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識形態作為現代政治構建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其影響著社會成員的認知與價值取向。因此,在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分析轉型期較為復雜的社會現象,注重多元化思維的融入,確保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健康成長,避免受不成熟以及相關因素影響而無法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同時需要注重主體性作用,確保能夠提高意識形態工作機制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工作責任制主體性所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工作責任制;意識形態;高校黨委;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引言
伴隨當前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穩定發展,我國處在多元化交鋒當中。面對西方強勢話語體系,中國必須要注重意識形態工作的落實機制,分析當前社會轉型期傳統與現代的差距,同時需要分析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問題,并作出積極判斷,肩負起新文明建設的重任,優化單一型發展途徑。因此,高校黨委必須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的建設,同時需要擔當意識形態工作政治責任,明確責任制的主體性。
一、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必要性
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意識形態不僅作為理論問題,同時也需要注重實踐工作,其作為現代政治架構形態來講,制約著社會成員與社會認知的價值。因此,高校黨委在實際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的作用,從而能夠凝結民心,保障意識形態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充分發揮社會的根本性與主體性。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之地,只有提高意識形態工作落實的效率,并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與話語權,確保能夠遵守規則性,注重黨委的自身責任,才能夠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問題
1.日常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意識形態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并優化意識形態工作開展對策,同時需要注重各個環節工作開展,并制定長效性發展方案。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在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方面還會存在認識不到位,以及遇到問題存在退縮的現象,同時沒有注重多樣化工作方法的拓展,嚴重影響意識形態工作管理效率,甚至無法發揮主體性作用。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受多種因素影響,以及比較有爭議性的網絡事件,嚴重影響高校師生的價值觀。
2.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問題
當前信息技術穩定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形態意識管理沒有得到各高校的重視,再加上監管力度不足,無法運用網絡高效地接收與傳輸信息。此外,雖然信息技術能夠為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一定幫助,同時也會攜帶雜質,從而會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與思維。所以說,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嚴重沖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要想有效地解決當前意識形態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則需要明確主導權,勇于面對新挑戰,注重各自的責任,確保能夠運用其優勢,避免受其影響,為意識形態工作的穩定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發揮主體性的作用
1.注重思想認識,強化主責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必須要堅定不移,無論在哪種環境下都不可存在動搖。因此,高校黨委必須要注重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確保能夠保持清醒與定力,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思想認識,注重主責意識的強化,充分發揮意識形態工作主體性的作用。與此同時,高校黨委在開展工作時,還需要掌握政治要求,并運用意識形態工作開展績效考核,提高管理工作人員的主責意識,確保其能夠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并理清工作思路,為日后的工作穩定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除此之外,高校還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的方案以及課程設計模式,并做好主次區分,守好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陣地。不僅如此,針對意識形態工作開展制度的設計來講,高校黨委必須要強化監督政策,全方面掌握各級領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情況,從而能夠明確分工確保高校與社會能夠有效銜接,確保各個環節工作人員能夠積極并注重意識形態工作。
2.完善并調整工作開展途徑
在新時期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高校黨委要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并注重意識形態工作理念的更新與轉變。因此,高校黨委在變革與調整工作時,需要掌握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能夠制定針對性人才培養的方案,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在教育途徑改革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師生了解國情,同時需要為民族復興而著想,提高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除此之外,高校黨委不僅需要注重自身的責任,同時還要發揮帶頭作用,理清意識形態工作的新思路,并不斷創新工作途徑,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能夠提高人才培養的優勢。
3.注重新媒體的普及,拓展互聯網意識
高校作為知識與思想的傳承園地,需要承擔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多樣化工作。而且高校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匯集地,同樣也是國內外社會思想潮流的集散地,因此在實際開展思想動態與意識形態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注重新媒體的普及與運用,從而能夠為高校工作開展構建一個全方位開放型的信息空間,而且在信息多元化以及多樣化的背景下,能夠為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提供有力幫助,同時能夠培養并提高高校開放式教育的水平。所以說,在新時期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高校黨委必須要注重互聯網新媒體平臺的監管,并注重微信公眾號與微博的建設,明確思想意識傳播途徑,分析大學生的喜好,制定并完善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模式。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黨委在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同時還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強化主責意識,從而不斷完善當前工作開展存在的不足,確保意識形態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為了能夠提高培養的效率,并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需要合理地運用互聯網以及各項技術,保障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常態化建設穩定開展。
參考文獻
[1]展婷婷.高校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主體性探究[J].新疆警察學院學報,2017,37(01):77-80.
[2]楊恒.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度體系研究[J].管理觀察,2019,
(29):154-156.
作者簡介:張宇(1982.04.08—)女,漢族,吉林遼源人,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