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剛
【摘 要】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成長的重要階段,對此,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應該將德育工作滲透于各個學科之中。體育教育具有學科特殊性,相對于其他學科,學生心理處于放松狀態,可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對此,本文將淺要探討德育工作教育的要點,并結合體育教學現狀探討體育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德育教育 ?教學策略 ?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實行,素質教育也愈發受到學校關注。在此過程中,廣大教師應當加強對德育教育的研究,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德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正義感、愛國情感、法治精神等。針對初中體育,可加強對體育文化的教育,培養學生民族使命感。同時,也可加強師生互動,發揮榜樣作用,以教師個人魅力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
1.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要點
1.1思想與政治
思想與政治教育意在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喚醒學生民族使命感,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初中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于生活娛樂,互聯網的發展也會相應的影響學生政治觀,學校作為教育基地,應當肩負起學生思想教育的責任。在此過程中,需引導學生關注政治時事,促使學生能深入了解社會環境,為構建和諧主義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1.2道德與法律
道德與法律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確保學生擁有正確的道德觀,才能促使學生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1]。同時,法制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內容,法制教育可強化學生防范意識,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針對初中階段,道德與法律教育工作的開展應當注重基礎教育,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而道德教育則意在教會學生關愛他人,從而可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1.3心理健康
學校不僅是教育場所,同樣也是一個交際場所。初中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在初三階段,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與同學交流時產生的摩擦會讓原本就敏感的學生變得更加內向,如果得不到正確疏導,則很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2.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教學策略
2.1引入體育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精神
體育教學實踐性較強,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極易忽視學生心理教育。因此,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加強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可引入體育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精神。例如,在進行跳遠訓練時,教師可向學生灌輸跳遠的相關文化,并向學生講述我國優秀跳遠運動員背后的成長故事,增進學生對體育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也可每周安排一節課帶領學生觀看國際體育賽事,縮短學生與體育的距離。同時,由于初三階段的學生學習重心都放在升學考試上,缺乏對體育文化的了解,致使體育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可優化體育升學考核方式,以體育文化為核心引入卷面考試,最終得分以體育實踐考核與體育文化考核綜合成績為準。通過對體育文化教學,可讓學生領略到體育競技精神,了解體育實力發展對綜合國力的影響,從而可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國精神。
2.2加強團隊訓練,以交流促成長
在進行體育教育時,教師可加強團隊訓練,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讓學生在交流中成長,同時,教師也可關注學生團體表現,實時關注學生心理變化,適時與學生進行溝通,為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創建良好環境。例如,八百米跑作為體育考試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訓練,通過接力賽,可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可強化學生團隊精神[2]。在此基礎上,也可組織團隊賽,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競爭的意義。教師也可參與團隊訓練,通過與學生近距離的溝通,可更好地發現問題所在,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提升自身心理教育水平,從而能在與學生溝通中發揮積極作用。
2.3強化體育規則教學,奠定法律教育基礎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強化體育規則教學,強化學生規則意識,從而奠定法律教育基礎。如在投擲鉛球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事先告知學生相關規則,如必須在投擲圈內進行投擲。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入了解體育規則,從而可更好地進行教學,學生受家庭及社會環境影響,可能會出現逆反心理,從而產生過激行為。因此在開展體育教育時,可以將體育規則比喻為社會規則,如不遵循體育規則,分數將會計零,還有重新比賽的機會。而在生活中,如果違法法律,則不能再重來。
2.4注重生活與體育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加強生活與體育的聯系,讓體育精神在學生生活中得以延續,從而可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例如,在體育活動中,學生可能無法掌握體育技巧,無法達到課程標準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對此,教師可強化體育精神教育,向學生展示體育運動的完成過程。如運動員在參加重大賽事會進行長時間的封閉訓練,如果沒有取得好成績,體育運動員可能會沮喪,但不會放棄。學生可從中獲取正能量,繼續進行訓練。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生活為例,引導學生關注周邊事物,如清潔人員日復一日的工作,雖然辛苦,但為了生活仍然在堅持著。在此過程中,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體育精神,并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并將這種情感延續至生活中。
結語
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效結合,可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加強對社會時事的關注,縮短體育與生活的距離。對此,教師可融入體育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并可通過團隊訓練,讓學生在交流中成長。在此基礎上,可加強生活與體育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教師需關注學生心理狀態,適時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從而可更好地提升學生德育水平,實現體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邱偉臣.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4):82-83.
[2] 陳紅娟. 王月敏,胡志強.對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