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旺
摘 ?要:本文中的初中體育教學注重從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他們面對挫折的能力入手,并在此過程中,適時地融入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法以及互動教學法,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真正地掌握相應的體育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教學;健康生活
在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體育教師并不注重講授相應的體育精神,而是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方面,從而導致部分體質較差的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針對這種狀況,初中體育教師應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真正從體育授課的特點從出發,創設多樣性的體育教學環境,真正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
初中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程不僅可以在操場上進行,同樣可以在教室中進行。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從而生動形象地介紹,相關的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體育健康知識,真正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講授關于睡眠的問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講授此部分內容,并在此過程中,介紹睡眠不足的危害;睡眠充足的作用;高效睡眠的方法,從而讓學生真正客觀全面地掌握此部分內容,真正讓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講授睡眠不足的危害。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睡眠不足的危害,并運用文字進行簡要論述:(1)造成人體的抵抗力下降。(2)易產生健忘的情況。(3)注意力不集中。(4)內分泌失調。(5)情緒不穩定。第二,睡眠充足的益處。(1)對皮膚有好處。(2)提升胃腸道的功能。(3)對心血管有益處。(4)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第三,高效睡眠的方法。(1)睡前喝一杯牛奶,或是吃一根香蕉。(2)睡前可以泡腳,或是洗熱水澡。(3)睡前聽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4)上床不要看手機或是書籍。通過運用多媒體授課,教師不僅讓學生掌握真正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而且培養學生科學的睡眠方式,真正發揮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使用小組合作法,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體育運動大部分為團體運動。團體運動的好處在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項目,開展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彼此協作,真正促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小組合作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傳接足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小組合作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在彼此配合的過程中,朝著共同的目標進發,真正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增強,提升整體的合作教學質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著力。第一,講授接傳球技巧。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接傳球技巧,并運用親自示范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第二,劃分小組。教師在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注重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在此過程中,設置小組長、副組長等職務。第三,設置規則。教師設置如下的規則:教師在操場上畫三個圓,并標上甲乙丙。與此同時,教師安排小組中的三個學生,分別站在三個圈內,并按照逆時針的方向,進行相應的傳球。教師以三位學生完成接傳球的動作為一組,并獎勵表現最為優秀的小組,每人一個漂亮的足球模型。第四,展示成果。教師在此對學生的比賽狀況進行簡要介紹。學生在接傳球的過程中,十分照顧下一位學生,并找準最近的接球距離,進行相應傳接球。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論述,教師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并在此過程中,促進足球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采用互動教學法,培養學生面對挫折能力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有些體育項目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果敢品質。由于一部分學生性格較為優柔寡斷,所以這部分學生在進行相關體育項目時,常常出現打退堂鼓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運用互動教學的方式,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了解學生所思所想的情況下,精準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真正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直面挫折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跳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發現有些學生并不是不具備跳高的身體素質,而是因為他們太膽小了,不敢進行跳躍。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采用與學生互動的方式,鼓勵他們,讓他們完成相關的操作,并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直面挫折的能力。教師在此,對上述內容進行簡要論述。教師詢問小洛:“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跳過去的!你要相信自己!”與此同時,教師適當降低高度。隨著小洛一次次地成功跳躍,她逐步獲得自信。在此基礎上,教師適時地提升高度,而小洛的跳高也越發熟練。通過運用互動教學的方式,教師不僅讓學生獲得直面挫折的勇氣,而且促進個人教學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角度著力,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并在此基礎上,融入相應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真正讓學生更為高效地吸收此部分知識,提升整體的體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倩倩.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06):78-79.
[2]田春魁.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運動,2017,000(007):P.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