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冬青
【摘 要】 小學教育獲得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各項規定計劃的實施都將變得高效,學生們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動力十足。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從生活角度出發,引領學生更好地突破自我、挑戰自我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對此做了具體的分析,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提供一點幫助,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教育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生活化策略 ?實施研究
引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可以去除學生們抵觸的情緒,能夠利用生活元素進行他們內在潛能的挖掘,以減輕教師負擔,優化教學效果,構建起和諧的互動關系,推動我們的基礎教育走向更大的成功。生活化策略的實施,給信息技術教學難題的解決、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學方式的創新等都帶去了積極影響。筆者特意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闡述了幾點看法,期待培育出大批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
1. 生活化教育的內涵
生活化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抽象的教材內容、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個形式,建立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再在各個環節中創設出有效的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理念的融入具備了以下特點:(1)生活性。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因此生活化教學是實現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最典型的例子,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上都保持與生活的聯系,以更好地發揮生活實踐的教學作用。(2)發展性。信息技術教師應將學生視作發展的個體,將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出發點,實現生活與教學的融合。(3)體驗性。即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情感調動,讓學生在情感參與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強化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理解。
2.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2.1選擇生活化的內容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充分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要將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知識存儲和知識難題等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轉換成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其實已經包含了大量新奇的信息技術知識,這能促進學生有效降低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陌生感,能夠極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教師在課堂上所引用的教學生活案例應該是貼近生活的,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認知能力,注重不同學生的差距,要提出科學適宜的生活化案例才能讓全部學生用心思考,實現下一步的討論和探究,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到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布置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動手和思考,全面介紹自己。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在Word文檔中用藝術字先插入一些引言內容,再將收集上來的學生作品進行課堂展示,讓學生輪流上臺講解,簡單地介紹自己的愛好、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已經掌握的信息技術能力,又可以同時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思維、口語表達能力等等,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感悟到的情感和理解通過演講的方式展示出來,可以讓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充滿生機和意義。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和幫助,還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生活理念,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所學到的知識能夠更持久地被記憶,在獲得能力、知識和情感發展的同時,又能夠有效地實現終身學習的教學目的。
2.2教學活動延伸課外
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的生活化,不應該僅僅把教學活動停留在課堂上,而是應該把教學活動延伸到更加廣闊的外部天地,通過設計一些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生活化主題,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并進行親身體驗,教師還可以用生活化的情景和充滿感情的生活場景,來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可以迅速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教師也可以把實際的生活作為背景,提出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或者布置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作業。如:筆者就曾經在開學之初的教學中,讓學生在Word上寫一封給父母的信,在信中抒發一下自己對新學期和新環境的感受以及以后的學習與生活計劃,學生在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作業完成得非常順利。
2.3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過于注重學習和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評價,而且評價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是用來給學生“分等級”的篩子。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習給予學生“生活化”評價,使評價成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動力的“發電機”。如: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誰聽講最認真,誰就可以獲得學習小標兵獎,誰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便授予最佳勇氣獎。再如,完成繪圖工具這一課時的學習后,我提前讓學生畫一幅“小雞覓食”的圖片,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來進行繪制、著色、修改、復制、組合處理,并上傳到群共享中,教師和學生彼此進行評價并給出好的建議,這種生活型的評價兼顧了學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幫助學生形成提高信息技術素質和心理健康雙重發展的積極愿望,從而成為信息技術學習的主體,達到生活化評價的目的。
結語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設計,能夠使學生從單調的信息技術學習中解脫出來,正如贊可夫所言:“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 ”作為一線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善于從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為學生提煉出兼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生活素材,使生活融入信息技術課堂,使課堂走進學生生活,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學習和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生活實踐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瑩瑩.試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J].教師,2019(28):117.
[2] 楊建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策略的有效實施[J].中國電化教育,2018(04):98-99.
[3] 朱國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