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霞
摘 要:在農村小學教學活動開展上,完美教室文化建設對提升小學教育活動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完美教室文化的建設,讓學生能夠在該文化的驅動下更好投身到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對農村小學來說,由于既有教育條件的制約,導致農村小學在實現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依然還存在較多問題。通過對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策略的探討,為推動農村小學提升教室文化建設效果提供了一些經驗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策略
結合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構建的現狀來說,雖然不少農村小學已經意識到良好的教室文化建設對學生改善學習成績的價值,但是從具體執行的情況來說,目前在農村小學教室文化的構建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也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對小學教室文化構建策略的探尋。通過合理的策略驅動,為改善農村小學教室文化建設提供助力。
一、實現全員參與的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目標
要想達成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構建的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要強調在教室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全體學生的參與,確保在教室文化建設上,能夠充分實現學生對教室文化建設訴求的表達。
在日常的文化建設上,為了更好地改善教室環境,學校要求每名學生從家中帶一株植物放在教室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提升植物的存活率,要求學生在從家中帶植物的同時,還要對植物的名稱、基本的特點以及植物的栽種要求等都有清晰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嚴格按照植物的栽種要求,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調動起農村小學生參與教室文化構建的熱情。同時,在將植物帶入教室的同時,小學生也對自己所帶的植物有了一定的看護意識。可見,借助這種活動的設置,一方面達到了建設完美教室文化的要求,此外也可以實現小學生良好責任意識的培養,讓小學生能夠在參與教室文化構建的同時,實現責任意識培養。
完美教室文化的構建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熱情,確保農村小學在完美教室文化的建設上能夠充分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為實現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的構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
二、實現完美教室文化的個性化建設效果
在農村小學完美教室建設工作中,由于不同班級的文化認知和理念不同,所以在完美教室文化的建設上,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營造良好的教室學習氛圍,讓農村小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不同班級在教室文化的建設上也應該有個性化的特點。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任何事情都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所以在教室文化的建設上,則應該強調凸顯探索精神。而對于一部分高年級小學生來說,由于知識的積累以及文化認知水平的提升,其在動手操作能力上有更突出的表現。所以在教室文化的建設上,則應該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要求在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的建設上,應該結合不同班級的特點,實現個性化的教室文化建設。
在小學一年級的教室文化建設上,由于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剛走進學校,對學校的一切事物有新奇感。所以在教室文化的建設上,應該充分結合一年級小學生的這種心態,強調兼具引導性和探索性的教室文化建設。在日常的教室文化建設上,盡可能滿足小學生的探索欲望。可以在教室里喂養一些小動物,如兔子、倉鼠等,也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栽種一些植物,美化教室。
借助個性化的教室文化建設,能夠營造出具有鮮明個性的教室氛圍,對于更好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達成個性化教室環境營造有突出意義。
三、構建完善的教室文化建設制度
在農村小學教室文化建設上,通過構建完善的教室文化制度,為小學生樹立日常行為準則和規范,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突出的影響作用。
結合小學一年級教室文化建設的要求來說,考慮到一年級小學生剛剛進入小學校門,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了解不到位。因此在小學一年級的教室文化建設上,應該合理引入學校規章制度,讓小學生能夠了解學校的制度要求,并能夠嚴格按照學校要求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通過這種方式推動完美教室文化建設,能夠確保教室文化建設真正為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以及改善小學生的行為規范服務,讓小學生在完美教室文化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通過完善的教室文化制度構建,為每一名小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行為規范和標準,讓小學生能夠嚴格按照完美教室文化要求規范自己行為。
總之,在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上,要切實結合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出發,調動農村小學生參與教室文化建設的熱情,促使農村小學教室文化建設為推動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效的指引。
參考文獻:
[1]陳玉珍.淺談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形神結合的策略[J].少男少女,2017(10).
[2]張環高.淺談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7(7).
注:本文系甘肅省2018年度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教育理念下農村小學完美教室文化建設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0352)研究成果。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