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興杰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將信息技術元素引入進教學中,對構建高效課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融入信息技術手段能使語文教學更具趣味性、生動性以及形象性,同時還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因此,著重探討了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不但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而且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與前提。在信息化時代,小學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拓展語文空間,啟發學生的文學感知,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正是教育技術發展與新課改的集合點,一方面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深入挖掘與教學相關的課外知識,另一方面還能開啟學生的文學思維之門,建立智慧性以及思考性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教師必須要善于創新,優化與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與文學素養,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能夠將圖、文、聲以及像充分融合到一起,使教師在日常教學能夠將枯燥的抽象知識轉變為生動且直觀的圖像、音視頻等,并呈現到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氛圍能夠使學生快速走進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信息技術下常用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應將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技術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并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找出來,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同時還能豐富課堂教學。比如,在教學《雨點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提前將下雨的視頻整理出來,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給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可以快速切入教學主題,調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的思維
在信息技術的大環境中,教師完全可以將課外知識與課內教學緊密結合到一起。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學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之后促進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所學文章。同時,教師也可以延伸課堂教學知識,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搜索與母親相關的文章。如,《母親》《我的母親》等,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游子吟》這首詩詞,以此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中,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首詩與我們所要學習的文章具有什么樣的關系?通過這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更認真地學習接下來的內容。教師講解完整篇課文之后可以為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讓學生對作者有所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篇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能夠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一門重點課程,更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在理解文章教學中重難點的過程中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內容以具體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到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積極思考和學習,進而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學的重難點就是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朗讀訓練了解海底世界是一個物產豐富且景色奇異的地方,學習文中作者的寫作方式以及技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而由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夠觀察到海底的景觀,因此課文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與海底世界相關的資料提前搜集整理成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配上優美的音樂將海底世界的圖片呈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將自己觀看視頻的感受描述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感受海底世界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進而輕而易舉地突破了本堂課教學的重難點。
總之,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語文改革的主攻方向,可以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所以,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積極優化和完善課堂教學模式,讓小學語文教學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9(6):190.
[2]黃珊珊.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9(15):47.
[3]吳書勤.淺談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5):116,12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