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林 陶雪婷
摘 要:數學實踐操作題是一類涉及與生活相關的數學知識以及現象,可以通過所學的數學專業知識思考、解答的題型。在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數學意識是十分重要的。深入探究和分析這類實踐型題型,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為學生解決這類題型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意見,具有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實踐操作題;正確率;小學數學
數學實踐操作類題型是小學數學中普遍存在的一類題型,解決這一類題型,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讓學生的學習成績邁向一個更好的臺階。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這類題型可以有效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學的數學專業知識,實現知識的遷移,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正確率,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加強設計分析能力
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就必須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高度重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意識。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部分開放性的題型,將一些條件隱藏在題目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找到相應的條件來解決這類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進一步得到發散,找到更多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踐操作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深入理解題目的意思,還需要找到題目中隱藏的信息,通過思考和分析來解決此類問題。大部分學生在面對這類問題的時候往往束手無策,不能找到所有有用的條件和隱藏的條件,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中比較乏力。據相關研究表明,部分能夠解決這類實踐操作題的學生,注重對題目結構的分析,而另外一部分解決起來比較困難的學生在結構分析上明顯不足,因此,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題目中隱藏的條件和數量關系。解決這類實踐操作類題型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如何找到解答的方法,分析問題與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整體分析,找到潛在的條件,順利地解決此類題型。例如,在教學實踐操作題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題型并提出問題,然后自行解決問題。老師先給出一個教學案例,讓學生通過這個案例發散思維,自己設計一個類似的題型,結合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和掌握題目的結構,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靈活運用檢驗方法
在教學實踐操作題的過程當中,需要讓解決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在解答的正確率和準確性。第一,經驗驗證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生活中的實踐經驗來深入理解題目的意圖,如果驗證后的結果與實際結果一致,就說明解題的方法是正確的。經驗驗證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思考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求得的結果一只公雞重量為139千克,貨車平均每小時的路程為3200千米,成年人的年齡為12歲,這個結果與實際明顯不相符合,所以結果是錯誤的。第二,代入法。把未知的結果當作已知,回帶到題目當中,一步一步推理,看是否符合題目的已知條件,如果得到的結果完全一致,則說明結果是正確的,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這種逆向思維方式,快速找到準確的答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解題的準確率。比如,一個養豬場一共有2982頭豬,賣出一批之后還剩下898頭豬,問賣出了多少頭豬?我們很容易可以算出賣出了2084頭,但是我們在檢驗結果的時候,將賣出2084頭看作已知數,就可以得到以下的數量關系:(1)總頭數:898+2084=2982(頭);(2)剩下的頭數:2982-2084=898(頭)。得出來的結果與題目的已知條件相同,因此假設的已知條件是正確的。
三、合理選擇實踐題型
就小學數學實踐操作題來說,需要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決此類問題,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一類題型。同時,根據實際生活設計題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所學的知識積極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生動,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操作題目的熟悉程度。這一類題目側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解決此類問題,就無法順利開展下一步的學習,造成學習脫節,學習的知識不夠全面。假如教師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類實踐操作題型,就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題目當中隱藏的信息或者條件,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效率。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生活習慣設計問題:商店有20箱黃色的蘋果,比紅色蘋果的3倍又多21箱,試問商店一共有多少箱紅蘋果?
總之,整合教學過程包含了講解、學習、應用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之間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從這三個部分入手來找到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意識,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他們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全能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凌信.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251-252.
[2]彭國慶.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9(35):45-4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