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
【摘 要】 當前新課標理念的實施,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高要求,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很難帶來高效的課程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創新和優化課程教學方式,才能達成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其中,分層教學方法屬于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教學。那么對于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本文將從以下方面展開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 新課標 ?數學 ?分層教學
一、分析學生的個體情況,為分層教學提供有效的學情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分層教學法,必須先分析學生的個體情況,從而為分層教學的實施提供有效的學情。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來展開學生個體情況的分析。其中,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基礎水平的分析,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以及即將要學習的教學內容,組織課前的綜合小測驗,從學生的測驗成績大致獲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知識水平。同時,也要結合學生日常課堂的表現以及相關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然后,教師也要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交流與互動,從而獲悉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還想學習哪些內容等。最后,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教學層次,并根據每個層次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針對性的課程教學,從而提升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中的“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課時內容為例,由于每位學生的感知能力不同,不可能都適應同一的教學強度,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個體情況的分析。其中,教師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圖片,讓學生分析這些幾何體哪些是柱體、哪些是錐體、臺體等,并思考幾何體結構的特征。
教師可以利用課堂部分時間,組織趣味的幾何體初步探究活動,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知識水平進行簡單的考查。然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情況,從中了解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認知程度,從而為后續的分層教學目標制定提供必要的學情參考信息。
二、根據學生學情的分析結果,明確數學分層教學的目標
因為教學目標是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前提,教師只有明確好分層教學的具體目標,才能安排分層教學的各項教學任務。所以,教師依據學生的學情分析結果,可以按照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的層次,明確數學教學的目標。其中,數學基礎目標是基于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識記、理解和運用知識能力展開教學。中層目標是在原有基本目標之上,要求學生完成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分析和探究。最后,發展目標主要是結合一些拓展性問題,指導學生展開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以《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中的“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與體積”內容為例,先將學生由高到低進行分層,針對學習能力較弱、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主要要求學生完成如下基本目標,包括識記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運用公式求解具體的幾何體表面積和體積問題。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如下例題:已知三棱柱的三個側面均為矩形,底面三角形的三邊長為3,4,5,且棱柱的側棱長為10,則該棱柱的表面積為多少?這時學生可以根據:S面積=長×寬的公式,直接算出三棱柱每個面的面積并相加,最終得到棱柱的表面積。針對學習基礎一般或者中等水平的學生,則實施中層教學目標,包括基礎目標的教學,同時引導學生推導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要求學生學會利用對照比較的方式,理順柱體、錐體、臺體三者之間的面積和體積的關系。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經典的例題進行變式,比如:三棱柱ABC-A1B1C1中,AC垂直于CB,BC=CA=AA1=2,若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O恰好是AC的中點,求該三棱柱的體積。在此問題基礎上,將三棱柱改成一般的斜平行六面體,讓學生學會找出三條兩兩垂直的直線建立空間的直角坐標系,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針對分層教學的目標,實施有效的分層教學方法
既然我們對高中數學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就不能繼續運用同一種方法來展開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應該針對分層教學的目標,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首先,根據分層教學目標,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同一層次的學生歸為一組,共同完成同一層次的教學目標;其次,結合分層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展開針對性的評價工作,挖掘學生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地教學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克服分層分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接著上述《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內容,比如,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將他們分為若干小組,結合一些基礎的客觀題或者主觀題,加強學生對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的學習。以圓柱的體積V=Sh公式為例,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解答相關的圓柱體積問題,如“一個空間幾何體的正視圖、俯視圖均為邊長為1的正方形,俯視圖為直徑為1的圓,那么幾何體的體積為?”這種較為基礎和簡單的問答題;其次,對該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的評價,包括對組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答幾何體體積的方法進行評價,分析學生是否利用了V=Sh的體積計算公式,是否確定出幾何體的正確形狀等,從而引導學生認知自己的不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標理念推行下,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它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推動了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使得數學教學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