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華
摘 要:情感是認知和表達的基礎。小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促進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讓學生擁有美好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中包含的人文素養(yǎng)和情感,而且能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將這種情感進行發(fā)散,從而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品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語文學科中包含較強的人文性,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能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導向以及堅定的信仰,能夠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大部分教師對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缺乏重視,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沒有把握小學語文教育大綱中的宏觀目標,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也難以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影響下,教師只是傳授語文中的理論知識點,沒有對小學生的情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
除此之外,就是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不注重實踐運用,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還停留在理論教學階段,這樣的情感教育是極其枯燥的,難以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不僅使小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會使小學生對語文中的情感教育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也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難以有效開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由于身心發(fā)展的限制,小學生還沒有形成社會性意識觀念,因此小學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這制約了小學生的情感表達。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思考,這樣學生才能有屬于自身的情感思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把握教材內(nèi)涵。語文教材通常以文章的閱讀為主,小學語文教材選材豐富,涉及的知識面較為廣泛,這為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先深入了解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再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用這樣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情感思維。
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晏子在機智應對中體現(xiàn)出來的愛國精神,教師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那個時期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課文的背景有具體的了解,利用這樣的方式首先將學生的思維帶到學習中來,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情境,讓學生能深入課文進行思考;再利用課程導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為學生講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以及楚國想稱霸諸侯國的野心,及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為了增進兩國的關系而出使楚國。在講述了課文的整體內(nèi)容之后,教師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是晏子,你會如何應對楚王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入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再通過學習領悟到晏子的愛國精神。
2.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
語文學科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語文學科中學習到的情感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將語文學科中感受到的情感應用于生活,促進其品質的培養(yǎng),還能將生活中感悟到的情感反作用于語文學科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這樣能更好地學習語文學科,同時加深對生活世界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和觀察植物的興趣,將課堂教學“搬”到了課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中觀察植物,結合課程所學的內(nèi)容,觀察校園植物的生長以及總結它們的傳播方式,進而感受身邊的美麗景象,小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更愿意主動學習。在學生學習興趣高漲的時刻,教師再進行課文的深層次探索,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這種結合生活經(jīng)驗的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從而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將這種情感用于文章的體會中,從而更好地增進對文章情感表達的把握。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教師作為課堂的靈魂引導者,其自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情感體驗的發(fā)展,因此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情感教育,以此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接受更深層次的情感教育。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與正確態(tài)度價值觀的確立。同時,加強情感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內(nèi)涵,對于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無可替代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功能,使小學語文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海俠.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4):3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