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娟 田汶靈 韓金岑
摘要:古典文學經典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久不衰之作,其主要精神表現在:關注現實的精神、“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積極進取與超脫曠達的處世態度。其在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從精選課程內容、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第二課堂作用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真正的踐行。
關鍵詞:古典文學經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TS971;1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003-02
一、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唐代詩人白居易說:“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浸潤在中華兒女血液和骨髓的基因,是深深扎入中華沃土的根基。古代文學經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以特殊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構成了白己的特色,其不僅對文學的審美性、抒情性給予的高度的重視,也同樣關注現實人生、倫理道德。因此,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具備著永恒的生命力。
二、概述古典文學經典的內涵及主要精神
“經”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如經書,道經。“典”指可以作為標準的書籍。“經典”就是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古典文學經典即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久不衰之作,如古代詩歌、散文、小說、戲曲,儒家經典“四書”、丑經”等。
中國古典文學深受儒家思想的哺育,同時也受到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影響。偉大的文學作家、經典的文學作品更是體現出了儒釋道的思想。(1)關注現實的精神。例如曹操、杜甫的詩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即便是“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神話傳說,實際也是歷史人物在神話傳話中的投影,反映了當時先民們征服自然的愿望。(2)“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文以載道”是儒家文學觀念的具體體現,強調文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載道,即宣揚政治、提升道德,強調文學對社會人生的影響和文學的感化教育功能。(3)積極進取與超脫曠達的處世態度。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張“行仁政以王天下”,在個人修養方面主張“格物、致知、修身、齊家”。白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一直占據著中國思想文化的統治地位,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皆有積極入世,實現個人價值的追求,注重自身品格的修養。然而,當士人們的理想與現實發生沖突、才能不能施展、個人價值難以實現時,道家和佛家的“出世之學”、注重自然和宇宙人生的個人精神追求哲學就會發揮其作用,從而破除人對外物的執著,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解脫。
三、古典文學經典對構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中國古典文學中杰出的文學作品,即文學經典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橫亙古今,其精神代代相傳。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文學經典對構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學習古典文學經典,不僅僅是文學上的傳承,更是文化上的弘揚,具有現代意義。
(一)憂國憂民的情懷
古典文學作品表現的憂國憂民的情懷,鼓舞著現代人去關注現實,完成歷史賦予的新使命,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情懷;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濃烈的愛國之心;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報國之志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在源遠流長的文學經典中,釀就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質的民族精神,如“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清廉從政、勤勉奉公”等,這種傳統文化成為民族自尊、自信的理論基石與精神支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表述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與時俱進。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二)對美好的贊美追求
人們對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贊美與追求自古有之,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與歌頌更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如唐詩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宋詩詞中的“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對山川的贊美與歌頌,既表現了古人對美好景物的追求,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孔子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和諧之美一直是先賢們審美的最高追求,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基本理念所在。在古代文學中,和指的是和順、和諧。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時,唯獨贊同的是曾皙所說的觀點,表現了孔子推崇在和睦,祥和的氛圍下,通過禮樂米進行教化,讓人民享受和樂美好的生活。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也給我們勾勒出物盡其美、人得其所、怡然自樂的和諧社會景象。
在當今社會,要確保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和諧更是不可或缺,通過學習這類文學作品,有利于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
白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一種凝練表達,是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在古代文學中也有濃墨重彩的表述,《論語》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李白豪邁自信言“天生我材必有用”。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寫道“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其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不愿意“心為形役”,不愿意為世俗名利所束縛,毅然決然追求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由此可見,古代文學作品中表現的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對現今多元化的復雜精神生活環境之下、尊重個體的生命價值、堅持以人為本的、關注人們的實際需求與價值愿望有著指導作用。
四、古典文學經典對構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途徑
(一)精選課程內容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精神最容易為現代人理解和接受的一種形態。因此利用古典文學培養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精心挑選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的各個層面的價值目標米進行,形成教學專題,結合經典文本和經典文學形象,組織學生聯系現代社會實際進行思考、討論,從而提升個人的品格修養,發揮文學作品的育人功能。篩選的具體課程篇目,要立足于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學品,選取最能夠代表我們民族文化的精品,最能體現中國精神的佳作,最富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意義的名篇。如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這些古代文學作品反映了先人們在艱苦的歲月磨難下與惡劣環境進行斗爭的憂患意識、拼搏精神。學生通過學習這類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把握好中國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進而能夠踏踏實實的做人、實實在在的做事。
(二)搭建古典與現代的橋梁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快餐式消費,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大部分大學生對文字的接受和文本的研讀不“感冒”。因此,我們要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搭建古典文學與現代接受的橋梁。當代大學生對當IP影視劇情有獨鐘,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懿傳》、《清平樂》、《慶余年》等。部分制作精良的IP影視劇在傳播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講授古典文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們接觸到的、能夠提起他們興趣的影視作品節選進行講解,比如《慶余年》中范閑醉酒背詩上百篇,首首都是經典,整個場面讓人看得心潮澎湃。從學生的這個興趣點入手,就可以選取中國古代詩詞的名篇進行講授,讓學生們多多的參與到詩詞朗誦之中,體驗內心的白由的同時,感受中國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和古代文人的愛國報國之心、濟世憂民之志,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借助新媒體技術教學手段能夠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愛的影視作品導入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前面所闡述;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優秀的影視文學作品,供學生欣賞;也可以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像視頻,借助聲音和圖像學生能夠得到更深感受。中央電視臺打造的一系列與中國經典文學相關的節目,如《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或將中國經典的文學作品通過與現代相結合的演唱,或將比賽競爭機制引入其中。這些新穎的節目形式,受到觀眾的喜愛和贊賞,同時更讓中國人感受到了文學經典的魅力,中國精神的可貴。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分享閱讀體會,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當前傳播最廣的且具有社會正能量的段子、帖子和網絡文學,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在思想和行動上都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發揮第二課堂優勢
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組織學生誦讀經典、舉辦經典讀書交流會,分享各白閱讀的感悟和收獲。利用校團委平臺,在大學生藝術節活動中,進行朗誦經典和演講等比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感受經典帶來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感悟。邀請國學造詣深厚的專家學者來校開展講座,專家學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豐富的人生閱歷,對傳統經典的現代化詮釋,能讓學生豁然開朗,汲取學習、生活、情感等做人處事的智慧。加強學生的媒介素養和文學素養,鼓勵大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創作積極向上的文學作品。學生在創作時首先要學習文學經典,創作出的具有正能量的文學作品,更能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也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金項目: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青年項目,課題編號:NC2019C091。
參考文獻:
[1]宋乃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N].光明日報,2014-1007(06).
[2]陳新華.經典儒家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一以《論語》為例[J]語文建設,2016(12).
[3]季中揚.文學經典危機與文學教育[J].江西社會科學,2007(08).
[4]劉嘉任.論文學在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