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導致了勞動力的外流,由此造成的留守兒童逐漸成為社會性的問題,給當前基礎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只有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才能為其健康成長帶來強大促進力。通過分析我國留守兒童現狀,著重探究解決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具體對策,以期提升小學教學水平,不斷推進城鄉教育公平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留守兒童;問題現狀;教育對策
一、我國留守兒童現狀
目前,我國的留守兒童數量正在不斷降低,截至2019年8月底,全國留守兒童總數量約為697萬人,與2016年首次統計的數據(約為902萬人)相比下降了22.7%。根據筆者的了解可知,小學留守兒童出現教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學校的監督力度不足、社會關注力度不足等問題。因此,只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才能為小學留守兒童創造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提高其教育質量。
二、解決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家長承擔教養責任
目前,我國大部分進城務工的農民本身文化程度較低,因此,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過程中,常常會存在較多錯誤的認識,部分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與教師的事情,作為家長只需要定期提供錢與物質就夠了;還有些家長認為學習其實就是在浪費時間,只是因為未成年人無法尋找工作才暫時留其學習,等到孩子年齡夠了之后便會要求其直接去工作。這些錯誤的觀念都會對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家長需要積極改善自己的錯誤觀念,教育不僅是學校與教師的責任,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才更為重要。而那些認為“學習無用”的家長,更應該明白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果單純想要依靠自己的體力獲得工作,根本難以實現自身的價值,而學習則可以讓人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就連已經進入崗位的成年人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避免被社會、崗位淘汰,若家長還給孩子灌輸錯誤的想法,會嚴重阻礙孩子的成長。
家長應當積極與學校聯系,外出打工是為了生存而必須的選擇,因此,家長應當盡可能讓孩子感受到長輩的關心與愛意。家長可以將孩子帶到自己打工的地方,以便于在賺錢的同時更好地陪伴孩子。若將孩子留在家中,應當重視與孩子的日常交流,盡量縮短兩次溝通間隔的時間,可以將其定為兩天一次,不但能為家長留下休息的時間,也能使其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應當盡量全面而細致,以便于縮短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了解孩子的心理、情緒、思想上的變化。家長應當更加直白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惦記與愛,為孩子提供更加強烈的安全感,使其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1]。
(二)學校加強管理力度
學校應當重視對小學留守兒童的教學管理,每個班級可以為留守兒童建立個人檔案,由學校相關部門進行統一管理,檔案資料中的內容需要能夠全面反映留守兒童的具體生活、學習情況,以便于學校更為順利地完成對留守兒童的教學管理。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之外,也要和其他科目的教師一起對留守兒童給予關注與關愛,以便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他人的關心與愛護。對于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不良傾向與問題,教師應當耐心說服教育,避免嚴厲批評。在與其交流過程中,教師也要始終堅持尊重、信任、平等的態度,使留守兒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使其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三)政府創造良好環境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勞動力為獲得更高收入,往往會選擇進入城市打工賺錢,傳統環境中穩定不變的家庭結構會因此受到沖擊,更多的經常性缺位家庭結構開始逐漸出現,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們來說,父母若長期或短期無法在家中陪伴的情況出現的越來越多,因此,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已成為農村地區常見的情況,因此,當地政府必須積極出臺相應政策與措施,爭取為小學留守兒童創造良好、溫馨的成長環境。除此之外,政府還要重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宣傳,要求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這不但是一項權利,更是人民群眾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都應當從嚴依法完成該項監督工作,利用正確的處理措施督促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或留在家鄉的監護人送未成年人進入學校學習相關知識,將小學留守兒童的輟學率降到最低。整個社會如果能夠為小學留守兒童給予足夠的關愛,并利用網友的智慧制定更為完善的教育方式,能更為針對性地避免小學留守兒童在生活中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誘。政府部門還需要采取適當的安全保護措施,為小學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安全、穩定、舒適的學習與生活環境[2]。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小學留守兒童在進行學習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從小缺乏父母關愛、學校監督力度不足、家庭監護狀況堪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家長承擔教養責任的作用、引導學校加強管理力度、積極監督政府行為,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使其能在父母、教師、學校、社會的全面關愛下身心健康地成長,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孟凡蕾.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問題及其教育對策:基于山東某農村小學的實證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3-4.
[2]吳霓,程秀杰.義務教育階段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課外活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山東省梁山縣韓崗鎮為例[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7(3):133-138.
作者簡介:郭德蘭,職稱: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就職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桂嶺學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