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磊
摘 要:隨著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很多院校開設的課程過于理論化,學生親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在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更加豐富多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認真體會所學內容,結合信息技術手段使所學知識更加直觀易懂,使課堂效率最大化,符合當下的人才培養需求。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
1 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內容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發動機、內燃機知識,機械控制理論等。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使學生在具備對新能源汽車的故障進行維修檢測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當前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用人市場上出現了人才缺口,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幫助學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 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方案
2.1 開展辯論賽
新能源汽車技術是一門比較前沿的課程,由于新能源汽車是在不斷發展當中的,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通過前期對新能源汽車的知識的學習,可以發表自己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通過開展辯論賽的形式,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與傳統汽車相比的優勢所在。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提高學習效率。真理越辯越明,開展辯論賽可以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口才,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2.2 優化師資隊伍
目前,我校汽車專業教師主要以汽車專業為主,少部分教師為機械專業轉型,且大多對電氣類知識掌握深度不夠,還不具備新能源汽車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因此,需引進機電專業教師參與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優化教師團隊知識結構;多派教師參加企業、行業、協會組織的各類新能源汽車技術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水平;鼓勵教師利用假期到新能源汽車企業實踐學習,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技能水平;借助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和技能大賽組建一支能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基本掌握技術技能操作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學團隊。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2.3 深化校企合作規劃實訓基地建設
新能源汽車專業雖說是新專業,但是也是扎根于傳統油車的土壤,所以必須要借鑒傳統汽車專業的優秀經驗來進行專業建設,來進行實訓基地的打造。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的產業,市面上各種資源參差不齊,沒有明確的標準,很容易迷失方向。我們既然是職業教育,就要面向職業,尋找各種相關企業合作,以期達到資源共享。由企業引領,職業教育不易迷失方向,學生不至畢業即失業。所謂的“1+N”模式就是一個有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中職院校與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合作,“1”即一所中職院校,“N”即多家企業,這些企業可以是新能源汽車4S店、新能源汽車零配件企業、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廠等相關企業。采取這種模式既可以讓教師迅速了解行業發展及用人需求,又可以保證學生對口的實訓實習機會,也分擔了企業定向培養人才流失的風險,實現共贏。當然要很好的促成這一模式,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方聯動”的多元參與機制,讓學生在學校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雙向培養流動,這樣既可以保證職業教育質量,又可以減少企業風險。在此模式下,綜合獲取的各種資源信息整合到學生培養層面,考慮到可實施性,通過雙向選擇,擇一企業,進行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搭建離不開企業的指導支持,不然很容易造成空架子,而無法更好地利用。企業提供車輛、資料等支持,學校提供場地、生源等資源。在企業提供的各種工作任務場景,教師加以轉化成教學任務,雙方共同規劃實訓基地建設。
2.4 課程評價
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期末考核形式往往會采用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形式,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往往不能全面的評價學生對于所學課程的掌握程度,更無法了解學生對于每節課的掌握情況。在新課程改革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考核方式不能僅僅停留于期末考試,更應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在“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考試方式應該包括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情況測評和期末考試兩個主要內容,為了全面檢查學生對于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手段,利用番茄表單等自動化問卷等方式來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方式來收集學生對于課堂教學過程的意見和看法,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實際。
2.5 與時俱進,推動教學改革與創新
很多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的教師因為長年供職于中職的原因,不太清楚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對于新技術的發展缺乏了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容易出現學生所學知識落后行業發展的情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一定要與時俱進。專業課教師需要緊跟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首先,中職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定期邀請一些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的專家、技術骨干與教師進行交流研討,講解新能源汽車的前沿技術,培養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注重技術創新。其次,中職還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加實訓課程的課時,通過實踐,使學生了解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時了解前沿技術,實現理論知識的轉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學校應定期更換教學設備,因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升級周期短,使用一些舊設備來開展教學活動,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學校在購置教學設備時,應盡量選擇最新的設備。為學生了解新技術、進行創新設計搭建平臺。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以培養出符合行業標準的專業人才。
3 結語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趨向多元化和豐富化,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喬會亮.淺談新能源背景下中職學校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J].人才資源開發,2019(19):30-31.
[2]蘇慶列.校企共建中職汽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機電技術,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