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思政是指在其他專業教學中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學生整體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覺悟。基于對大學英語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可能性分析基礎上,提出高校英語思政教學的具體策略:首先,更新英語專業教師的理念,讓其發自內心地重視思政教育,明白思政教育在英語專業學生未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注重對英語專業教師思政教學的再教育。提高英語專業教師的思政水平和思政教學水平,從而更好地向學生傳輸知識。最后,更新現有大學英語專業教材,在新的教材中融入思政教學。
關鍵詞: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
1.課程思政概述
課程思政最早是由上海市市委提出來,并受到國家教育局各方面的高度認可。課程思政是指在教學環節中,思想道德教育不應只局限于思想道德等相關課程,而是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與學生的專業教育相結合,通過專業素質和專業知識的提高來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其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覺悟水平,及道德理念都影響著中國整體的社會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的社會穩定和祖國的長治久安,因此一定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大學階段對思想道德教學,讓學生對未來社會和祖國有更加準確和清晰的認識,能夠在未來擇業、討論社會熱點問題等方面有自己比較中肯的和正確的看法,不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蠱惑。
尤其是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其未來將會參與國際貿易、翻譯等國際間合作的工作,如果其對祖國的“愛”不夠堅定、沒有足夠的對國家的認知,那么在工作崗位中,當聽到一些國外言論對中國不利時,就不能夠明辨是非,判斷其真假、對錯,甚至部分意志不夠堅定的,受到其他破壞分子故意蠱惑,可能還會說出對國家整體利益不利的話,做出有損于國家集體利益的事情,這不僅罔顧了國家對學生幾十年的教育與栽培,大大影響國家的形象,而且對學生自己的未來成長不利,影響學生的整體價值觀念建立。
2.高校英語教學“課程思政”開展策略
首先,更新教師觀念,重視思政教育
一直以來,在我國大學教育中,由于受填鴨式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上,老師仍延續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一味地把注重課本知識的教學,把老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按照章節順序講解給學生,學生只需要把重點背下來,一般性知識點老師點到為止,至于學生能不能完全理解,則并不是很重要,反過來學生則把這種形式的學習當作是一種任務,只要自己死記硬背,完成任務即可。
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課堂上仍然以教材講述為主,老師分章分段講解語法、生詞等英語知識,學生課下自己查閱詞典、翻閱相關學習資料的學習方式,為了應對大學英語四六級,提高學校通過率,很多學校甚至在臨考階段會采取專項的題海戰術,例如針對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作文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只注重教材講解,老師根本不會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拓展,是“就英語講英語”的學習方法。然而從教學效果而言,這種上課方法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專業的英語學習能力,而且培養出來的英語專業人才亦不符合國家對英語專業學生應有的綜合要求。
在課程思政的指引下,大學英語老師應當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摒棄傳統教學觀念,明白思政教育在英語專業未來就業中的重要性,只有老師發自內心地重視思政教學,其才會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學內容擴展,引入思政教育,不把思政教育當作是思政教師和輔導員的職責,而是每一位專業教師的共同責任,從而注重對英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其次,注重英語專業教師的思政再教育
毛主席曾經說過:學到老活到老,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要不斷地根據所處的環境進行自我再學習、再教育。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專業老師一般都具有至少碩士以上專業學歷,很多教師都有國外留學經驗,其在專業素質上都具備良好的基礎和知識。然而由于國外教學環境與國內教學環境具有較大的差異,為了提高英語專業教師綜合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認識,要不斷地加強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再學習。大學老師自身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以及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將相關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到專業英語教學中,才能讓學生在邊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邊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真正實現英語教學與思政教學的結合。
為了提高英語老師自身的思政水平和思政教育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利用國家會議加強英語專業老師的思政再教育。國家每次重要的文件都是通過會議的形式進行傳達,尤其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此關鍵時刻,大學可以組織英語專業老師進行會議精神學習,并組織大家在一起討論,通過熱烈的討論氛圍來提升每一位英語專業老師對會議內容的領悟和理解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國家的政策以及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為國家培養出真正符合未來發展需要的、綜合性英語專業人才。二、在大學內定期組織思政教育講座。大學內具備專業思政教育的教師,學校可以利用這一資源邀請具有豐富授課經驗的思政專業老師定期向英語專業老師傳輸思政教學經驗。兩者通過討論的形式,探討如何將思政教育與英語教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會使英語老師迸發出不一樣的靈感,從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更能協調好兩者關系,將思政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活動。三、舉行英語思政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為了提高英語專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地將英語教學與思政教學融于一體的能力,可以進行模擬教學演練。邀請本校英語組所有成員參加,由某一英語專業老師提前準備課件進行授課。通過模擬教學的形式,一方面能夠提高老師的授課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師通過發現他人問題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
再次,注重大學英語教材更新,融入思政教學內容
目前在我國大學英語專業所采用的教材中主要內容是以講解英語翻譯理論、英語對外貿易理論等英語專業知識為主,教材中缺乏與思政、道德教育相關的內容,這就對老師的思政教育教學提出來一定的挑戰。有些英語老師,即使自身的思政水平以及思政教學水平較高,但是由于其缺乏良好的、與思政教育相配合的英語專業教材,而致使其在英語實際教學活動中很難將思政教育融于英語教學中,即便融入也會顯得牽強附會,讓學生覺得刻意為之,很難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真正地將思政教育與英語教育相融合,必須要更新我國現有的大學英語專業教材。在教材中融入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內容,如國家目前對外的國際形勢、國家外交政策、我國傳統教育文化等相關的內容。
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長期性教育過程,因此在編撰新的教材時要做好系統性地規劃,學生由高中進入大學,從大一到大四整個學習階段中只有循循漸進的、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的思政教學過程才會讓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學中更容易接受思政教育,才能真正達到其應有的教學效果。另外,在新教材的編撰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思想道德課程相結合。目前在大學的公共課程中一般會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相關課程,在新的英語教材中,通過與這些課程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其對我國的思想教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結論
思政教育是伴隨學生一生的教學過程,只有將正確的理念和觀念深入到學生的腦海中才會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能夠更加對自己和國家有更加清晰和準確的認識。
大學英語思政教育是簡單的,又是復雜的。簡單在于學生從小開始就接受相關的思政教育教,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它又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具體體現在于大學英語專業的老師而言,其缺乏針對大學生思政教學應有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大學英語老師要加強對自我思政的再教育。通過不斷的自我再學習過程,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英語思政教學的作用,才能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相關國際工作中擺正自己的位置,走好未來的路。
參考文獻:
[1]朱楠.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策略及途徑研究[J].英語廣場,2020(02):64-65.
[2]劉欣.“課程思政”的內在價值與實踐路徑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6):76-81.
作者簡介:
蘭天,河南商丘人,商丘師范學院外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