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年
摘 要 火災是森林草原最主要且最易發生的威脅因素,通常后果較為嚴重,因此做好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至關重要。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是維護生態建設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分析了當前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的意義和現狀,對新時期環境下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進行了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森林防火;草原防火;體系建設
森林草原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于人類生活和環境保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不僅影響著相關行業的發展,也和人們生活質量及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因此,重視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的意義并分析現狀,提出有利于推動防火建設的對策十分有必要。
1 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的意義
森林草原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影響著空氣質量、環境狀況,因此保護好森林草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職責。森林草原的保護工作較為復雜,一旦有疏漏就可能會出現問題。火災是破壞森林草原最為嚴重的一種威脅,例如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億元。當森林草原發生火災時,大量林業資源被破壞,進而影響了林業資源總量的增長,不利于林業資源的持續發展。林業資源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如西部大開發中林業資源占有重要地位,在應對氣候問題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火災造成的林業資源損失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情況,只有做好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保護好森林草原林業資源,才有利于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1]。
2 森林草原防火現狀
2.1 火災隱患多、難預測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顯著,森林草原資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更加完善的保護。森林樹木生長周期延長,植物種類也有所增加,使得落葉層厚度也逐漸增加,進而增加了火災的隱患。人為因素是造成隱患的關鍵,對森林防火的認知不足、意識薄弱,帶來了更大的火災隱患。由于近年來生態恢復、降雨增多,植被生長更加茂盛,冬季森林草原地區的干枯雜草大大增加了火災隱患。許多旱地、農田拋荒之后,農民復墾時用火較為隨意,提高了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率。此外,地區地形的復雜性,使得火情更加難以預料[2]。
2.2 基礎建設不完善,設備老化
森林草原地區道路建設存在不夠完善的情況,火災發生時難以快速運輸滅火器械和人員,尤其是一些大型滅火設施難以及時進入場地,有時只能依靠人工救災,難度大、效率低。森林草原中的滅火設備也存在老化現象,雖然一些滅火設備會定期進行維護和維修,但因為長期老化,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故障,甚至出現無法使用的情況,無法在實際救火過程中發揮作用。
3 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對策
3.1 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力度
在新時期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的難度大大降低。林業相關部門要抓住當下的時機,通過網絡增加森林草原防火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火意識。例如,林業部門可以創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定期在公眾號中發布一些森林草原防火知識,讓人們都認識到森林草原出現火災的嚴重性和如何保護森林草原,增強大眾的防火和保護意識。并且林業部門需要加強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時期的宣傳力度,以減少火災隱患。與此同時,相關領導層也要提升火災預防意識,明確自身工作責任,找出森林草原發生火災的原因并制定防火預案,從實際出發,做好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工作,完善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3]。
3.2 機構設置專業化
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離不開專業明確的機構分工,原有簡單的機構設置要逐步細化,職責分明、科學專業,具體可以設置以下部門。1)防火檢查宣傳部。定期排查區域內的隱患,檢查維護專業的救火設備,監督責任單位處理隱患,同時,做好火災預防宣傳工作。2)防火監控部門。利用專業信息工程人員,負責建設信息化平臺,對區域進行24小時監測,加快災情響應,提升預防效果和救災效率。3)火災處置部門。在火災發生后及時計算損失,根據法律及相關制度條例進行處罰,統計數據并上報,以便其他工作有序開展。4)后勤保障部門。森林草原的防火和救火工作都離不開日常的財務、辦公等,所以需要設置一個專業化的后勤保障部門。在選擇這一部門的人員時,需要確保其有一定的財會能力和事務處理能力,以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總之,各個地方根據區域內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部門分工,科學化、專業化的建設森林草原防火體系。
3.3 建立并完善制度
應根據當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現狀,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來解決問題。1)需要層層落實責任制。①各級人民政府需要和相關部門聯合起來進行森林草原防火教育工作,將防火教育工作推進到校園、企業、居委會、村委會等。②在新形勢下,針對火災預防建立領導責任制,引起領導重視,并落實檢查工作,進一步推動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建設發展。③林業部門需要提高重視程度,合理劃分人員職責,對防火人員進行有效監督,提高其工作效率。2)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強人員管理,降低出現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森林草原火災。例如,針對人為因素,加強對森林草原區域的管控,提高對火源和人員的管理,尤其是人員出入方面,林區入山的工作人員要明確責任人,限定活動范圍,進而避免由于人為用火造成火災,處罰和教育違反管理制度的人員。同時,利用經驗,綜合天氣因素,在干燥、多風、高溫情況下限制人員出入,減少人為火災發生的可能。
3.4 合理劃分森林草原防火區域
每一處森林草原發生火災的概率不同、原因也不盡相同,為此相關部門需要合理劃分森林草原防火區域,細化區域管理。例如,可以根據森林草原的地理條件、林分特點以及相關特征進行區域劃分,針對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防火方案和計劃,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防火工作的有效性。
3.5 綜合應用森林草原防火措施
森林草原一旦出現火災將難以控制,如2019年時“地球之肺”亞馬孫森林頻頻發生火災,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也導致全世界CO和CO2的排放量迅速飆升,加重了全球變暖的情況,也威脅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森林草原火災重在預防,要及時將火災隱患扼殺在搖籃中。1)要加強區域監控。很多火災都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傳統的人工監視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應該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提高監控效率。例如,可以綜合利用GIS、智能圖像處理技術以及網絡監控技術等構建森林草原區域監控系統,實現視頻的自動監控和智能識別,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和安全問題。2)要構建一支專業的防火團隊。加強防火人員的技能和體能訓練,定期邀請消防人員開展防火知識講座,讓防火團隊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4 結語
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對于地方和國家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防火是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的關鍵內容,加強防火體系建設刻不容緩。地方管理機構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森林草原資源現狀,加強防火宣傳教育力度,合理劃分防火區域,督促基礎防火工作的落實,因地制宜制定防火預案,及時總結問題,采取科學的對策,有效建設森林草原防火體系。
參考文獻:
[1] 王保中.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研究[J].現代園藝,2018(15):189-190.
[2] 劉燕瓊.新形勢下森林防火預防問題與策略淺談[J].中國林業產業,2017(3):257.
[3] 劉微,王黑子來,劉會鋒.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淺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9(3):90-9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