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銘 史夢瑩
摘要:隨著設計行業的迅速發展,國際范圍內的平面設計應用教學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之一,工農業和第三產業都高度發達,設計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設計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①。在平面設計教育方面,美國的發展時間長、應用范圍廣。本文對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的平面課程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了調查整理,希望能為我國平面設計的教學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平面設計;教學理念;設計教育;馬里蘭藝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J51-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223-01
一、研究背景
從改革開放至今,市場經濟逐漸成熟。國內外的企業開始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將提升市場形象作為一種競爭的有力手段。從具體的LOGO設計到品牌整體的視覺系統設計,從報紙雜志到網絡廣告,平面設計在品牌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②。馬里蘭藝術學院是美國最古老的持續授予學位的藝術和設計學院。它是區域創意經濟的主要貢獻者,也是美國和國際公認的專業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項級生產。馬里蘭藝術學院的平面設計專業在USNEWS美國大學平面設計專業排名持續保持在前列③。本文以馬里蘭藝術學院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平面設計專業發展的可能性。
二、馬里蘭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設置
馬里蘭藝術學院強調以實踐學習為主,理論為輔。通過筆者實際的學習情況與馬里蘭藝術學院教授Ellen Lupton提供的課程安排歸納總結后,列舉了四門主要的課程和基礎軟件的學習情況。
課程一:排版(Typography)通過比例,對齊,列,網格,間距等調整組織字體。排版練習集中在系統方面,探索創建層次結構和以結構化方式排列的不同方法。課程二:設計史(DesignHistorv)課程通過精選部分“故事”來教授,范圍從寫作和印刷的發明到裝飾理論到現代和后現代設計運動。課程三:平面設計理論(Theorv of Graphic Design)是關丁當代設計實踐的不同方法,如設計思維、體驗設計、通用設計、可持續性設計等。課程四:研究生工作室課程(Graduate Studio Courses)是為培養高級設計師所設置的,力求將實踐發展到更深層次的領域。在這里,學生們被鼓勵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開拓自己的想法。
三、馬里蘭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設置的特點
馬里蘭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鼓勵學生拓展設計思路和設計領域,完成學生向設計師身份的轉換。如排版的學習可以給讀者創造更舒適的視覺體驗,當學生理解了自己的組織方法后,學習就會變得更有趣,更有實驗精神④,為學生在未來創作編輯書籍的工作中提供幫助。
設計歷史(Design Historv)、平面設計理論(Theorv ofGraphic Design)課程的學習鼓勵學生討論和質疑設計理念,思考設計歷史上的沖突和問題(如激進主義和文化遷移等),而不僅僅是單個設計師的視覺風格和成就。學生在學習設計史的同時會嘗試思考如何運用并改進,為今后的設計提供靈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可以用更理性態度去思考作品的價值及概念。
研究生工作室課程(Graduate Studio Courses)是引導學生實踐發展到一個更深層次的領域,完成學生從學校的學習向了社會工作的過度,從此具有獨立完成作品,掌握設計構造的能力。
此外,馬里蘭藝術學院在課程中還穿插了基礎軟件課程的學習,包括Adobe AI、Adobe ID、Adobe AE、Adobe Lr以及學習代碼Html h和Css所需要學習的Brackets。熟練運用軟件是設計師必備的技能,軟件的學習是設計的奠基石,技術可以更好地幫助設計的具體實現。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平面設計師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日新月異,從傳統的紙媒走向線上網頁的設計,編程技術的學習是與開發人員溝通的有效途徑,也是幫助設計師更好地去完成線上的設計工作現代化方法。
四、結語
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對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如何培養符合市場需求,與國際發展同步的應用型人才不可或缺。馬里蘭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采用現代化教育制度,在教學內容上強調開拓性思維的發展,以給予學生足夠自由度去探索創造力的教學方式米引領學生進行設計學習。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中,馬里蘭藝術學院的教育經驗對我國是極有借鑒意義。
注釋:
①張曉輝.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性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M].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
②劉晗.淺析平面廣告設計列當今社會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6(12):93-93.
③馬里蘭藝術學院官網[EB/OL].https://www.mlca.edu,2019-06-20/2020-06-12
④Ellen Lupton.《Thinking with Typ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4-9-2.
作者簡介:彭程銘(1998-).女,江蘇南京人,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本科在讀,平面設計專業;
通訊作者:史夢瑩(1993-),女,江蘇南京人,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珠寶系助教,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珠寶首飾設計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