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2017年10月新政府會計制度出臺,中小學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根深蒂固的“收付實現制”核算思維,新制度的實施對財務工作產生了全新的、困惑的、有難度的影響,因此中小學事業單位面臨的財務管理問題更加突出。本文主要簡析了中小學事業單位財務面臨的問題并給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的政府會計制度? 中小學? 問題? 對策
2017年10月,財政部發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致力于構建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即建立“雙基礎”的會計核算,為將來財政執行“支出有依據、花錢必問故,無效必問責”的規范支出標準體系及支出績效管理制度奠定基礎。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學校自2019年1月1日開始執行。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只引起了財務人員的重視,并未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因此,學校財務工作面臨的問題更加突出。
一、財務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強
中小學財務人員主要來源于一線教師兼任以及財務專業人員。兼任財務工作的一線教師,大部分財務知識來源于自學及工作經驗,往往缺乏專業財務知識。一直以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采用的都是“收付實現制”,主要反映政府的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核算比較簡單。新制度實施后,對習慣“收付實現制”核算的會計人員來說意識上很難轉變,尤其是對于年齡較長的財務人員和兼職財務工作的一線教師,出現無法勝任財務工作的情況。因此,近兩年來,新公開招考財務專業人員的需求有所上升,財務專業人員隊伍比例加大,但由于缺乏工作經驗且對新政府會計核算的理論基礎不熟,要掌握“雙基礎”會計核算工作仍需時間積累。
(二)財務工作量及難度增大
采用新制度前,中小學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簡單。在“雙基礎”核算模式下,會計人員對一筆經濟業務要考慮兩種核算處理,如果專業能力不強,還會存在判斷錯誤、賬務處理混淆不清的情況。“雙基礎”的會計核算模式是全新的,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很多都沒有參考先例。大部分還需根據單位的性質與財務人員的專業判斷進行確認和計量。此外,“雙基礎”會計核算模式下,自然就要求“雙報告”的報表編制,即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報表的編報是年末的重點工作之一,較之以往單一的決算報告,“雙報告”的要求無疑是一項繁重的工作。
(三)財務人員無話語權、待遇低
長期以來,中小學校重視教學口碑,但不重視后勤服務工作。很多地方財務歸屬于總務處或辦公室下屬管理,未成立獨立科室,且財務負責人多為非財務專業人員,由一線教師兼任,因此當財務人員向領導反饋業務存在風險問題時,領導往往無法理解并感覺財務不會變通。如“杜絕現金”、“專款專用”等問題,在很多業務問題上,領導往往會站在讓教師便捷解決問題以及服務教師的角度去理解。此外,新制度實施使財務工作量、難度增大,并且風險有所增加。由于稅務政策變化莫測,財務人員日常扎堆在各種報表、數據中疲憊不堪,但待遇卻是全校最低檔的。因此財務人員無話語權、個人價值及個人努力未得到認同,往往使財務人員寒心,工作積極性受挫,中小學財務工作難以得到健康發展。
(四)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固定資產是學校資產的主要構成部分,學校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未對資產進行規范管理,易導致國有資產的丟失。在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的管理一般交由會計人員負責,未設置資產管理部門,會計人員根據憑證在取得固定資產時進行賬務處理及資產系統信息錄入后,一般就不再管理。有些學校將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落實到各部門負責,設置管理員。但由于學校不重視、管理員兼職負責及人員流動未報備財務等原因,固定資產易出現丟失、去向不明等情況,學校資產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在新制度實施后,需要對學校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并做好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折舊攤銷計提工作,這無疑給財務人員帶來了工作難度,且暴露學校資產管理的薄弱和混亂。
(五)內控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人手不足,不少單位只有一個會計,一個出納。這樣的配置狀況,會產生兩個后果:一是財務部門自身很難建立內部控制,“一個蘿卜一個坑”,部分不相容崗位無法分離,更無法進行輪崗;二是會計人員普遍反映日常工作繁忙,無法額外再承擔內部控制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使得單位的內控建設無人可用,無人負責。
(六)財務軟件相對落后
事業單位的財務軟件普遍比較落后。目前很多大型企業已實現內控制度建設系統化,內控系統融入業務處理的各個環節,如采購系統、報銷系統、賬務處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環環相通,數據自動生成,便于追蹤。財務人員有更多地精力用于績效、預算、管理決策的分析并提出建議。因為中小學校單位性質特殊,會計軟件的使用依托當地的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財務工作主要由上級指導和管理。隨著新制度的實施,地方財政部門與軟件公司也在積極合作,致力于提升財務軟件的服務能力,但要實現系統從業務端到賬務端一體化流程還需一段時間。
二、具體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財務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地位
學校領導應重視財務隊伍建設,及時了解財務人員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業務上存在的困難,尤其是年齡較長或由一線教師兼任的財務人員,若對政策的解讀確實理解較難,通過培訓、學習等手段仍無法適應工作的,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公開招考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財務專業人員,并對新進財務人員給予培訓機會。通過提高財務人員的薪酬待遇,提升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確保財務人員的薪酬待遇達到同等教師待遇的平均水平。激勵財務人員進行證書考試、學歷提升考試、并給予培訓學習機會,支持財務人員的職稱評定。
學校領導應重視財務人員的話語權,對存在利害關系的財務工作給予重視與支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財務應成立獨立處室管理,充分配置財務人員,實行“輪崗機制”,規避舞弊。另外,財政部門定期組織關于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人員除了財務人員外,財政部門應要求學校分管財務副校長以上領導出席會議,讓學校領導真正了解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情況并給予重視。
(二)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
新制度下,每月需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計提折舊。學校需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財務需設置一名資產會計,負責資產信息的錄入、資產報表管理、資產定期盤點清查等,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流程,加強審核學校固定資產的購買。各部門設置一名資產管理員,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好部門固定資產的管理,配合資產會計日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存在崗位調崗必須及時向資產會計報備,禁止不經過資產會計同意,部門或學校擅自處理資產的行為。
(三)強化制度建設,提升財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專業性
學校單位內控系統的建設應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來著手,領導牽頭建設,調動各部門參與建設。內控系統建設與中央八項規定保持一致。建立財務部門,單位負責人要按照《會計法》要求,承擔起會計責任;財務部門負責人應該具備會計工作滿3年以上或者中級會計職稱條件的。單位應當優先保障財務部門人員編制,以便財務部門實施必要的不相容崗位分離。
(四)提高辦公軟件使用水平
隨著新制度的執行,地方政府與軟件開發企業的合作也在加強,財務軟件的服務水平也在提高,但在短期內,中小學要實現業務端到財務端系統化流程還需很長一段時間。財會工作人員基礎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和數據打交道,如:資金執行情況、稅款核算等。對于大部分中小學事業單位來說,財務人員還承擔著工資核算的職責,這些財務人員日常需要使用的統計數據和核算數據都無法通過系統生成。因此,財務人員辦公軟件使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正確率,尤其是excel軟件的使用,操作簡單、功能強大,尤其是函數和快捷工具的使用。
三、結束語
從宏觀角度出發,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目的在于適應國家經濟發展,使資金充分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夠真實反映政府的“家底”、績效以及預算執行情況。從中小學校事業單位角度出發,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要求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整個教育系統應重視內控系統的建設及財務工作人員的培養,提高財務人員地位,增加人員配置,從而推動教育事業財務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王小嬌,女,1986年11月,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職位:會計,研究方向:財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