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要】語文是小學學習的基本課程,識字教育是其最為基礎的內容之一。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文字運用等能力都建立在識字學習的基礎上,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對于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簡要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方法分析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識字、寫字,還需要積極拓寬小學生識字認知的渠道,以趣味性或者情境化等多元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提升小學生語文識字學習能力,為以后各學科的高效學習做好準備。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
在提倡素質教學的發展階段,語文教學中識字教育作為基礎性的教育內容,對于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語文識字教學作為幫助小學生識字、寫字的教育內容,需要小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文字的正確寫法,做到會讀、會寫、會拼,同時能夠學會獨立學習識字。尤其受到疫情影響,小學生的識字教育由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為依托于互聯網的線上教育,如何更好地充分整合網絡學習資源,保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對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識字教學缺乏規律性思考。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識字教學常常將語文教材作為中心,僅重視小學生讀字與寫字能力的培養,沒有認真思考小學生的識字規律,對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不足。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難易程度混淆,無法有效掌握教師講解的識字內容,學習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識字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為“填鴨式”教學,方法單一,只將教學重點設置在學生識字的數量和速度上,對小學生的識字方法思考甚少,造成學生識字學習效率不高,且由于學習壓力逐漸失去識字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識字學習僅停留于硬性記憶上,當面對生僻字時,學生仍然無從下手,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第三,識字學習渠道較少。小學語文教師識字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僅注重課本教學,忽略了課堂外的教學資源,致使小學生的學習視野局限,只認識課堂教學中所接觸的漢字,沒有建立與自身學習特點相符合的學習途徑,無法真正促進學生語文漢字識別與運用能力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第一,結合認知規律,合理安排識字難度。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成長時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需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簡到難,合理安排識字難度,使學生逐漸掌握識字方法。比如,以疫情期間小學一年級語文部編版中《春夏秋冬》識字教學的過程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直播利用PPT等教學軟件向小學生展示四季中具有特點的圖片,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使小學生理解風、霜、雨、雪等漢字,借助形聲字特點和熟字比較等方法,使小學生加深對漢字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直播,用語音的方式讓學生準確讀字,在熟讀的基礎上給學生展示課文片段,讓小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并以語音的形式發送到直播群里中,之后利用動圖形式按筆畫順序展示字的書寫,讓小學生自行按筆畫順序進行寫字練習,循序漸進,在識、讀、寫的同時,也能夠掌握漢字的學習方法。
第二,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識字體驗。趣味性、生動化的識字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能夠使小學生增強教學識字的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識字的樂趣,有效提升識字學習效率。比如,以疫情期間小學一年級語文部編版中“金木水火土”等識字教學的過程為例,教師可以利用Flash動畫軟件把握住這些字的形式特點,將這些漢字創造、演變的過程通過網絡平臺分享給學生,并結合圖片,增強小學生對漢子的字形認知,通過圖片與漢字相互結合的形式,加深對漢字的記憶。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生字卡片,組織學生開展漢字記憶比賽,將這些漢字與圖片進行打亂,隨機抽取任意一張,讓學生進行有效辨識,并以語音或者照片的形式發送至班級群中,用時最短的學生將會獲得一份小獎勵,以此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等。
第三,拓寬學習渠道,構建個性化識字練習。小學生的識字學習不應僅限于課堂范圍內,教師需要充分拓寬識字學習渠道,鼓勵小學生多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并學習新漢字,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開展富有個性化特點的學習活動,逐漸培養自主識字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提升語文識字的學習能力等。比如,以疫情期間小學一年級語文部編版識字教學的過程為例,教師可以積極創設課堂之外的識字活動,如“識字小能手”等比賽,鼓勵小學生每天積極閱讀課外書籍,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課外書籍中所接觸到的生僻字自主開展學習,對其進行拼音標注和書寫練習,結合查閱字典或者網絡搜索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漢字的含義,將其書寫的筆畫順序規范地寫到紙上,拍照后分享到班級群中,并以語音的形式正確讀出這些漢字,并加以解釋。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謎語或者順口溜或則繞口令等形式組織識字教學活動,每日在班級群中進行發布,讓小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學習漢字。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班級群中發布趣味性組字活動,如給出兩個橫筆畫,讓學生添加一筆或兩筆,使其變成不同的字等,充分激發學生的活躍思維,實現高效的識字學習。
總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內容,是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和內容,采用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小學生識字學習視野,切實提升識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下),2017(6):98.
[2]王昌鵬.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