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凱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因此,要充分發揮其作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基于此,總結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的作用,提出保障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有效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 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作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產品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農產品的質量關系到農業的競爭力及人們的健康,同時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根基。而農產品質量檢測是農產品安全的保障,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依賴,也是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整體安全的樞紐。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并要求各地建立農產品檢測機構,配備專門的檢測人員,以確保農產品安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也明確要求加快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建設。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農產品質量非常重視。
1 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的作用
食品安全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話題,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從溫飽向安全、健康轉變,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巨大。因此,基層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檢測機構具有重要意義。
1.1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的需求發生了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近年來,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安全暴露出諸多問題,如在農產品生產及加工過程中側重量,忽視質;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不能正確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等。加之當前農業投入品市場管理較為混亂以及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而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檢測機構并全方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夠從生產源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尤其是在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農產品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局面,確保我國農產品市場占有率,質量是關鍵。近年來,我國常因農產品檢測系統不完善導致農產品在出口過程中障礙重重,遭受不公平待遇,通過建立完善農產品檢測機構及監管體系,不斷提高檢測水平和監管能力,能夠避免這些問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1]。
1.2 保證消費者權益
農產品實質上為一種商品,需在市場上流通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其生產及流通需要市場調節。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常會出現質量不達標的情況,不僅影響市場流通價值,而且會影響到消費者健康。而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檢測機構能夠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每個環節均安全,從而提升農產品品質,讓消費者放心。
1.3 促使農業監管體系完善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在市場競爭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而農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的安全性。要確保農產品安全,就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促進我國農產品可持續發展。農產品種類繁多,檢測技術、設備及要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不同的農產品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檢測方式。而肩負檢測重任的檢測結構通過建立相應的檢測方法、標準、項目等,可促使農業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進而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2]。
1.4 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
目前,市場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大,我國農業也逐步在向現代農業、有機農業方向轉型。但是,大多數農戶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了解較少,對該類產品的耕種要求更是缺乏相關認識。這就需要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發揮其作用,兼顧其指導及監管的重任,加強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指導與監管,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力度,提升農產品質量。
2 保障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有效工作的對策
目前,我國各地都建立了農產品檢測機構,也制定了相關標準,但由于資金、人員、設備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檢測設備老舊,檢測技術落后,缺乏專業檢測人員,投入不足等。針對以上問題,為充分發揮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的作用,提出以下4點建議。
2.1 加大投入
各級各部門的重視是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發揮技術支撐作用的重要保障。雖然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起步較晚,但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不斷完善,檢測設備及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檢測機構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檢測機構的設備、人員、運行資金等得到保障。
2.2 引進專業人才
農產品質量檢驗人員的技術及專業素質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相比于國外,我國高等院校對相應專業的設立比較晚,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起步較晚,很多檢測人員為農業相關專業,存在“一人多職”現象,對檢測設備、檢測標準、檢測技術掌握不透。因此,必須引進專業人才,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才隊伍建設。同時,還應結合實際工作,加大檢測人員常規性檢測項目基礎知識及檢測技能培訓力度,并制定培訓考核制度,不斷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同時,還要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保持檢測人才隊伍相對穩定。
2.3 加強分工協作
各級農產品檢測機構應根據自身職能及職責進行責任劃分,明確各級擔負的工作內容及重點。如市級機構除承擔上級主管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任務外,主要負責轄區內農產品消費安全的市場抽檢、監督抽查、執法檢測、復檢和縣級以下檢測機構的技術指導;縣級單位主要承接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的檢測任務及所轄縣域的產地檢測;鄉鎮主要開展快速檢測工作,為上級單位提供補充及預篩[3]。
2.4 加強能力建設
國家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穩定和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要做到“五有”“五不”。“五有”即有機構、有牌子、有設備、有隊伍、有保障;“五不”即定位不變、職能不弱、任務不減、效率不降、能力不退。在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具有公益性事業單位性質,運行中的軟、硬件等方面的政府投入嚴重不足,業務范圍及檢測技術無法與民營檢測機構競爭。民營檢測機構注重自身品牌建設,業務范圍廣,檢測項目多,市場競爭力強。因此,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及檢測技術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市場。
3 結語
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下,農產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外對優質、安全農產品需求量日趨增加,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越來越關注,特別是隨著國際市場對食品要求的提高,提升我國農產品品質大有必要。基層農產品檢測機構是確保農產品安全的重要部門,也是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的科學根據。因此,該部門應牢牢把握機遇,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充分發揮作用,為農產品的生產、流通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楊脈.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J].湖北農機化,2020(1):10.
[2] 杜曉兵,張貞.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4):157,159.
[3] 李小蓉,朱莉英,王發洪.淺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9(20):85.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