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楊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學習當中,分組合作對學生的培養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由于每個階段對于數學課程內容的安排都是根據這一時段內,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能力來進行課程設置的。對待小學生而言,小組合作的培養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以及學生之間情誼的重要手段。對此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解答學生的課程難題,也需要注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本文中心就重在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正確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學習模式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課程,對待這一門課程的學習,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構建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框架體系。針對每一名學生構建出不同的教育方法來,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流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注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將所學知識運用至實際當中,數學來源于實際且最終應用至實際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傳統學習模式的改觀
小學數學傳統的學習模式大多都是教師在課堂中不斷的講學,學生不斷的聽學。根據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禮儀,在教學課堂中不可吵嚷等一系列的規矩的束縛。致使我國大多數學校的課堂都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收獲了多少知識也是不清不楚的。對此,我國在一系列教育改革之下,逐漸的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整個教學的主體交給了學生。讓學生不斷的汲取知識,并讓學生來為其余學生講解知識。一方面提升自身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幫助其余學生來學習數學這一門課程。如今不少的課堂中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大多都已選擇讓學生來進行講解。
二、分組合作的具體流程
現如今,多數教學課堂中都離不開分組合作。同樣的,對待數學這一門邏輯性強且難度性較高的課程。分組更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學習。
(一)教師監督、組長配合
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將班集體中的學生座位進行調整,將一個大組分成三四個小組,然后根據學生的成績以及性格來為學生安排同桌。在小組合作中,對待小組成員也需要精心的選擇,由于每一名學生的性格、思維以及對待學習的態度都是不一致的,對此教師在安排學習小組時需要對小組中的學生的各類情況有所了解,成績情況,上課態度情況,以及學習勤快程度都要進行了解并且合理的分配。在每一個組安排一名小組長,又在每一個大組安排一名大組長。小組長每周對組員的學習情況進行簡單的測試,對一些在學習方面有疑問的學生進行輔導。小組長的學習情況由大組長進行檢測,大組長的學習情況由教師進行檢測,并且由教師統計出班級中學生所碰到的共同難解的問題,之后在課堂上對學生共同的難聽進行講解。小組合作重在小組成員,教師可以將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分在一起讓其相互促進、相互進步。教師也需要注重學生的性格問題,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愿意加入小組的學生要有一定的尊重,并且逐漸的與其溝通。從而跨越學生內心的門檻,讓學生能有更佳的心態去學習。
(二)清楚分工、合理分配
小組長的安排對于小組合作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數學的學習需要理解、需要邏輯思維,由于每一名學生的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對于數學題的學習有難有易,對此教師可以在每一個小組里面安排一個學習小組長,以及生活小組長。學習小組長負責解決組員的學習難題,生活小組長負責組員的日常收交作業的情況,并對此進行監督。由于每一名學生對于學習的掌握程度都不一致,都有自身的強弱項。在小組配合學習中,讓學生用自己的強項去帶動其余學生的弱項。如此以來,既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幫助了同學的進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數學題的商討以及研究,不僅在于研究數學題的答案,也在于研究其解題思路以及另一種形式的解題方法。這無異于是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一大重要方法。
(三)游戲教學、團結合作
教師需要適當的活躍班級氛圍,讓一個班級變得充滿活力。對此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偶爾采用競賽的教學方式。可以在課堂中對學生對數學的掌握程度來進行一場比賽。教師在班級教學中需要對學生所遇到的數學問題進行正確的指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首先需要分析學生的思考邏輯,從而指出學生思考方法的錯誤。對于數學的學習,邏輯思維是極其重要的。學生的智力大多差別不大,正由于個人性格的不同以及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同和學習的勤快程度不同,最終導致的學習成績的不同,教師可根據一系列課堂活動觀察學生的整體性格。對待一些性格內向卻努力的學生。可以制定一些適用于該名學生的教學方法,根據一些班級中的活躍分子,只需要端正其學習態度便能取得好的成績,因為對待這一系列的學生其智力程度有著無可估量的能力。
三、學生的具體學習模式
如今,教學課堂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學,更重要的還是學生的認真聽學。在學生方面。隨著如今小組合作的形式越來越多,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針對小組中學生的不同天賦以及長處,來安排不同的任務給學生。不僅在于數學的學習,也包括其余的科目。學生在組內團結合作,多與同學進行交流。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相互交流、通力合作,讓一些活潑的學生帶動內向學生的性格,讓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一般的學生共同進步。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數學是一門需要基礎的學習科目。對此,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多種答案的分析。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對一道習題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對待數學基本公式的記憶,可以由小組長抽查組員對公式的記憶和應用,之后由大組長檢查小組長,再由教師檢查大組長,由此提升學生對數學這一門科目的正確應用。
四、結束語
小組合作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學習中的難題。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責任感,以及對待知識的正確態度。小組合作也能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讓學生在快樂課堂中逐漸的汲取知識,收獲朋友。小學期間的數學教學重在培養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此,教師需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來讓學生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模式,為自己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不僅是數學,還有其余科目的學習,在此期間,教師也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待知識的學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用最良好的心態去學習數學、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馮雷.基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5Z).
[2]唐小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