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善偉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重頭戲,教學的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笨茖W學科教學核心主要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科學知識是認識、了解身邊的科學現象,樹立探究意識。為此,筆者論述了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探究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探究;運用;策略
《小學科學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新課改下,教師的教學目標要以探究性學習為核心,讓幫助學習探究意識,培養其探究學習,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在探究學習知識,充分理解科學概念,了解科學現象,在提高科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同時,還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彰顯,發展其科學素養。
一、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調動學生探究欲望
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科學這門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入手,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教師還要多多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走進生活,一方面讓學生的好奇心得以滿足,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培養自身的實際動手能力[1]。
基于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教師,走近動物園、植物園等,通過近距離的參觀、觀察生活,觀察自然,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大自然中,在欣賞自然中感受到動植物的美好,促使其對大自然認知的深化,激發學生科學探究欲望和興趣,從而為學習小學科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巧用科學探究質疑,理清科學探究思路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毋庸置疑,疑問是學習的開始?;诖耍處熢谛W科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困惑積極引導學生,并使用科學探究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究、質疑,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挖掘其科學探究潛能,逐步理清科學探究思路,一層層接近科學的真相。
我們以“鐵生銹了”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新課伊始,為了讓隱形知識顯性化,圖片知識與演化,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銹物品圖片,同時并為學生展示一部分沒有生銹的物品,通過兩組圖片的對比,讓學生認仔細的進行觀察,并認真思考沒有生銹的物品和生銹的物品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真正的鐵銹,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動手觸摸、敲擊,并讓學生嘗試使用磁鐵去吸引等,學生通過質疑、科學探究,最終的得出鐵銹是一種全新的物質。為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隨后教師還可以將之前準備好的實驗用品發放給每一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在探究合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科學探究質疑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探究欲望的支撐,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踐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體驗科學探究活動,強化對知識的理解
科學源于生活,是度一定條件的物質變化規律的總結,因此,科學可以經得其反復的驗證,為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引導其對所學知識進行科學探,從而更好地在探究活動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論。
我們以“放大鏡”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如果教師在課堂 教學中,只是單純的給學生講解放大鏡的原理,學生根本無法理解,基于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問學生在使用過爺爺奶奶的老花鏡沒有?相信很多學生都說使用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放大鏡“凸”或是“透”的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幾個放大鏡,使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節,引領學生走進微小世界,使學生初步了解放大鏡的特征。為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出示書寫紙、吸水紙、過濾紙三種類型的紙,并發放觀察記錄表,讓學生記錄肉眼觀察的到、放大鏡所看到的紙張纖維或是物質。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探究,可以看到一方面可以看到放大鏡下面的物質,了解放大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另一方面還可以深化學生對生活的感知,養成科學探究習慣。
四、開展課外科學探究,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學校一些活動場所和校園環境是實施小學科學的有效資源,因此作為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園環境中各種與科學息息相關的資源,以便更好地讓校園成為學生學習第二課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對各類資源進行科學的規劃,組建校園養殖場、氣象站、種植園等科學學習中心,以便讓這些資源支撐學生理解科學概念,積極諸多的投入到科學探究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對此,教師可以在春季的時候成立種子發芽觀察興趣組,以“綠豆發芽”為例,首先,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取取100粒新鮮綠豆種子進行浸泡,確保豆子充分吸水膨脹,其次,教師再讓學生將吸飽了水的綠豆種子放在盤子里,用濕潤的紗布將其覆蓋。然后將其放置在溫暖避光的地方,一般以20~25℃為宜。讓學生每天堅持向盤子中填入適量的水,通過加水確保綠豆的生長環境的濕潤,教師在這過程中,要告訴學生為了防止種子被淹死,千萬不要多加水, 同時并做好豆芽生長的長度變化的記錄,對于學生而言,在這短短的7天內,通過浸泡、澆水、觀察、記錄、思考、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問題意識能力,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促使了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興趣愛好入手,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的科學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科探究能力得以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玲娜.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科學探究品質的實踐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9):43.
[2]蘭靜.淺議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才智,2015(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