,不利于大學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影響心理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1.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
網絡的開放性使其缺少及時有效的監督,少數人為求利益發布低俗的言論或內容以博取眼球,或宣揚與主流背道而馳的錯誤價值觀念,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這些內容極易導致大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和消極的人生態度,甚至沾染不良嗜好。
2.影響是非判斷
網絡世界紛繁復雜,當輿論發生時,一些“網絡水軍”“網絡噴子”往往善于利用言論扭曲是非曲直。大學生思想認知水平不到位,面對網絡中不真實的信息或受到不正確的網絡輿情引導,就會因為缺少分辨力而作出錯誤判斷,各種錯誤信息也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態度形成。
3.進行非理性表達
網絡輿情缺少監督機制,在言論自由的外表下淡化了責任意識。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面對一些網絡輿情時往往比較激動,作出非理性表達,在沒有掌握事實真相的情況下盲目跟風發表言論,傳播不良思想,甚至成為網絡輿情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推動者,左右網絡輿情的發展,造成嚴重后果。
三、對思政教育的主要影響
網絡輿情影響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加強網絡輿情管理成為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思政教育陣地轉變
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對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教育陣地的轉變。傳統的思政教育通過思政教師在課堂授課或是輔導員談心談話、組織班會等方式開展。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公眾,尤其是大學生對網絡新媒體的使用和接受度已經大幅度提升,傳統的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