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豪
摘 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這項政策的提出可謂是意義重大,各行各業的財務管理改革都蓄勢待發。本文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現狀,針對其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財務管理模式的思路,以期能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推動其發展。
關鍵詞:內控視角?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模式優化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都是由單位內部先制定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預算,交給財政部門審批,審批通過后,財政就其預算開始進行資金的撥付。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也在慢慢地發生著變化,改革與創新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公共事務的重要組成機構,應該起到改革的領頭作用。所以,在新的經濟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管理模式優化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對工作重視不夠
在我國有些行政事業單位,高層管理人員常常注重于單位的發展,而忽略了財務管理這一方面。不可否認,財務管理人員是按照國家的標準制度來執行工作,但是國家的標準制度放在行政事業單位也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才能執行,過于生搬硬套是不對的。對于部分的財務工作人員來說,他們非專業出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財務會計以及財務管理知識培訓,工作經驗不足,導致其自身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不足,在應用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具體工作時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整體上偏低的原因之一。另外,部分單位對財務管理工作缺乏重視,不注重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缺乏知識更新,過于故步自封,不關注財政政策和財政制度的變化,自身的知識構成體系過于單一,不利于提升財務管理質量,長此以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觀念難以突破,管理水平停滯不前。
(二)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內控制度的定位不明確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領導及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直接決定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部分單位資金管理常常以領導意志為轉移,沒有充分認識到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財務工作人員對內控也不夠重視,常把財務管理與內控割裂開來,使得內控邊緣化,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再者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盈利性質,使得單位進行內控制度的搭建方面顯得動力不足,將內部控制建設誤認為是簡單的制度修訂和匯編,使得內控工作流于形式。對內控的認識不足,定位不明確,很容易使內控變成對少數人、少數工作的內控,不僅無法觸及單位的方方面面發揮其作用,長期以往更容易滋生腐敗。
(三)監督約束缺失,內控制度的建立不健全
現在仍然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財務審批“一支筆”的情況,領導有財務審批的絕對決策權,財務人員的意見常常被忽略,單位內部缺乏有效的權利制衡和監督約束機制。有些單位雖然建立了內控制度,但是常常是照搬他人、未結合單位實際情況,致使制度難以落實;有些單位的內控制度避重就輕,對敏感問題視而不見。但就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而言,內控在決策議事、資產資金審批管理方面往往還能夠起到監督作用。但是整體來看內控常常缺乏科學統一的管理機制,職責定位不明,監管重點不突出,使內控工作不夠精細,流于表面。比如在一些重點領域,辦公用品及設備采購、工程建設、資產報廢及大額資金使用方面還存在不相容崗位未分離、審批未落實、缺乏內部審計、監管不到位的弊病。這些弊病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著嚴重的影響。
二、內控視角下如何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模式優化
(一)增強財務管理內控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意識薄弱,直接制約了單位內控工作的開展。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要加強學習,提高重視,基于對單位現狀的深入了解來進行財務管理機制的變更與優化。財務管理人員也要增強內控意識,要規范自己的行為,著眼全局主動學習。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應該確保財務部門收集到信息的正確性和時效性。內控不僅是財務部門的內控,還需要全體職工的配合和監督。這就需要讓職工從心底里體會到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宣傳培訓糾正其對財務管理及內控工作的錯誤認知,使其主動地加入進來,將財務管理及內控落實到個人。
(二)優化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要針對財務管理制定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及標準。要合理量化評價指標,提高資金使用價值和效率,防范風險。內控指標的選定及評價制度的制定要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特點,針對控制環境、財務管理系統、控制流程設計關鍵控制點,突出重點,強化可操作性。要特別注意從不相容崗位分離、財務審批、采購、資產管理、非稅收入、會計系統等方面加強內控的滲透,優化業務流程,要從業務方面實現財務內控的全覆蓋,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
(三)優化財政預算模式
預算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務管理的核心。要將內控引入全面預算管理,準確定位,明確每個流程節點的控制要素,并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確保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要加強預算的動態管理,針對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監督,有效落實預算,為財務管理奠定基礎。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要立足于單位的具體工作內容,預算指標要化解到各個部門及科室,根據具體項目嚴格執行。
(四)加強財務管理評估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能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不單單只與領導層和財務部門有關,內部審計部門也要為財務管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優化內審制度,強化其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職能。要通過實地調研,及時發現風險和漏洞,提出有效建議。要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檢查評價,同時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并匯報給上級。
三、結束語
總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科學的內部管理,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財務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相關人員要準確地識別出財政財務管理模式的漏洞和具體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尋求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堅決保護單位資產安全完整,確保財務信息真實準確。內部控制如果做得好,就能有效地防范重大經濟活動風險,而且也能最高程度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