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坤
【摘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科學、有趣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還能夠引導學生了解物理概念,從物理現象中發現和總結物理規律。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導入應遵循的原則,并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具體的課堂導入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導入;原則;策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教學也是如此。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跟隨教師的引導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恐懼心理,認為物理很難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物理學科對學生的邏輯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學生一開始沒有打好基礎,可能迷失在復雜難懂的物理知識海洋中,而有效的課堂導入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課堂導入的意義在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既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降低學生理解接收新知識的難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應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如何使導入簡單、高效,需要教師不斷的摸索。這要求教師要提高對課堂導入的重視程度,積極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堅持課堂導入的目的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靈活性原則,優化課堂導入設計,努力提高課堂導入的質量水平。
一、生活情境的導入
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往往在生活中有所體現,教師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將物理現象創設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導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生活情境的導入最大優點在于減少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疏離感,加強生活與物理的聯系,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中常見的拔河比賽情境或雞蛋碰石頭情境,讓學生從生活現象中思考物理知識的內涵和意義。
比如,在拔河比賽中靠什么贏得比賽的勝利?很多學生認為力量大的一隊會獲勝,也有學生認為體重大的一隊會獲勝,這些答案看起來都有一定道理,但實際情況是這樣么?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認識到拔河兩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同的,而實際上贏得比賽靠的是哪隊產生的摩擦力更大,可以抵抗被“拔”到對面去。同樣的,雞蛋和石頭相互受到的作用力是相同的,一個碎了另一個完好無損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材質差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起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認真思考,各抒己見,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舊知識的導入
物理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在講解新知識時往往可以采用導入舊知識的方式,銜接新舊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新知識,順利完成知識遷移。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可以降低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難度,有助于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對相關知識點做到融會貫通。例如,在學習電勢能時,教師可以聯系前面學過的電場強度知識,讓學生思考一個電荷靜止放在電場中,會因電場力作用而形成加速運動。那么,是什么能轉化為電荷的動能呢?這種簡單的導入方式,即復習了前面學過的電場強度知識,又將新舊知識相聯系,引出了電勢能,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新課的學習。
三、演示實驗的導入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展示物理現象,為學生揭示物理知識。演示實驗的優點在于直觀性很強,可以生動直觀地展示物理現象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了解實驗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索熱情。例如,在講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時,將一塊紅蠟燭置于裝滿清水的玻璃管中,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垂直放置,讓學生觀察紅蠟燭的運動軌跡。再次實驗,將玻璃管垂直倒置,貼著黑板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觀察紅蠟燭的運動軌跡。讓學生思考第二次實驗中紅蠟燭相對黑板是怎樣的運動軌跡,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分運動和合運動。
由于課堂導入的時間有限,且受課堂條件限制,很多物理現象難以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導入,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以圖片、視頻、模型等方式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物理知識。例如,在研究帶電粒子的運動時,可以展示電子直線加速器和示波管的圖片,再用視頻講解兩種儀器的工作原理,讓學生思考電子運動過程中什么力在做功,了解電場對帶電粒子的控制作用,導入新課。
四、趣味性導入策略
除了上述導入方法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故事等趣味化的導入策略,最大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主管能動性。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筷子、鋼球、水盆等游戲道具,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游戲,將小鋼球剛入裝滿水的水盆中,用各種各樣的筷子夾起鋼球,看哪種筷子可以夾起最多的鋼球。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感受到不同筷子的區別,主動選擇使用更加粗糙的筷子夾鋼球,從而加深對摩擦力的認識和理解。再如,在學習放射性物質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入居里夫人的故事。通過居里夫人的艱苦科研經歷,讓學生了解人類認識放射性物質的歷史,明確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學習居里夫人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
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也可以把物理學家和物理學史上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一個有趣的小游戲就可以啟迪學生思考,一個感人的故事更是可以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教師要多留心教材和生活中的教學資源,用生動有趣的課堂導入帶領學生積極學習,共同成長。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效的課堂導入對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在課堂導入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啟發性、靈活性等原則,結合教學實際需要,靈活采用生活情境導入、舊知識導入、演示實驗導入和講故事、小游戲等趣味化導入策略,提高課堂導入效果,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石江華.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導入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49.
[2]孫中西.生活化教學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導入策略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12):36.
[3]劉江波.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導入藝術的探索[J].學周刊,2016(10):97-98.
[4]戚林英.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的技巧略談[J].中學課程資源,201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