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王光艷 喬鳳杰
摘 要: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線上教學平臺,結合我院教學實踐,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對心理將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職教云
隨著5G時代、云存儲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截至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與五年前相比,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提升約6倍,手機上網流量資費水平降幅超90%[1]。手機的普及及網絡速率的提升,使得在線教學模式成為未來學校發展大趨勢。互聯互通的模式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全球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呈現在每一名學生面前,打破了以往教師、學生面臨的教學資源不對稱的局面。但是,在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學生們也面臨著海量信息的轟炸,如何高效利用,更好地規避有害信息的侵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心理健康課程是最具師生互動特色的課程之一,需要授課教師依據實際講授內容,結合案例,與學生們建立連接,并通過觀察、分析、討論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面對在線課程改革的洶涌大潮,如何使心理健康課程以適合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廣大學生心中扎根,成為自己健康生活的基石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地實踐和探索。
一、目前主流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開設時間不長,但學生覆蓋面達到100%的公共基礎課程,近年來日益受到國家的重視,不斷增加講授學時,增加從業教師的培訓,加大咨詢配比。筆者認為在目前主流模式下存在以下制約因素:
1.線下教學師資因素:專業教師資源匱乏,所有在校學生全覆蓋而現有專業相關教師的匱乏導致課程只能以合班形式開展。課程的時間、地點受到嚴重制約,課程效果大打折扣。合班授課學生注意力較分散,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討論、游戲、分享等心理健康教學中具有特色的教學活動效果,一些教學手段難以開展。
2.在線教學中教師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力:隨著網速的不斷提高,網絡接入設備的廣泛普及,使得在網絡資源的獲取方面,教師與學生處于同等地位。 教師有一桶水,教學生一杯水的資源不對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由于教師專業局限性及網絡應用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教師在資源獲取能力方面往往不及思想活躍、時間充沛的在校大學生。如果仍拘泥于一本教材、幾張圖片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充分利用海量、豐富的網絡資源,不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很難吸引現在打開手機就能進入無線互聯虛擬世界的大學生。
3.線上教學中學生現狀:目前互聯網提供的資源、服務是從所未見的,其體量之大、信息之廣、速度之快,令人稱奇,而且將來的發展趨勢必將是向著更大、更廣、更快的方向飛速前進。在海量信息的轟炸下,每個人顯得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如果學生們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陷入到無休止的信息轟炸中不能自拔。大學生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獨自面對紛繁復雜社會環境和網絡虛擬世界時,往往不能獨立、有效地分辨和思考,分不清真偽,容易受到鼓動和誘惑。面對網絡熱點和社會熱點現象,易跟風,易迷失。學生在經歷了十幾年父母、老師的死看死守,進入大學后,更容易沉迷于網絡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成就感,尋求關注,尋求存在感……對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往往沉浸在網絡世界中黑白顛倒,時間觀念淡漠。
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只通過開放在線課程,讓學生修滿學分對廣大自我管理能力較弱的高職學生來說顯然不能達到需要掌握的教學目標。因此,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結合線上的優質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知識點逐一呈現,每一個知識點結合音視頻等資源輔以案例,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沉浸式體驗。通過頭腦風暴、小測驗、通關游戲的設計,使學生更大程度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另一方面,結合線下教學,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真正的學習程度及學習效果,有效掌控學習進度和學習節奏,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吸引學生,更好、更多地關注的每一名個體。
二、混合教學模式的機遇與挑戰
1、借助網絡平臺,學生對課堂更具參與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面對一些心理學案例及某些課程內容往往表現出羞于發表自己想法的情況。面對自己學習的需求和渴望,更多地選擇私下咨詢或三緘其口,這和課程的性質有關,但也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問題所在。借助網絡平臺,同學們和老師處于平等地位,學生們找到了隱身不被直視的感覺。同時由于手機用于在線學習,大大降低了溜號、玩游戲的概率,課堂參與度大大提升。
2、網絡平臺的統計數據,使得成績評定更直觀、可視。借助于智慧職教云平臺,可以輕松的導入學生班級及學生信息。在開設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登錄平臺查看學生在線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參與情況。作為合班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為教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課上及課下管理手段,使成績評定的更加客觀,實現過程可回溯。
3、互聯網導致學生思想更為復雜。在線資源的豐富,在線學習的便捷為課堂教學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以在線為借口,提出購置更先進、更高速的手機型號時,也為課余沉浸于網絡世界帶來隱患。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游戲,時間意識淡漠,致使自己學習時間不能保障而帶來內疚、焦慮、自暴自棄[2]等一系列負面情緒。習慣網絡虛擬世界虛幻的感覺,而在現實世界社會功能退縮,變得不愿與他人交往,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與辦法。
三、混合教學模式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依托智慧職教云平臺搭建線上教學環境,設計教學環節,通過班級微信群指導學生登錄平臺,注冊個人賬戶信息。利用班級課程二維碼實現班級課程的加入。在線教學環境的建設,使得學生信息更加直觀、方便管理,也為其他在線課程的開發提供基礎數據。
授課教師在課前通過提前發布課程內容及要求,使得學生在課前就對課程內容有了提前的預期,起到引起學生興趣的效果,學習重難點更加突出,學生學習針對性更強[3]。在課堂教學中,結合云平臺的使用,實現學生簽到,更多在線資源的引入,豐富課堂學習內容,使得課堂教學信息量更大,更加直觀。利用在線平臺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使更多地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互動效果大大增強。課后,利用平臺布置作業,可以通過題庫的方式,大大提高作業批改效率。
四、結語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嘗試,使得心理健康課程學生參與度大大提升,教學信息量增大,教學效率大大提升,并增強了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時效性。作為課程的一種探索實踐,在課程形式及課程內容的打磨上還有繼續優化的空間,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模式探索。
參考文獻
[1] 《2019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8/t20190829_70798.htm
[2] 夏蕾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線上線下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 2019年11月 第32卷第22期
[3] 狄和雙 劉忠慧? 基于智慧職教云課堂構建“跨時空、全方位”線上線下互動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現代寵物技術教學資源庫為例?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第2期
作者簡介:王婷(1979-),女,籍貫:黑龍江哈爾濱,民族:漢族,職稱:講師,學歷:學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心理健康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發? ?項目編號SJGZY20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