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英
摘 要: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是六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題型之一。由于分數應用題題型變化多端,關系復雜,不可能靠統一的模式去解決問題。在分數應用題的教學實踐中,應對相應題型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一些分數應用題的解題策略,以幫助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掌握多種解題策略的同時,找到最佳解題思路,不斷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分數應用題;解題策略;變化多端;關系復雜;教學實踐;解題能力
為了提高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要掌握好有關基礎知識,深刻理解分數、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能正確地判斷“標準量”及“對應分率”之間的關系。作者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對分數應用題的主要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提出了分數應用題的一些解題策略,以幫助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側面思考問題,掌握利用畫圖、列表、逆推,對應、假設、轉化等多種解題策略,在掌握正確解題方法的同時,找到最佳解題思路,不斷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策略一? 畫圖法
畫線段圖是問題解決中常用的一種思考策略,利用線段圖將題中蘊涵的抽象的數量關系以形象、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能有效促進問題的解決,啟迪學生的思維,把問題畫出來,其用意在于讓學生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例:1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這堆桃子的;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這時還剩下12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總數是多少?
此題若想從第一天向后逐步推算小猴七天共摘了多少桃子,是非常困難的,若畫出其示意圖,其解垂手可得。
由圖看出,第一天和第二天猴子分別摘了12只。則:12+12 = 24(只)。
策略二? 列表法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復雜的的信息,可以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例:有三堆黑白棋子,每堆棋子一樣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一樣多,第三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把三堆棋子放在一起,問白子占全部黑子的幾分之幾?
抓住“第三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進行假設,為簡單明了,我們假設全部黑子有5枚,顯然,第三堆中有黑子5×=2(枚),第一二堆中共有黑子5–2=3(枚)。結合題中已給的其他條件,三堆黑、白子的分布有兩種可能,列表示意如下:
不論哪種方案,白子都占全部棋了的。
策略三? 轉化單位“1”
分數應用題中,經常采用不同的單位“1”對問題進行表述,這樣就增加了解題的難度。
例:一輛汽車從A城開往B城,第一小時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時行了余下路程的,第三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離B城還有30千米。問A城與B城相距多少千米?
策略四? 列方程
有一些數量關系比較復雜的應用題,要列出算式解答難度大,而且有的分數應用題中量與分率的對應關系比較難找,對于逆向思維較弱的學生用方程解這類分數應用題顯得容易。
例:某糧店上午運來大米和面粉共84袋,其中面粉占,下午又運來一批面粉,這時面粉占大米和面粉總數的。下午運來面粉多少袋?
策略五? 尋找不變量
有些分數應用題中同時存在變量和不變量,通過認真分析,找到題中的不變量,并以此為突破口,就可以很容易地解答這類分數應用題了。
例:某工廠甲車間的人數是乙車間的,如果從乙車間調8人到甲車間,則甲車間人數是乙車間的。問乙車間原有多少人?
題中的不變量是兩個車間的總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總量不變,把表示部分量之間關系的分率,轉化為部分量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把兩個車間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由“甲車間的人數是乙車間的”,把甲車間人數看作2份,乙車間人數就是3份,則甲車間人數占兩個車間總人數的。由“甲車間人數是乙車間的”,把甲車間人數看作4份,乙車間就是5份,則甲車間人數占兩個車間總人數的。由此,可知8人的對應分率是–。那么甲、乙兩個車間的總人數為8÷(–)=180(人)。求乙車間原有的人數為:180÷(1+)=108(人)。
策略六? 假設法
有些問題用一般方法很難解答時,可假設題中的情節發生了變化,假設題中兩個或幾個數量相等,假設題中某個數量增加了或減少了,然后在假設的基礎上推理,調整由于假設而引起變化的數量的大小,題中隱蔽的數量關系就可能變得明顯,從而找到解題方法。
例:甲廠和乙廠去年共上交稅金112萬元。已知甲廠上交稅金的與乙廠上交稅金的共為42萬元。兩個廠去年各上交稅金多少萬元?
綜上可知,分數應用題在出題時靈活多變,但是只要引導學生根據題中所給的條件和問題,仔細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靈活運用解題策略,解題能力一定會有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山西教育出版社 《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六年級分數應用題。
[2] 《小學數學一點通》2018年6期。
[3]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