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妮娜 夏春麗 高書穎 張青峰



[摘 要] 保障動物福利是科研課題實驗結果可靠性和科學性的重要前提,提倡動物福利有利于促進人類醫藥健康事業的發展,而如何切實將動物福利相關知識與理念在學生心中扎根發芽,并在動物實驗中遵循動物福利,成為實驗動物教學中的關鍵思考點。我們針對動物福利這一章節采用課堂教授、超星教學平臺和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通過兩屆學生教學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培養學生善待動物、尊重生命的科學素養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實證。
[關鍵詞] PBL;混合式教學;動物福利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基于超星平臺的醫學遺傳學混合式學習網絡平臺建設(XQJG2018-01-07)
[作者簡介] 魏妮娜(1989—),女,河南南陽人,工學碩士,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實驗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與實驗動物學研究;張青峰(1978—),女,山西忻州人,農學碩士,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教授(通信作者),主要從事實驗動物學與醫學遺傳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R-3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9-0386-03 ? ?[收稿日期] 2019-09-17
一、引言
基于學校鼓勵開展多元化教學方式,本著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宗旨,實驗動物學本科生課堂針對在動物實驗過程中特別提倡的“動物福利”這一章的內容作為PBL教學的重點,以加強學生在今后動物實驗操作中合理對動物進行規范處理,使學生懂得愛護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從思想上深入理解實驗動物福利與科學研究的辯證統一關系。經過兩屆學生的PBL教學及改進作比對,我們將教學過程中顯示出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做出相關總結分析,以便于今后進一步改進和合理引導。
二、重視教學大綱,強調思考點
近些年,隨著科技飛速發展,高等教育的教學綱要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著力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1]。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方式的引入無疑可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力的提高。
PBL即“基于問題的學習,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就是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重點的轉移,這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其課程大綱的設計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思考點和問題作為核心點來切入“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講授“動物福利”這一課程內容時我們首先將基本知識點如動物福利的理解定義、動物的三大需求、五大自由及“3R原則”做初步介紹,接著我們利用學校提供的“超星網絡教學平臺”提前上傳與之相關的“共享世界”的視頻,讓學生在線下進行學習,同時將需要思考的問題(表1)羅列出來供同學們思考并分小組準備相關問題在討論課上進行討論學習。
這樣在動物福利這一章通過傳統講授、在線平臺學習及PBL相結合的多元化混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重主體的作用;通過設置思考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度和思考性;通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促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小組間(表2)和小組內(表3)考評從學習力、創造力、思考力、協作力、批判思維力等方面客觀地對每一個學生做出合理考核。除此之外,關鍵是通過灌輸與自主學習將動物福利理念貫徹到每一個學生讓其深刻理解在動物實驗中必須考慮動物的感受,考慮動物的疼痛,熟練自己操作技能,做到盡量避免動物產生應激反應,今后課題實驗結果更準確客觀地反映科研事實。
三、改進思考點提問方式
思考點的提問方式影響到這個問題是不是個好問題,是不是能激發學生去查找文獻資料來佐證或解決相應問題并從中領會教師出題的意圖。如果問的問題是用一個詞語或者簡單語句來回答的話,學生就會停止思考。相反,問“為什么”或者“怎么樣”的問題則會引導學生去盡力解釋。例如:不要問“人類與動物應當是平等的嗎?”,而要問“為什么人類與動物應保持平等關系?”不要問“人類應該滿足動物們維持基本生命和健康的需求嗎?”而要問“人類應該怎么樣滿足動物們維持基本生命和健康的需求?”。我們經過2017級和2018級兩屆學生在動物福利這章PBL教學中問題的改進比較(表1),并通過實驗課上學生的動手操作表現發現2018級學生對動物福利的理解和應用更符合我們教學大綱的要求,更加能深切體會動物福利中“3R原則”和動物安樂死。
動物實驗是醫學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縱觀醫學的發展歷程,每一次重大進展與進步,幾乎都與動物實驗息息相關。斗轉星移,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從動物到上帝。動物實驗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和解決方式是提倡動物福利。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早在19世紀初由國外學者Fraser提出后,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至今尚無統一的確切定義。動物福利的基本內容是指讓動物在舒適的環境下生存,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并使其在無痛苦的狀態下死亡,即科研工作者在合理利用實驗動物的同時,應盡可能減少動物的不安、疼痛或死亡[2]。實驗動物和人類一樣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一樣有感知、感情和喜怒哀樂。為了人類的健康,無數實驗動物貢獻了它們的生命。我們應該尊重生命,科學地使用動物,合理地利用動物,人道地使用動物。如果在實驗教學進行前首先進行實驗動物福利學教育,激發學生善待動物、尊重生命的意識,及早消除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規范操作,熟練技能,更能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真正實現實驗動物福利。為此,在思考點問題上的改進,無疑將推進動物福利理念和行動的完美結合。
四、推廣多元化、全過程考核評價體系
針對在教學模式和思考點進行改進后配套評價體系的改革,我們建立了相應的組內評價和組間評價兩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評定體系(表1和表2)。2017級學生只設計了表1進行衡量標準,單一組間評定。每班46名同學分為12個組,每組抽簽選問題,其他同學給討論組進行評分,我們發現雖然部分同學積極準備查閱文獻,構建框架,陳述案例并積極發言,但因每個小組個人成績是由小組綜合成績來確定,這樣無形中有個別同學未完全參與討論或根本就沒有參與討論,卻跟積極參與的同學分值一樣,因參與度和貢獻不一樣分值卻相同,明顯存在考核不公平情況,長此以往并不利于教學,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于是,就2018級學生我們補充設計了表2組內互評考核方式,組內針對每個小組內部成員進行考核,組內成員對每個同學的參與程度了如指掌,這樣每個成員都會重視這樣的教學形式,都能積極參與,提升了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組間考評和組內考評相結合的多元化、全過程考核方式避免了懈怠狀態,消除了成績不公平引起的消極狀態,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力和參與度,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貫徹動物福利思想,加強了動物福利教育,提高對實驗動物的關愛程度和對生命的敬畏意識,推廣了動物福利的內涵。
五、結論與反思
只有引導學生從內心出發認識到實驗動物不僅僅是人類為了達到抵御疾病,追求健康的工具,實驗動物還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是人類的“替難者”,實驗動物生來是為人類的生命科學研究所服務的,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一定要讓實驗動物這一偉大的“替難者”活的有福利,死的安樂而有尊嚴[3]。2011年2月國家實驗動物“十二五”規劃研討會特別強調重視實驗動物福利是我國自身科技文明發展的需要[4]。社會的文明進步表現為人類、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對實驗動物生命的認識和對其福利的維護必將成為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5]。
我們通過強調思考點,改進思考點提問方式和改革相應評價體系一環扣一環緊密的混合式教學策略(見圖1),一方面利用超星平臺看教學視頻節約課堂講授時間,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靈活時間,提升學生思考力和學習力;另一方面結合視頻和教學內容設置了思考問題,同學之間有了交流討論的機會,加深對動物福利相關知識點的辯證理解,促進實驗課基本操作技術的熟練掌握。雖然經過兩輪的教學及改進,針對PBL教學的完善在思考題設置和結合科研方面仍有待提高,今后設置思考題應更具深度和廣度,同時應有機結合科學研究方面的課題來開展。
參考文獻
[1]孫成棟,左慶瑤,王艷霞.復雜場景PBL教學模式提高八年制醫學生的綜合能力[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7,37(5):738-741.
[2]李土明,鐘萍,劉笑迎,等.網絡PBL教學在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臨床教學中的實施[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志,2017,16(10):1011-1014.
[3]雷剛,李生斌,黨永輝.PBL在醫學教育中的現狀及法醫學專業的應用建議[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6,31(4):427-429.
[4]王朝輝,齊偉,韓艷,等.基于PBL教學的中醫院?!堆芯可⒄Z》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J].長春中醫藥大學報,2014,30(2):358-360.
[5]劉璐菘,劉鴻,王春田.中醫院校實驗動物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