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梅
摘 要:目前,小學語文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還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想改變這一狀態,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的提高,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應對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打造出一個高效、有趣的語文課堂;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不斷豐富和完善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氣氛較為沉悶
雖然目前已經實行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但是仍舊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只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為學生講解生詞以及課文內容,為學生全面且詳細地講解課文內容。在這樣的課堂中,可以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但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成長,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學生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具備較高的學習效率。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只關心教材內容,未能重視這些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灌輸語文知識只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無法在課后消化和理解這些知識。
(二)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開始利用多媒體技術,甚至很多教師離開多媒體技術就無法正常教學。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原本枯燥、靜態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內容,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帶給學生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刺激。這可以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但是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目前很多教師將其當作教學的主角,這就使得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圍繞多媒體課件。在一整節課中,學生的關注點都在課件上,教師也一直在講解課件中的內容,在豐富多彩的課件中,學生既能看到教師提出的問題,又能迅速得到正確答案,學生無法準確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三)過于重視語文知識的教學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需要重視語文知識的教學,但這無法實現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未能重視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的提高,學生可能會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同時還具有人文性,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重視這兩個方面。例如,有的教師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無論學生是否理解,都需要記憶這些知識。學生能因此獲得較高的成績,但無法理解和掌握其內涵。
(四)缺少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內容。但是目前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夠科學與合理,評級的標準價位單一。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只參考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未能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師也無法更好地了解學生。這樣的評價方式也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綜合素養的提高,無法幫助教師改善和優化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也無法實現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育各種問題的應對方法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自己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教師需要采用更加有趣的教學方法,加入更多新穎的想法,同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結合課文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吸引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之后,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有的學生需要扮演陶罐,有的學生需要扮演鐵罐。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也能從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例如,最常用的多媒體技術。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正確看待這一教學方法,認識到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能夠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但是無法代替所有的教學方法,也無法代替教材內容。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同時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選擇最合適的內容。
教師除了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外,還需要利用其他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教學法、教學情境法、游戲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這些方法都能打造出一個有趣、新穎的語文課堂,促使學生可以在語文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注重語文能力的提高
教師需要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分析語文問題,可以從更多的角度考慮問題,根據自己的思維模式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彼岸式朗讀的方式,如將反問句轉變成陳述句,這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的情感變化,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靈活。又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改寫、續寫課文內容,也可以鼓勵學生上臺說說自己的感悟和體會。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還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靈感,有利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高。
(四)豐富和完善評價體系
教師必須重視評價體系的完善。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此外,教師還需要完善評價主體,既要從自己的角度評價學生,還要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進而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屬于基礎學科,會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學習。作為語文教師,需要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和完善評價體系,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最終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唐鳳琴.試論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法[A].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201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