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渤
摘 要:語文家庭作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現今小學語文家庭作業仍存在一些問題,試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提出幾點改進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策略
語文家庭作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業是對語文課堂上當天所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與延伸,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升華,也是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針對現實教學中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提出改善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的對策。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語文家庭作業的興趣。
1 給教師的建議
1.1 更新教師自身作業觀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更新自身的語文家庭作業觀,只有這樣才可以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語文家庭作業,教師應該繼續深入的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和相關理論知識,真正了解我們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教師要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在作業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在作業方式上有所改變。以往的作業過程大都是學生在作業本上寫語文家庭作業,學生完成作業后第二天老師在作業本上劃出勾叉然后學生進行改正,如何能調動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教師應該了解給學生布置作業目的是什么,不只是用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也不僅是教師為了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或者應付各種考試的,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應當是多樣化的,比如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完成一個小制作、體驗一次生活、參加一次活動等等。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語文家庭作業的觀點,就要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既要有書面作業又要有實踐作業,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2 作業的布置具有差異性
小學生的個性特征正處于發展階段,個性差異已經初步顯露出來。針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小學生的個性具有可塑性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學生個性差異形成的原因,與先天的生理因素有關,而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后天生活中所接受的不同的社會、家庭、學校教育造成的。所以任何好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同樣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進步,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與全面發展。教師應該充分的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盡可能的在布置語文家庭作業的時候考慮到學生的個人情況。作業設計主體可以是老師、學生、家長,可以適當的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這樣能夠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不但鞏固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寫語文家庭作業時要提高時間利用率,要用認真的態度對待作業,不應付家庭作業,不抄襲作業,做完之后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1.3 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形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家庭作業是對當天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鞏固和培養學習能力的一種手段,是小學生獲取知識和處理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要具有多樣化,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必須要先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的具體層次水平,設計難度不同的家語文庭作業。教師可以采取“必做+選做”的形式來設計語文家庭作業,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選其中的一項或者多項來做。如在學習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后,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
1)必做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2)選做題(任選一題或多題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全部)。(1)給家人講述關于本文講了關于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2)課外收集關于魯迅事跡的資料。(3)以魯迅的精神品質為主題寫一篇小文章。(4)查閱有關資料,創辦一份以《懷念魯迅先生》的手抄報。這種形式的作業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和鞏固,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師對家庭作業的設計也要體現出“知行結合”的特點,加強家庭作業內容與小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注重實踐性家庭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相關材料,讓學生通過繪畫、表演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模仿情景練習,運用學習過的知識經驗,獲得新的學習知識的能力。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還要注重開放性,教師設計的作業要注重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當教師提出的問題答案不唯一或者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題目時,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教師會聽到學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回答,這樣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合作性的語文家庭作業,可以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也可以學生與家長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大家共同思考、相互幫助,一起解決遇到的問題。
2 給學生的建議
2.1 正確對待家庭作業,做學習的主人
小學生是完成語文家庭作業的主體,應該端正對語文家庭作業的態度,意識到這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而不是把家庭作業當成是一種強加的任務。更應該明確認識到語文家庭作業的目的與意義。小學生應該提高自己做家庭作業的主動性、自覺性,尤其是高年級的小學生,更要進行自我監督和管理。即使是家長不在的時候,也可以做到合理的安排家庭作業時間,不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打游戲、看電視或者其他娛樂活動上。對待語文家庭作業要有認真的態度,要自覺養成積極克服困難的習慣,不能遇到困難就選擇退縮,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和老師。學生總是把家庭作業當成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一個任務,是家長和教師強加給自己的苦差事,學生在寫完作業之后習慣性的把作業塞到家長手里,他們認為檢查作業的任務是家長的事情,跟自己沒有什么關系。學生要對作業目的有正確的認識,意識到作為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是自己應該做到并且必須做到的事情,意識到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既要主動自覺的完成語文家庭作業,又要在完成作業后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認真的檢查,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成果負責,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獨立學習的主人。
2.2 制定作業計劃,改變不良作業習慣
現在許多小學生在做語文家庭作業時候有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應該通過教師教給的學習策略,養成及時鞏固和復習己經學過的知識和提前預習生字詞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改變做家庭作業時磨磨蹭蹭、自由散漫的壞習慣。小學生應該學會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語文家庭作業計劃,在自己準備做作業的時候,找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事先與父母進行溝通,在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內家人不要進行打擾。每天在做家庭作業之前,提前把做作業時所需要的各種文具用品都準備好。在開始寫作業之前把喝水、吃零食、上廁所等與作業無關的事情全部解決好。在寫作業時,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作業上,要養成寫完作業之后自己仔細檢查的好習慣,先要檢查作業是不是有遺漏,是否都完成了,再檢查作業的準確性。
總之,語文家庭作業是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僅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會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改善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的對策也不僅限于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學校及家長方面也應該同步跟進和關注。
參考文獻
[1]李智斌.如何優化設計語文家庭作業[J].江西教育,2018.30.
[2]周丹.有關布置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