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杰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正是其中的重要體現,有助于教學的全面創新和變革,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有著積極作用。本文簡單介紹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所體現出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學難度、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等優勢,并重點從發揮多媒體輔助作用、激發學生興趣、優化教學方式、學生自主探索等方面,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加以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物理;輔助作用
長期以來,物理課程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學習的難點所在,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復雜難懂的實驗內容、繁瑣的解題思路與步驟等都令不少學生感到手足無措,難以有效學習、理解和掌握。如何有效改善物理教學效果一直都是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融入與應用,無疑提供了具有高度實踐價值的可行途徑。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意義
第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物理教學之所以難見成效,學生興趣不足是較為重要的原因。一方面,物理知識及實驗相關內容本身較為枯燥和抽象,和初中學生喜愛生動、具體內容的天性存在一定沖突;另一方面,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滯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而在合理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更加生動、有趣、形象的內容進行課堂導入或者直接輔助教學,從而依靠圖片、音頻、視頻等較文字更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特征需求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
第二,提高教學效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之所以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主要是因為能夠省去不少書寫板書、作圖的時間。尤其是物理作圖,在涉及到一些較為復雜的電路圖時,往往需要較長時間進行繪畫,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在計算機多媒體的助力下,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展示提前繪制好的各種圖形,并能動態化地展示圖形中的各項要素與變化,從而節省不少時間,大幅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降低教學難度。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往往會出現努力學習后依舊無法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較為抽象的理論和實驗內容時,由于初中學生自身理解能力較差、空間思維不佳、聯想能力不強,他們更是會覺得學習難度十分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應用計算機多媒體,可以通過更加生動、具體、形象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從而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作用,促使學生以更為簡單、高效地方式進行學習。
第四,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計算機多媒體的支持下,初中物理教學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在多媒體的助力下,初中物理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等都將得到有效創新、調整、拓展和變革,尤其是能夠實現從原本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和成績的模式向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的模式發展,從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度實踐。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第一,堅持實用原則并合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所謂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實用原則,簡單來說就是以最貼合實際的方式對多媒體進行運用。這意味著教師在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同時,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尤其要避免教學完全依靠多媒體實現。例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課件,并通過圖片、音頻、動畫等多種形式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現“聲音產生及傳播的過程”。但是教師并沒有完全依靠多媒體而展開教學,而是依舊以板書和講解為主,只是將多媒體作為輔助工具,利用寫板書的時間讓學生做筆記和思考,同時通過講解對學生進行點撥,起到了良好教學效果。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其優勢并調動學生興趣,為高質量、高效率教學的實現創造良好基礎。教師必須對初中學生身心特征有一定了解,同時通過教學觀察、日常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情況,重點研究學生可能被會感興趣的事物,并利用多媒體作為媒介將課堂教學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聯系,為教學效果的改善提供基礎支持。例如,在教學《汽化和液化》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互聯網搜集了圖片、視頻,對應的內容則是和汽化、液化相關的生活現象。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視頻,帶領學生觀看人扇扇子、濕毛巾放在高燒病人額頭上、喝熱湯前先用嘴對著熱湯吹幾下、冬天講話嘴里會冒出白氣、夏天剛從冰箱拿出的冰棒會冒白霧、戴眼鏡喝開水時眼鏡上會蒙上“汗”等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現象,這些熟悉的現象促使學生不由得產生了想一探其中原理的興趣,順利完成了課堂導入。
第三,以生動、直觀的方式保障教學效果。教師利用多媒體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開教學,能夠帶領學生以更加直觀、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尤其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論知識、實驗過程等,能夠有效突破教學難點。尤其是在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情境相結合的情況下,往往能夠構建起十分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加投入地進行學習和感受,從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學《二力平衡》相關內容時,教師決定利用多媒體展示的動畫以及口頭講解,構建生活中常見的各種二力平衡的情境,并引導學生基于這些情境進行學習和理解。通過情境化學習,學生對力的平衡、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條件、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比較、基于二力平衡確定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判斷物體平衡狀態等內容有了正確而且深刻的掌握。
第四,引導學生自主挖掘和探索。新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需要從教師主導向學生主動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活動中學生過于被動的局面。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正好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引導和支持,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挖掘與探索的重要工具。例如,在教學《功》相關內容時,教師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觀看多媒體課件。各組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后,結合教材進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共同交流討論,一起對知識內容進行研究,最終通過完成了學習任務,掌握了知識。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主要發揮引導和點撥作用,輔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與探索。
綜上可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推動初中物理機教學創新和優化的有效手段,值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加嘗試。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理念,同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創新,促進理論教學和實驗探索的深度融合,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全方位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文昱.淺談計算機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8(009):76.
[2]郝朝麗.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 2019(00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