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斌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的規模在不斷地擴張,國家也在不斷地投入資金在新農村的建設上,而城市與農村交接的地方,也就形成了復合地區,我們將這一地區叫做城鄉結合部,而處在這一地段的半寄宿制高中大多都會出現一些相似的特點,如學生生源差異大、組成結構十分復雜等問題,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集體觀念以及家長文化程度大多較低,由此也導致對學生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學性,造成學生對學校教育以及個人的認知存在較大的問題,也間接促進了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以城鄉結合半寄宿制高中為例,對校園欺凌事件的成因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城鄉結合 半寄宿制高中 校園欺凌 現狀調查 對策
近年來,與校園欺凌事件相關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社會各界人士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程度在不斷地提升,逐漸成為了一個熱點關注問題。欺凌事件的發生,不僅會使青少年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影響,還會導致青少年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身體的傷痛可以治愈,但是心靈的創傷也許會伴隨他們的一生。校園欺凌事件在各個學校都會發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溫馨的校園成長環境,有效地處理校園欺凌問題,是廣大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一、城鄉結合半寄宿制高中校園欺凌事件現狀分析
1.自身因素
對城鄉結合半寄宿制高中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處于青春期,身體、智力、心理等都處在發展階段,還并不成熟,再加上他們學習、家庭等因素的干擾,很容易使他們產生負面的情緒。同時,他們的生長環境也十分的復雜,也由此導致學生的自制力以及心理都比較脆弱,從而導致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如果這時沒有人對他們進行約束和教育,就及其容易導致校園欺凌事件出現。
2.家庭因素
城鄉結合地區的人口中,不僅有當地的居民,還有一些其他城市的流動人口,以及附近城鎮的打工族,他們大多都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大多都是個體經營商戶或者是打一些零散的臨時工來獲得經濟來源,供養子女讀書和日常生活開支。但是,由于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沒有什么文化,再加上工作繁重的原因,他們大多不太關注子女的教育問題,或者說進行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城鄉結合部的高中學生大多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科學的家庭教育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不科學的家庭教育是導致城鄉結合部高中校園中出現欺凌事件的一個主要原因。他們中很多的家長可能因為工作壓力大或者社會不良氛圍的影響,從而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導致他們的心理扭曲,出現虛榮、功利、世俗的心理,久而久之,將這種負面的情緒以及心理傳染給了學生。加之很多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將對子女的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這種錯誤的想法導致學生的心理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引發校園欺凌事件。
3.學校因素
目前,很多城鄉結合部的半寄宿制學校,缺乏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的工作思想上,開展的管理工作還停留在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一層面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過多的關注,對學生的行為沒有相應的約束以及引導,并且學校中的任課老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問題也沒有足夠的重視,安排的課程內容很少與學生的健康行為引導方面的內容。
4.社會因素
城鄉結合半寄宿制學校的位置較為偏遠,校園周邊的商家疏于管束,向學生售賣煙酒,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另外,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一些社會上的不良信息以風氣在不斷侵蝕著青少年的心理,加之青少年沒有接觸過社會,無法分辨是非,缺乏自控力,導致他們出現盲目追崇和模仿的行為,從而引發校園欺凌事件。
二、城鄉結合半寄宿制高中校園欺凌事件應對措施
1.學生層面
高中生正處在心智、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最容易出現叛逆心理,需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教育,規范他們的行為。對于學生來說,首先,應該將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在校園內,要嚴格遵守校園的校紀校規,使學校環境能夠走向有序、和諧的發展,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學校也要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功能,如運用電子屏、校園網、廣播等向學生宣傳校園反欺凌教育,以及法制知識與經典案例。讓學生明確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與惡劣,促進反校園欺凌意識與團結友愛思想的形成。
2.家庭層面
家長要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高度的重視,對校園欺凌事件要有一定的認知,明確校園欺凌事件對學生的危害程度,用切實的行動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家長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并針對孩子心理、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行為,家長要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同時,家長也要與學校建立聯系,與學校統一戰線,共同抵御校園欺凌事件。
3.學校層面
加強防范,徹底排查。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摸底工作,及時排除學生之間的矛盾,發動學生干部,收集校園欺凌事件信息,積極化解學生的矛盾糾紛,對于各種可能發生校園欺凌事件的苗頭要及時處理,對于個別存在品行不端問題的學生,要采用糾正與教育結合的手段,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工作,轉化他們的思想,有必要的,可以與其家長或者監護人聯系,共同進行教育。對于班級的管理,可以通過門禁卡或者點名、值班巡邏等方式,對晚自習、學生的宿舍等進行管理,與公安機關積極配合,對學生的管制刀具進行收繳清理,加強對學生關愛,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流動人口子女、困難家庭以及殘疾等學生的關愛和保護。
加強教育。學校應該強化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制定相應的校紀校規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校園欺凌教育方面的指導工作,提高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關注度,一旦發現學生有心理問題,要及時對學生間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工作,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比如,學校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與校園暴力相關的小品、話劇等,鼓勵學生參與小品、話劇的編制過程,樹立學生的反校園暴力意識,學校還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學生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并規范自己的行為。
嚴厲打擊校園欺凌事件。在打擊政策的制定上,學校要嚴格進行校園欺凌事件的相關打擊制度的制定,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避免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在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時,學校要對相關的責任人相應的懲罰,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其再次犯錯。對受到校園欺凌事件傷害的學生,學校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安撫與心理輔導,避免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結束語
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應對策略,不僅需要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還要落實建全關愛服務體系,以此讓高中學校學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讓城鄉結合半寄宿制學校里的校園暴力銷聲匿跡。
參考文獻:
[1]解翛然.中學校園欺凌現狀調查與管控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2]尹美善.中小學生欺凌校內處理程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3]劉芳.校園欺凌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8,(30):94.
[4]龐紅衛,王燕春.中小學校園欺凌現狀調研及對策研究——以浙江為樣本[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6):4.
[5]劉雯.校園欺凌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8.
[6]楊雪錦.校園欺凌現象調查及對策分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