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兵
【摘 要】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師在全新的教育趨勢下創新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常見形式,能尊重不同學習水平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為因材施教奠定堅實基礎。文章就對此進行了具體研究。
【關鍵詞】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策略
課堂是各個學科傳授知識的主陣地,合作學習則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中介”,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一、基于重點、難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是課堂學習主體,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應始終圍繞學生,選擇最佳合作時機,使合作學習更為有序且高效。首先,在重難點處合作。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多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在此時引入合作學習,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以《平方差公式》一課為例,學生學習的重點是體驗推導平方差公式的過程,而教師的教學難點則在于歸納平方差公式。教師在教學中可先為學生出示以下練習題:①(1+2x)(1-2x);②(2a+3)(2a-3);③(100+1)(100-1);④(x-6)(x+6)。先讓學生自主分析算式并求出答案,之后提出問題:“大家是否能從上述四個算式中找出規律?”學生經數分鐘思考后,教師可組織小組合作交流,在每個小組交流中,教師可在旁聆聽指導,各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發言并和其他小組溝通交流,最后成功推導出平方差公式。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之后引入小組合作探究后再讓全班同學相互交流,充分迎合了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其次,在迷惑處合作。此時教師可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掃除學習障礙,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以《多項式除以單項式》一課為例,教師先提出問題:“下述公式(ad+bd)÷d該如何解決?”“是否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學生思維也從模糊到清晰,有效建構了知識體系。最后,在拓展處合作。深化拓展是課堂教學最高層,在此過程中引入合作學習能拓寬學生視野,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悟。以《平方差公式》一課為例,學生了解平方差公式后就可引入合作學習,而教師則可借助平方差公式自編習題,看看哪個小組解答速度快。這種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變通性、流暢性以及創新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于教學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的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能力是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數學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時應具備面向全體學生的意識,實現不同水平學生的共同發展。以《函數》一課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組合作學習層次性問題,讓學生回答:“何為函數?”“為何自變量也有取值范圍?”“為何因變量也與之對應有取值范圍?”上述問題全面展示了函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進而幫助學生理解了函數知識,在發展學生直觀想象力的同時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把控授課的起點并處理前后知識銜接,引導不同層次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在授課初期可適當放慢速度,因為此時知識跨度小,便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之后再適當增加綜合性和靈活性較強的內容。以“等腰三角形性質”知識為例,在教學初期,可讓學生動手折疊或剪裁等腰三角形,先讓學生歸納總結三角形性質,再讓學生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新舊知識結合應用的能力,最后讓學生完成需添加輔助線證明性質的學習,提高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
三、基于學生差異布置合作學習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于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對于初中生而言,其心理特征、認知規律等均有所不同,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貫徹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面向所有學生原則,基于學生差異布置合作學習作業,使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實現提升。針對后進生,要適當降低作業難度,根據數學教材內容將例題簡易化,或將難度較大的數學習題分解成小題,避免后進生因作業難度而降低學習積極性。針對中等生,則注重鞏固練習,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圍繞教材章節后的習題布置作業。針對優等生,則需要設計拓展拔高類題目,不僅要鞏固基礎知識,更要訓練思維,由此才能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例如,教師在布置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可以設計層次性作業,題目內容為:兩個班級一共104人,去動物園游玩,采取集體買票的方式,50人以下(包括50人)門票是每人30元,51到100人時,門票價格是每人25元,如果人數超過100人,門票價格是每人20元。一班的學生不到50人,二班的學生50多人,如果兩個班以班為單位分別購票,一共需要支付2840元,如果兩個班一起購票,可以省錢,那么___________?讓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并且進行求解。在問題設計中,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思考相應的解題方式,比一比哪個小組可以設計更多的問題。如,問題1:兩個班聯合買票需要支付多少錢?問題2:聯合起來買票可以節省多少錢?問題3:兩個班級各有多少學生去動物園?對于這樣的開放問題設計,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對于前兩個問題相對較為簡單,讓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思考和解答,對于第三個問題,需要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列出相應的方程,完成題目的解答。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問題、合作思考和解答,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保證合作學習效果。
總之,合作學習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因為其能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和團隊能量,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現狀,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媛.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效果[J].考試周刊,2018(9).
[2]何舉康.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