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證明,在化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總結多因素協同作用情境的創設效果,旨在探討通過多因素情境協調作用,創設趣味、形象的情境,活躍初中化學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創設情境;初中化學;趣味性;形象化
注入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對于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采用意義建構的方式傳授知識[1]。相關實踐證明創設情境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李玲玉通過創設生活、實驗等情境,有效促使學生思考探究,發展學生的思維,以激活初中化學課堂,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2];嚴霜通過巧妙創設問題情境,加強學生的懸念,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3];陳潔通過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也獲得優良的教學效果[4]。
學習不是獨立的過程,我們學習的學科以及知識的最終應用都與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因此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和生活的相關性[5]。化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基礎學科,與生活實際密不可分,在化學課堂中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習慣,逐步形成創新能力[6]。因此,化學教師應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改變教學方式,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科學有效地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本文總結教學過程中創設多因素協調作用的情境,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推動課堂的邏輯發展的體會。
一、創設趣味問題情境,帶動學生進入懸念意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有趣味性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思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性的課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狀態中保持濃厚的探索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既有懸念性又帶有趣味性,可以讓學生更自然地進入角色,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如,在“酸的化學性質”中,首先根據本節課要學的酸的三個化學性質的實驗現象創設三個有情感色彩的情境。創設情境一:通過小視頻展示美麗的花瓣飛舞場景,創設了“花兒為什么那么鮮艷”的問題情境。創設情境二:用具有神話色彩的銅墻鐵壁圖片創設了“為什么在一場夜雨里傾倒了,地上還留下了淡藍色的遺液”的情境。創設情境三:一道很亮麗的藍色的海岸線圖片和翻滾的藍色波浪小視頻創設了“為什么這里的海岸線那么藍”的情境。這些帶有趣味性、唯美、神話色彩、亮麗的情境畫面配合音樂的效果,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產生了感嘆、神往、融入的情感,在情感被激發的瞬間,相關的三個問題便牢牢地鎖定在激動的大腦里,為什么花兒那么鮮艷呢?為什么一場雨能毀滅堅固的銅墻鐵壁呢?為什么這一條海岸線特別的藍呢?對懸念情境進行趣味化,配合視覺沖擊,提高創設情境的效果。
二、創設多起關聯事物情境,激發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
創設多起關聯的事物情境,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理解理論知識。如,對于“溶液的形成”這節內容,可以創設藥液在植物、動物及人類醫治中應用的三個情境,三個情境指向溶液的知識點。可創設情境為:先由植物醫生用到的不溶于水的液態農藥和水混合實驗觀察分析導出“乳濁液”,再到獸醫用到的不溶于水的固態百草霜和水混合實驗觀察分析導出 “懸濁液”,最后到人類醫生用到的溶于水的注射藥劑和水混合實驗導出“溶液”。在情境中,提醒學生發現乳濁液和懸濁液不均勻、不穩定的特點,然后再讓學生注意到溶液的均勻、穩定的特征。課堂的推進過程為:在“由植物醫生的出現到獸醫的出現,再到人類醫生的出現”這一條三個類似的情境中進行,三個情境知識點一致,情境關聯性強,起到觸類旁通、由此及彼的效果。
在“物質構成的奧妙”中,可以通過逐步創設幾位相似的“大神”武器的情境,激發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創設情境一:運用弼馬溫的武器——金箍棒飛馳而來的小視頻,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結論“鐵是由原子直接構成”;再播放水神的武器——高壓水簾的切割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關聯課本結論“水是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知識;最后通過廚神展示自己的神秘武器——食鹽的畫面,引導學生查閱資料找到“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直接構成”的知識。這幾例情境,有效直觀地展示原子直接構成、分子直接構成和離子構成物體的一般特征,并且不缺乏趣味性。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這三種物質的認識,創設了動漫情境為:三排物質動漫隊伍在運動會入場儀式上的行進三個情境,會場上空發出的介紹配音為:第一排是以鐵為“領隊”的物質隊伍煥發著鋼鐵般的精神向我們走來了,它們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第二排是以水為“領隊”的物質隊伍展示著似水柔情的面孔向我們走來了,它們都是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第三排是以食鹽為“領隊”的物質隊伍帶著鹽湖的風味風塵仆仆地向我們走來了,它們都是由離子直接構成的。
三、創設動漫情境,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在課堂上創設動漫情境,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畫片對孩子而言,有一種超強魔力吸引著他們,無論這個孩子平時做事多么不認真、調皮、走神等,一坐到電視機前,似乎就跟著了魔似的,平時非常調皮的孩子,一坐到電視機前,極其專注。究其原因,動畫片色彩鮮艷,配音效果強烈,人物造型夸張。孩子的生理和思維發展都需要不同性質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別喜歡能引起視覺、聽覺、動覺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動畫作品,如《叮當貓》《貓與老鼠》等,受到一般孩子的強烈喜愛。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創設動漫情境,是有效吸引學生的方法。初中生畢竟都還是小孩子,動漫對他們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通過創設動漫情境,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事物類比為趣味濃烈、形象可見的事物,能夠使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轉變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有利于克服純粹認知活動的缺陷,對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在“相對原子質量”里,可以創設幾個動漫明星比較重量的情境,如以噸為單位列出四大動漫明星的體重:豬豬俠(0.111噸)、倒霉熊(0.444噸)、喜羊羊(0.222噸)、光頭強(0.333噸),引導學生在趣味濃烈的氣氛中對這些形象的事物進行觀察比較,進而發現了其他明星的體重除以豬豬俠體重都得到整數倍。抓住這一點,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了便于記憶這些小數,我們可以選誰的體重為基準,然后記住其他明星相對于這個基準的整數倍,就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了。然后,把這種情境轉移到眾多原子的質量比較中,科學家在眾多原子的質量中,也找到了一個基準,就是選“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基準,其他原子的質量除以這個基準都得到近似的整數倍,只要記住“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這個基準,然后記住其他原子質量相對于這個基準的整數倍,就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了,還方便于后續的計算。最后說明,本節內容所學的相對原子質量就是指“其他原子的質量除以這個基準都得到的近似整數倍”。
四、創設電視劇情境,將課堂與生活聯系
電視劇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西游記》,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反復觀看,人們對《西游記》普遍具有相當高的熟悉度。因此,將《西游記》為代表的電視劇引入課堂,創設相關情境,將獲得可觀的效果。
如,在“物質構成的奧妙”課堂的開頭,利用了《西游記》中孫悟空在熟悉的配音中扛著金箍棒飛越而來的小視頻。隨后,屏幕跳出一個問題,孫悟空的鐵棒是由什么構成呢?這時,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從而達到趣味的課堂導入效果,這樣就能獲得成功的開頭。
為了使整節課都充滿趣味性,還需要在課堂中保持學生濃烈的興趣,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時不時地添加一些學生熟悉的電視劇情境。如,設計了一組來自著名石墩的電影畫面,圖中左邊豎立著一根圓形的石柱,右邊豎立著一根圓形的鐵柱,將鐵柱插入石柱中,引起與原來是墩的突兀感,吸引注意力并引起好奇心。利用這些修改過的電影畫面圖片,引導學生對圓形石柱構成進行描述,再過渡到對圓形鐵柱構成進行描述,讓學生在這種趣味性的描述中,形成對固體物質的初步認識。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進一步觀察科學家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并拍攝到的原子圖片,讓他們從熟悉的物體開始,進一步認識到這些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這樣,學生就在激動興奮中對原子有了感知。
然后,通過創設《西游記》中幾位“大神”的武器情境,讓學生通過這些武器進行對比認知。如,情境為弼馬溫的武器(鐵棒)的使用電視劇場面,水神的武器(雨水)的殺敵場面;接著再加入《食神》電影畫面,廚神的武器(食鹽)。通過對比這三種物質的感官認識,說明它們的組成與區別,讓學生描述出各路大神的武器的特征,分析形成這些武器特征的原因,老師再從微觀構成進行分析說明:鐵棒由鐵原子直接構成,是固體形態;水由水分子直接構成,在常溫下是液體形態,具有流動性;食鹽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直接構成。這樣可以讓學生從熟悉的、感興趣的畫面中體會化學知識。
綜上所述,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創新教學方式,以多因素協同作用的情境為主,以教師講解為輔,把化學知識滲透到趣味性、生活化、多因素組合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內驅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還要注重“生本教育”理念,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進一步將所學化學知識系統化,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全面發展。在化學教學中,善于創設情境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永才,李軍.課型范式與實踐策略:中學化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15-16.
[2]李玲玉.創設情境,激活初中化學課堂[J].名師在線,2018,61(24):68-69.
[3]嚴霜.靈活創設問題情境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英語廣場,2018(4).
[4]陳潔.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 培養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學咨詢,2019(29):170.
[5]劉先科.高職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183-184.
[6]鄭艷改.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5):23-24.
作者簡介:黃仲師(1976.12—),男,廣西貴港,壯族,廣西貴港,中小學一級教師。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