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摘 要:拓展閱讀是一種由點及面的閱讀方式,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組織拓展閱讀旨在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下文重點分析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方法,旨在積極落實新課改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
引 言
學科教學活動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長遠目標,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分析教學設計,不僅僅要關注教學知識滲透,也要著眼于學生的能力、素養提升。拓展閱讀教學的關注點就是在于給學生擴寬發展空間,在教材內容基礎上延伸到課外素材,當然拓展閱讀還強調對課內文本的深入挖掘,因此拓展閱讀的定義也不單單是閱讀內容上的延伸,還包括思維方法滲透以及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延伸。
1.營造氛圍,培養興趣
營造拓展閱讀氛圍是落實其他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興趣培養,因此要立足多元角度思考激發學生拓展閱讀興趣的方法[1]。
1.1以推薦激趣,由課內而課外
在拓展閱讀中我們可以從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比如《蟋蟀的住宅》是法國作家、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我們在拓展閱讀指導中就可以結合法布爾的個人經歷,將學生引入作者的其它作品閱讀中,比如《昆蟲記》,立足小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導他們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新奇體驗。
1.2以故事激趣,牽一文動全篇
故事類的閱讀素材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普遍存在,在高段語文教材中也是如此,比如蕭紅的《祖父的園子》,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童年世界,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在閱讀之后我們可以適當擴展,讓學生延伸閱讀《呼蘭河傳》,滿足學生的深入閱讀需求。
1.3以競爭激趣,滿足學生表現欲
除了立足教材的延伸閱讀之外,還可以組織多元實踐活動,比如閱讀成果分享會、讀書知識競賽、閱讀問題搶答、復述閱讀故事等,讓學生獲得閱讀成果展示的機會,這是培養學生持續閱讀興趣的最佳方法之一,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彼此之間的競爭閱讀氛圍,這可以給其拓展閱讀帶來動力。
2.材料選擇,優化效果
在拓展閱讀教學中,素材的選擇還是依賴教師的,因為小學生在這方面能力還不足,無法明確掌握拓展閱讀目標和規劃,教師引導學生合理選材,更利于提升拓展閱讀針對性[2]。組織拓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年齡層次和能力空間等要素,給他們推薦一些讀物,比如高年級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就可以嘗試閱讀一些科普與文學類讀物,比如《少年閏土》一課閱讀指導之前,可以給學生推薦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開國大典》一課教學前可以給學生推薦近代史有關的讀物。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推薦讀物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文本類型的多樣化,避免單一的讀物造成學生疲勞,拓展閱讀素材最好可以涉及社會知識、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等范疇,使學生獲得綜合發展。
3.整合信息,提升能力
閱讀是一種信息加工活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指導中,學生需要參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歸類等系列活動。拓展閱讀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契機,在多樣化文本的閱讀指導中,我們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參與信息搜集、提取、加工活動,培養學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具體的閱讀學習活動指導中,教學設計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信息整合結果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指導學生突破閱讀重難點,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3]。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課時閱讀教學中,課前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集和整理關于父愛或者母愛的拓展閱讀素材,課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學生的信息搜集結果,營造良好的閱讀情景,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為課上閱讀教學奠定基礎。此外,可以結合拓展閱讀素材中的詩歌,鼓勵學生開展鑒賞閱讀活動;還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父母表達愛的方式,突出閱讀教學活動和學生實際生活經驗之間的關聯性,真正實現文本和學生的互動。
結束語
綜上,拓展閱讀作為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運用拓展閱讀環節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這符合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要求,對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有積極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對教材內容的挖掘和拓展,立足學生生活經驗、學習需求、興趣特點,尋找延伸閱讀的契機,深入挖掘閱讀素材內涵,擴充閱讀素材、突出閱讀深度,給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思維意識發展、學習態度培養等提供廣闊空間。本文嘗試立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指導需求,分析有效指導學生拓展閱讀的方法,希望上述研究內容有參考價值,助力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活動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偉麗.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及意義[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1(05):57-58.
[2] 趙國華,王艷玲.探究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28):73-74.
[3] 王俠.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7,21(0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