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腳步的不斷加快,教學管理不僅僅只是對傳統線下課程的管理,更多的是要與時俱進,改進教學管理方法,加強在線課程的管理,做到線上線下管理相結合。由此可見,如何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使高校教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有序化,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研究了“學習通”在線上課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和分析,反映其利弊,并給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學習通”;在線課程;建議
在當下,各大高校紛紛力推在線教育,并開放大量線上課程,全力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貢獻力量。這種線上課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墨守成規,對傳統課堂進行了翻轉,改變了傳統課堂講多練少的缺點,注重精講多練,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改變了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側重突出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每節課的核心知識點。
“學習通”是一款網絡教學平臺軟件,在高校中具有較高的接納度。目前,“學習通”已經被各大高校老師廣泛運用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作為線上課程的輔助教學工具,其主要功能有作業布置、單元自測、教材以外的資料擴展以及問題和主題討論等。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平臺發布課文的微課視頻和“學習通”線上互動來全面開展在線課程,了解和檢測學生的學習程度,不足的地方加以糾正。從而更好地豐富大學英語課的內容,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1 “學習通”在輔助在線課程中的利處
1)課程知識量加大,學生知識儲備更豐富。在“學習通”中,教師可以將有關大學英語課內課外的補充教學資料、視頻音頻和拓展練習放在上面,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領取資料學習。針對參與B級和三級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的同學建分級學習文件夾,上傳補充專項練習。讓學生逐漸從傳統模式中教師一味“填鴨式”灌輸的被動學習變為自覺主動地去接受學習《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利用“學習通”上更多的教學資源去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外的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目的地挑選資料學習,攻克薄弱點,強化優點。這種以“翻轉課堂”為主的寓教于樂的學習,培養了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習能動性,參與課堂學習程度更高,收獲的知識也就更加豐富。
2)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課前預習只能借助于課程書本中的專業知識,課前了解知識的途徑較為局限,預習的成效相對顯得較為片面。而在“學習通”中,教師可以提前一天把第二天上課的內容發通知給對應的班級,讓學生對第二天的任務和互動環節更加有準備,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更全面和具有針對性。還可以多途徑的提醒未看通知的同學,讓學生實時掌握課堂的動態。教師可以根據前一周微課上單元課文學習的內容布置相關的課后習題和小測驗,這也會使學生的課后復習更加有效,在做題目前認真復習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更加充分、全面地掌握《大學英語》課程專業知識,更有效率的學習。同時,教師還能通過試卷分析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針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重點講解。若有請事假病假未能完成測驗的學生,教師可以加時測驗或單獨給學生在規定時間進行補考試卷發放。
3)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教師可以在“學習通”里組織小組賽、分組任務和主題討論,多樣化的線上課堂讓學生能積極投入進來。小組賽模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配合組長的任務分配,為小組得分貢獻力量;主題討論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和小組成員進行溝通,人人參與到話題討論中,教師對學生發表的觀點進行修改和評價打分,可以立刻反饋給學生自己表達的內容是否正確,學生加以修改。這對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大學英語課不光文字表達重要,口語的練習也不可忽視。教師可在討論里發布音頻早讀,學生語音回復,教師糾正發音,從而不斷練習和更正。這種及時反饋可以為每個學生服務,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同時,教師把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在下一堂課上進行探討,從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氛圍。
2 “學習通”在輔助在線課程中的弊處
1)學生學習量加大,易引發負面情緒。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在適度的壓力下學習效果會更加顯著。當學生得到教師按照課程學習進度傳放在“學習通”平臺上的教學資料,需要了解、學習的知識將更為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量也隨之加大,學生會逐漸因為太多的線上課程而懈怠,產生負面消極情緒,跟不上學習節奏。有些學生在家里自覺性低,不參與互動,不完成測試,教師也不能實時監督和督促,導致課程任務不能及時完成,在學習中無法收獲知識,學習效率下降,學習熱情降低;有些學生急于求成,不求效率完成任務,并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學習英語;還有些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依賴組員,自己不發揮主動性去練習英文表達,從而導致一堂課獲取信息量少。
2)教師對課程的考核更復雜。若按照以往傳統教學的模式,教師考核學生對一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只需要根據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再加上考試測驗的成績就可以大致估計出來。而隨著“學習通”的加入,線上課程沒有辦法做到面對面客觀打分,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不僅在考核項目方面增加,在考核方法上也增加了難度。隨著網絡平臺的加入,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教學方面的考核,還需要根據學生線上互動的情況,參與線活動的表現,完成相應測驗的成績等,結合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從更多方面進行觀察分析,客觀、準確地去評價學生對一門課程的掌握情況。
3 合理化建議
1)培養學生主動接納更多知識的能力。21世紀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新的知識不斷涌現。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睂W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應是教育者。在運用“學習通”學習《大學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對學生和對教師都是一種進步的教育。龐大的知識量和多變的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不斷補充、豐富,也在不斷挑戰學生適應新環境和吸收知識的能力。如果師生能充分發揮“學習通”的正面作用,并解決存在的相應問題,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將大有裨益。
2)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诰€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構建“傳統授課+自主學習”的立體化課堂,為學生提供多樣化課程資源,創造個性化的學習條件,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興趣,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自主控制學習進度,使其實現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換。創設學生可以有效的參與討論,培養合作探究能力,以滿足國家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通過改進教學效果的評價方式,在學生開展生生互評,讓學生更好的成為課程評價的主體,完成從“學習者”到“掌握者”的轉變。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運用水平,而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3)推進課程資源建設。為了滿足在線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并提高課程學習效果,需要構建具有豐富資源的在線課程平臺。在線課程平臺構建中,由于受制于學校資源的局限,往往靠某一位教師難以構建資源豐富的在線課程平臺。在此條件下,應注重師生之間、師師之間資源協同,同一本教材的教師可組織統一備課,每位教師負責一塊內容,集中智慧,分工合作,更好地完善和更新線上平臺學習的內容。而像有些練習或者試卷資料不全的情況,可以安排學生做前期工作,教師后期校對,學生不僅可以鍛煉學習英語的能力也參與到課程建設中,從以往資源的“共享”逐步向資源的“共生”躍進。
參考文獻
[1]夏冬生,孫先念,朱公志.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的特性及其相互關聯性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4):47-49.
[2]劉選.MOOC浪潮下開放大學在線課程的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繼續教育,2018(8):67-73.
作者簡介
吳小卉(1988-),女,浙江杭州人,研究生,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共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