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基于“互聯網+”的依托與支撐教育模式,就能夠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去,這樣就能夠為大學生帶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從而推動其縱深發展。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互聯網+”滲透融合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滲透融合;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基于互聯網環境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方法,整合區域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安全、可靠、便利的創新創業服務,這是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渠道。
一、“互聯網+”滲透融合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緩解擇業就業壓力
“互聯網+”背景下的經濟水平的發展,卻沒有帶來就業率的升高。這一現象正符合“奧肯悖論”現象,即經濟水平的增長和就業率的增長并不成正比例,有時候經濟水平的增長,甚至會導致就業率的下降。而就業是民生之本,隨著近年來我國高校擴招,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而高職生是高校擴招和就業問題的關鍵,高職畢業生人數的快速增加和就業市場需求的減少形成巨大的矛盾。如果高職生的就業問題得不到解決,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幫助高職生形成良好的就業價值觀,高職生可以實現很好的自主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又會帶動就業率的提高,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緩解嚴峻的就業壓力。高職院校要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二)提高高職生的綜合素質,順應素質教育目標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通過課內教學、課堂演練、課外實習、兼職實踐、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和技能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知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創業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想做敢做的創新創業熱情。高職院校通過推行創新創業教育,拓寬學生的思維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這方面來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與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培養目標一致,創新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輔相成,促進高職生的多樣性發展,順應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發展趨勢,高等教育的人才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挑戰
(一)大學生缺乏經營管理經驗
大學生在課堂上獲取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也掌握了實際的管理經驗。作為一個大學生,從課本上獲取了很多的知識,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社會的認識不足,在面對一些突發狀況時很難保持從容鎮定,也無法正確處理經營過程中的難題。或許有的高校開設有實踐課程,但是學生大多是應付老師,而且課程時間有限,學生難以從中學到東西。對于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獨到的眼光和豐富的閱歷。而大學生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在實際操作中難免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狀況,無法正確地預估風險和規避風險,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新興的技術和產業模式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大學生必須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的實施創業方案。
(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多,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大學生面臨剛就業就失業的局面,所以有一些大學生選擇自己創業,但是創業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由于社會上的工作職位有限,而目前大學生的數量逐漸增多,所以難免出現供過于求的狀況。
三、“互聯網+”滲透融合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究
(一)利用創業園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策略
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還需要與創業園相互結合,基于創新來實現創業的引導,通過創業來帶動就業,最終實現就業與創業質量的提升。第一,積極營造開放式的生態環境與氛圍。在高校進行審核之后,成立大學生創業園,并且能夠結合企業來進行聯合創業實踐。第二,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著力點,在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環節,為了能夠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就可以讓大學生進入創業園中去學習,直接引導大二、大三學生自主的選擇進入創業園,抑或是自己創業。同時,也可以在創新創業教育之中融入跨界融合的理念,基于項目作為鏈接點,就可以實現跨行業、跨學科的創新融合。
(二)高校要順應形勢,豐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借助互聯網,將優質課程建立在網絡上(如校園慕課平臺MOOC),及時引進精品課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甚至與創新創業前輩大師面對面,更具針對性。“慕課”,是“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最直接的體現,也是學生自學的主要載體,高等學校需要引起重視,建設好“慕課”平臺,豐富資源、引進優質師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好類似的平臺。“互聯網+”既可以拓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也可以緩解各高校創新創業師資短缺、專業度不夠的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對于高校長期發展而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意義重大。高校應該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將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吸引更多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學習中,培養其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丁襯襯,王正國,孫甜甜,吳晨晨.高校推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成果論析——以江蘇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3):70-72.
[2]羅寧,王麗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與途徑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4):94-95.
作者簡介:
羅吉勇,男,貴州畢節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