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雯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以及深層次的開放性格局,國際貿易日漸頻繁,這種發展形勢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各大院校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招生人數,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相關崗位的競爭性,而為了使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更好的就業,相關院校必須要對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通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的滿足相關崗位的工作需求,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生就業質量的目的。鑒于此,文章針對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策略進行具體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策略
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量跨國企業進駐我國的同時,也讓我國企業的國際商務往來變得越來越頻繁,而為了更好的進行國際商務往來,企業對于相關專業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想要對這種要求進行滿足,進一步提升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相關院校對現有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并結合實際做好優化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針對相關優化措施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當前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類型及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的國際商務專業普遍是由原來的國際貿易專業以及商務英語專業經過改良設計的,這也導致很多院校在針對國際商務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策略時,普遍采用管理學模式、經濟貿易學模式以及語言學模式,這三種模式都想要根據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對一專多能的人才進行培養,但就目前的人才培養情況來看,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具體如下。
(1)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定位不夠清晰。相比于其他專業,很多院校的國際商務專業設置時間相對較短,其人才培養體系還不夠健全和完善,不管是在相關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辦學方面,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且不同學科模式對于國際商務活動需求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其人才培養的出發點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會導致該專業的學術研究存在較大的差異,課程設置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而且很多院校在進行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重視理論教學,忽視技能教學的情況,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方面的理論課程相對較多,而關乎國際商務的各種核心技能教學卻較為有限,甚至部分院校會將國際貿易專業中的部分課程直接照搬到國際商務專業當中,導致該專業的學生出現了實際應用能力不強的問題,無法對市場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1]。
(2)缺乏高層次的國際商務人才。當前階段,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斷加快,各種跨國企業在業務往來方面也在逐步創新和發展,對于了解跨國業務,熟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及國際通行慣例的國際商務人才具有更大的需求量,但一些院校在對國際商務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有認識誤區存在,其普遍認為國際商務專業主要是由商務英語專業以及國際貿易專業發展而來,所以國際商務專業應該是這兩個專業的結合,且由于教育部將國際商務專業歸為工商管理學范疇,因此需要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增加一些與商務管理有關的課程。也正是受到這種認識誤區的影響,使得這些院校在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方面出現了思維定式,其研究過于局限,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且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影響下,學生會出現素質單一的情況,從而與國際貿易專業以及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綜合素質方面沒有太大差異,使得商務翻譯、外銷員以及報關員等層次的人才供應過多,而層次較高的國際商務人才則無法進行有效的供應[2]。
2優化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具體措施
(1)對專業培養目標加以明確,提升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對于人才培養體系而言,人才培養目標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也只有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構建一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而相關院校應該明確國際商務專業是歸屬于管理學科的,其主要是通過管理學科的平臺,對具有國際商務活動知識、理論和技能,且熟悉國際企業管理、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國際貿易,了解國際商務慣例及法則的應用型人才進行培養。可以說,該專業涉及到經濟學以及管理學等諸多學科,且涉及的內容要比國際貿易更加廣泛,不僅注重相關活動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兼顧跨文化的管理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能力。對此,在針對國際商務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在落實專業課程的同時,將管理學當作主線,其專業核心課程至少應該涵蓋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概論、國際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跨國企業管理等專業。此外,各院校還可以根據自身專業特色對其他相關的實踐課程進行設置,對商務活動加強實訓,使學生的國際商務活動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培養和鍛煉,在此過程中,要將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作為培養目標,保證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能夠實現協調發展[3]。
(2)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強化國際交流。對于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而言,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強化國際交流是提升其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相關院校在進行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的過程中,可以對國外的一些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積極的引入,并與國外商學院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交流借鑒以及資源互關,對自身的辦學瓶頸進行突破,同時要在此基礎上探索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利用中外合作以及國際交流平臺,對具有國際背景的優秀人才進行引入,同時可以利用兼職等具有較強靈活性的方式,對外籍專家學者進行聘請,優化現有教學條件。進而達到提高辦學層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4]。
(3)對師資力量加強建設。教師對于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想要進一步優化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必須要從師資力量入手,做好強化工作,第一,要對師資科研團隊加強建設,增強該專業的科研深度,通過科研成果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應該鼓勵國際商務專業的教師對前沿教學理論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學習,并努力獲取高層次的課題,將國際商務理論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協同創新,以此來培養具有較強學術能力的國際商務人才。第二,可以和一些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請企業高管以及行業專家作為實踐課程的兼職教師或者是客座專家,同時可以邀請這些專業人員參與專業設置、實訓基地建設、核心課程開發以及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使其指導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第三,對專業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去往跨國企業進行調研或者是掛職交流,使教師能夠對跨國企業當中的業務發展動態加以了解,并明確企業對于國際商務人才的具體要求,以此來提升人才培養體系的針對性[5]。
3結語
綜上所述,對國際商務專業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優化,能夠使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這對于學生的就業以及院校的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且可以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的相關需求,因此,相關院校一定要結合實際,對國際商務專業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使其科學性以及合理性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確保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相關崗位的工作需求。
參考文獻
[1]謝茜萍. 民辦本科院校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優化研究——以天津天獅學院為例[J]. 中國商論, 2018, 770(31):193-194.
[2]何勤, 陶秋燕. 融合式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與體系研究——以國際商務專業為例[J]. 繼續教育研究, 2017,22(1):109-110.
[3]伍星, 葉彬, 王冰. 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探究——以成都工業學院為例[J]. 人才資源開發, 2018(14):54-56.
[4]匡增杰. 上海海關學院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 對外經貿, 2016,24(5).
[5]殷紓.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新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 海峽科學, 20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