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
摘 要:學生輟學是制約義務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控輟保學,不僅是對教育事業的挑戰,也是對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挑戰。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教育主導作用,利用家訪,課余送教上門等方式與學生家長溝通,采取積極可行的措施制止學生輟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送教上門;控輟保學
農村小學相對縣城小學來說,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匱乏,多數家長長期外出務工,無暇顧及子女的成長和教育。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自覺性;部分學生紀律散漫,思想遲鈍,遲到、曠課、逃學、迷戀手機、網絡等。學生的厭學逃課給學校的控輟保學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為了關愛全部學生,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農村小學班主任應盡力地擔負起控輟保學這一任務。那么,班主任應如何做好控輟保學呢?現就自己工作的體會,分析如下。
一、發揮教育主導作用,尊重厭學學生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關愛每一位學生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關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冷落、打擊厭學的學生。要把正確的教育理念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到自己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寬容,防止學生產生羞愧、自卑、沉淪、逆反等心理。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千方百計地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應深入了解厭學學生的思想動態
教育工作者要細致、入微地進入學生的思想深處,及時掌握厭學學生的所需所想,針對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說話,這樣可引起學生思考,打動學生心靈,同時,教育者在教育學生時還必須善于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切忌發火、體罰、辱罵學生。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和紀律教育
班主任要定期召開班會,運用歷史上發憤圖強、關心家國天下的事例,講述知識就是力量,學習方能強國的道理,讓他們切實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學習成就英才,修身乃人生第一要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增強讀書的主動性,打消輟學的念頭;加強學生的紀律教育,讓學生知道紀律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保證,通過有效措施,讓每一位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合理分配學習時間,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三、農村小學班主任要經常家訪,與厭學的學生家長及時溝通
教育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切實了解厭學學生的實際狀況,適時利用電話、短信、微信群、QQ群、家訪、家長會,及時向學生家長反饋其子女在校的表現,共同商討抓好學生的教育成長。引導家長樹立“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教育學生成才的另一個陣地”的正確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應盡之責。即使在外務工,農忙農閑,也要把教育學生的責任承擔起來。
四、農村班主任應在課余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對于那些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兒童,教師要積極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確保每名少年兒童都能及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結合自己工作實際,積極響應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針對臨潭縣長川學區陽升小學教育實際情況,利用下午放學時間,到群眾家中開展“送教上門”活動。通過將近一年的“送教上門”活動,對陽升村村民宋彩蘭家的二年級殘疾孩子李×進行教育輔導。給村里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孩子送教上門,風雨無阻。不但給他們送去知識,更多的是給他們送去希望。“送教上門”活動的開展,讓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的兒童能夠享受到生活的樂趣,重組“精神家園”。
五、班主任要適時組織厭學的學生參加集體活動
班主任是學校集體活動的組織者,要善于發現學生特長,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可在班上成立學習小組,以班干部和優秀學生為成員,他們每個人與一至二名厭學的學生結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鼓勵厭學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一起合作,使厭學的學生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體的一員,從而使他們在心理上有歸屬感和成就感。通過活動增強和同學相處的感情,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愛,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特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樣,厭學的學生就會有成就感,讓他們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打消輟學念頭。
參考文獻:
[1]黃富維.控輟保學要解開“厭學少年”的心結[N].北海日報,2019.
[2]高楊.臨潭召開控輟保學暨學習安全穩定工作推進會[N].甘南日報(漢文版),2019.
[3]莫東寧.民族貧困地區留守兒童控輟保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9.
[4]竇永明,姚東菊.淺談學習“控輟保學問題”[J].教育革新,201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