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 要】本文主要以加強對中職護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中職院校護生實際教育情況為依據,首先分析中職護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從明確理論基礎知識、加強教學目標的設置、強化教學內容的整理、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加強對中職護生的死亡教育的有效思考,進一步強化中職院校生死教育的有效性與實效性,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中職院校 護生;死亡教育;重要性;有效思考
護理專業是我國緊缺專業,我國由于各種原因對死亡教育嚴重缺失,但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對死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護生的職業要求,護生必須具備死亡教育的知識。并且護生是未來臨床實踐的主力軍,在臨床工作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患者死亡和瀕死的情況,不僅要安撫患者和家屬的恐懼和不安,還要克服自身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更需要有對死亡事件的應對能力,提高工作能力。所以新時期下中職院校要采取相關措施,促使中職院校護生意識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樹立護生正確的生死觀念,便于護生更好的適應今后崗位需求。
1 中職護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1.1 護生具備正確生死觀的價值。死亡態度主要是指人們針對死亡的想法,針對死亡經歷期間準備的某種反應狀態。現階段諸多中職院校的護理教育中沒有設置專業化的死亡教育課程,一些護生的工作態度與互動技能不佳,需要在實踐中花費較長時間進行心理適應。所謂的死亡教育,也就是加深人們對死亡的認知,科學的認識與加強人們適應死亡的能力等,便于護生了解生命的本質,以免被滯后性的思想侵蝕,尊重自身與他人的生命[1]。
1.2 死亡教育引導臨終關懷。死亡教育與臨終關懷事業的進展成為人們文明精神的集中體現,在生命即將終結時,正確的生死觀、積極的心理接受能力作為臨終關懷的基礎與關鍵,才可以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合理表達臨終者以及家屬關懷意見,幫助臨終者正面死亡,緩解患者的悲痛,實現“死者安息”與“生者滿意”。
2 加強對中職護生的死亡教育的有效思考
2.1 明確理論基礎知識。死亡教育產生于死亡學,涉及廣泛的范圍,如哲學、醫學、護理學以及倫理學等,所以活動的開展要建立在多維化的理論知識基礎之上。教師要按照理論知識引進案例,給中職護生介紹和臨終患者與患有絕癥患者語言交流的技巧[2],加強學生對臨終者內心情感變化的體驗。不僅是死亡學的基礎理論,通過護理院校設置的死亡教育引進護理思想,包括馬斯洛與奧瑞姆自護理論等,教師充分的給學生講述死亡教育的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死亡教育的了解,做好教育準備工作。
2.2 加強教學目標的設置。死亡教育針對每一個人類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目標涉及到信息教授與學生的個體計劃成長,具體包括信息資源共享、價值分析、調試行為與接受死亡的心態,其中信息資源共享要通過教學完成,組織學生參與到不同情境的溝通活動,尤其是和臨終患者以及喪親家屬;價值分析主張學生明確自身給予死亡的態度;調試行為和接受死亡心態可以結合公開思考與見習的模式促使學生直面負面情緒,發展死亡觀。另外教師要組織學生深入的研究生死含義,珍愛生命,對人生的旅程進行規劃,科學的帶領學生將生死知識運用在臨床護理實踐中。
2.3 強化教學內容的整理。對于中職院校生死教育的教學內容整理,主要促使護生學習怎樣和臨終患者與家屬交流、怎樣在護理中對臨終患者加以心理調試、怎樣進行臨終關懷、怎樣調整臨終患者的情緒、怎樣處理悲傷等,由此幫助學生構建生死知識結構體系,更好的開展生死教育活動。
2.4 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中職院校護生生死教育活動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是創設良好的氣氛,還要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進案例研究、小組分析、影片鑒賞、情境演練、角色扮演、參觀墓地與安寧病房等方式。按照講演式、引導式與編序式的類型完善教學成效。其中講演也就是護理教師以幻燈片以及教材的形式介紹死亡教育的內容;引導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3];編序也就是對護生循循誘之,逐步開展教學指導。比如對于“失去”話題的分析,教師可以按照任務驅動的理念,組織學生回想失去親人的真實案例,開展課堂互動交流,墓地便是強化學生對死亡的認識,樹立死亡意識。在起始階段,促使學生正面接受死亡,之后按照角色扮演與情境再現的模式引起學生思考與感悟,鼓勵學生積極的講述生死,透過生死表面領悟生死的內在。另外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中職院校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親自實習操作,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學生生死觀,正確的對待生與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中職院校要給予護生生死教育活動的開展高度關注,在日常的護理教學工作中,給學生滲透生死教育,吸引學生感知,加深學生對生死知識的體會,正確面對生死,以積極的態度和臨終患者與相關家屬溝通,提高護生臨床實踐能力,確保護生有效的適應崗位需求,為更多患者提供需求。
參考文獻
張鈺績, 歐喜云. 淺談如何提高中職護生職業防護能力[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15):190-190.
榮紅輝, 許寧, 紀強, et al. 參與式健康教育模式對中職護生健康素養提升效果評估[J]. 中國學校衛生, 2019(4):12-13.
劉克平, 熊東梅, 陳雁華. 初探早期介入臨床見習教學對提高中職護生綜合成績的影響[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2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