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珂



摘要:以電動晾衣機系列產品開發設計全流程中設計所扮演角色與設計價值構建的實踐過程為例,探索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設計參與并發揮價值的路徑與方法。配合典型設計實踐案例,分別從設計介入企業戰略與產品決策、設計合作機制、產品規劃與定義、產品開發設計實踐這四個方面對設計助推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相關路徑進行總結歸納。以家庭陽臺場景為切入點,通過產品規劃與定義、細分用戶市場、功能整合、產品品牌造型基因塑造等方式設計了一系列電動晾衣機產品,幫助合作企業升級轉型,并在商業市場領域得到一定驗證。圍繞產品開發流程多環節發揮設計價值,通過塑造系列有創新與競爭力的產品進而逐步塑造品牌是設計助推中小企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
關鍵詞:電動晾衣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設計價值?品牌塑造?整合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8-0128-03
引言
近些年,我國制造業發展的低成本優勢已發生轉變,勞動力、資源、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均呈全面上升趨勢,我國制造業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所依靠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步消失",這種現象在中小制造型企業體現得尤為明顯。同時,傳統制造業升級轉型又是重要的國家戰略,設計作為重要創新驅動力理應介入這一過程并主動發揮積極作用。中小微制造型企業,擁有一定制造能力與經驗,也有相應供應鏈資源積累,但對用戶日益變化的新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產品自主創新力與品牌運營能力薄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處于被動地位。筆者結合自身團隊與浙江一家典型中小制造型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品牌塑造上的多年緊密合作作為設計實踐案例,試圖探尋設計如何介入傳統中小制造型企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協同創新并發揮積極作用。
一、中小企業轉型需求下電動晾衣機產品的緣起
委托方前身是一家外貿導向型的傳統中小制造型企業,主要生產銷售面向歐美市場的戶外自動遮陽棚等相關產品,但國際制造業分工格局的轉變以及出口需求的降低加劇了制造業的競爭[2],自2015年起,筆者及其團隊為其開始定位針對國內市場的新品以謀求出口轉內銷的轉型。最初,筆者和委托方在洞察市場與用戶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大部分家庭的住房空間以戶型結構愈趨標準化的商品房公寓為主,主要功能空間包含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陽臺五大剛需必備場景,除陽臺場景外的其他四大場景均有家電巨頭布局,且有較豐富和成熟化的產品群,新品突圍的難度不小。而陽臺場景承載著中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晾衣行為習慣,鑒于委托方前期在國外陽臺、露臺等空間的產品探索與經驗,較自然地將目標切入到了國內住戶的居家陽臺場景,而電動晾衣機這個當時較新的品類成為了我們重點突破的載體。
二、設計介入企業轉型實踐
設計思維作為一種溯因邏輯[3]近年來在國內外產業界和學術界均產生了重要影響,也不斷被運用于實踐,國內童慧明教授提出了“設計驅動型品牌”的新概念,并將其解釋為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思維,并用這種設計思維去驅動品牌的所有商業活動”1。約翰.赫斯科特教授在其著作《設計與價值創造》中闡述了設計與設計師在企業商業實踐過程中的價值,并強調設計師的專業知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應用并滿足差異化的期望,設計師在企業商業實踐過程中可以分別從執行者、區分者、整合者、戰略家四個維度發揮積極作用,這四個維度是設計師的重要能力也為企業內部的商業策略創新提供了四種備選方案[5]圖1)。筆者與委托企業的合作過程類似在構建這種“設計驅動型品牌”,以及在實踐立場驗證設計師介入傳統中小制造型企業轉型,并在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的商業策略創新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先有合作機制后有產品
過往的設計公司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普遍存在主動權缺失的情況,一方面原因在于設計公司提供的服務比較單一,在整個產品研發創新鏈中的參與度與完成度不高,另一方面在于合作與配合機制上的模糊與缺失,造成合作中后期,因產品研發環節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彼此產生芥蒂。在實際合作過程中,設計方需要與企業其他部門,包括財務供應鏈、研發、市場營銷和銷售等全面協力6,因此如何在合作過程中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配合、容錯和決策機制成為了設計方與委托方需要共同探索的重點,這將成為設計方與委托方間超越單純項目合作,建立長期信任與合作提供可能。筆者與委托方也是基于此,在前期大量溝通反饋形成合作機制后,才有了后續一些列產品研發工作的展開,這個過程中需要彼此的信任與認可,需要委托方頂層價值觀與視野的匹配,更需要設計方主動轉變,在機制與溝通環節保有共贏思維與長遠意識。
(二)產品規劃與定義
設計方介入企業產品研發創新階段的不同也會造成價值角色理解的較大差異,產品規劃與定義就是整個產品研發流程中極具價值的一環,其本質是在動態的市場和公司環境下做出明確的新產品決策,是企業基于全局性和未來性等多方面考慮而實施的策略[7]。對中小企業來講,很少有基于技術突破的引領創新,大量是整合應用式創新,這種方式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商業領域卻有著較強的實用性效果。這種方式是市場機遇、用戶需求、制造成本與周期、供應鏈資源、銷售渠道的綜合考量與平衡,并在產品規劃與定義中集中體現。設計師群體容易從用戶需求、功能等微觀角度提出創新方案,然而站在企業視角綜合考量現有資源與企業發展戰略,往往更加決定產品后期落地性與實效性。筆者與團隊在與委托方深入合作的過程中,在充分理解企業發展戰略與愿景的基礎上,進行了產品線梳理規劃、用戶需求細分與功能定義、產品PI構建、賣點提煉等重要產品規劃與定義工作,這些工作對后續的產品研發與落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產品研發中的溝通與決策
國內大量中小型企業日常面對的基本上都屬于產品創新層級的問題,不論是突破性產品創新還是漸進性產品改良,對于企業發展都起著顯著性作用8。而產品研發中的溝通成本是較大的隱性成本,如何在過程中“翻譯”彼此聽得懂的訴求語言與設計理念,平衡各方利益成了不可忽視的一環。同時,流程中的眾多問題都牽涉到決策,在制造導向的企業工程約等于研發的現狀下,如何在具備制造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溝通和決策成為了關鍵,同時企業老板對設計研發有一定認知與重視,往往在溝通與決策環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意大利學者Verganti提出了設計驅動創新理論,并指出在技術與設計耦合型企業中,技術與設計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兩者處于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9]。筆者比較慶幸的是委托方的老板從一開始就將設計創新與技術工程創新放在平等重要地位,也主動參與到產品研發環節中的重要溝通討論與決策過程中,平衡與妥善處理分歧,使研發過程在正常的迂回曲折中前進。
三、電動晾衣機系列產品的開發設計
電動晾衣機產品作為一個整合式產品,主要集成了陽臺照明、衣物晾曬、紫外線消毒、熱風烘干等主要功能,雖然委托方在合適的時機切入市場,并取得了一定先發優勢,但如何形成持續的產品競爭力,如何塑造品牌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筆者及其團隊將設計思維介入企業戰略與研發流程,在前期確定合作機制、進行產品規劃與定義、多輪充分溝通與決策的基礎上具體制訂了細分市場與用戶需求、將產品造型基因理念置入的產品設計策略,同時布局專利與概念設計儲備,來構建有效持續的產品競爭力。
(一)細分市場與用戶需求的產品策略
家庭電動晾衣機市場是一個近幾年興起的新市場,但由于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用戶對整個市場中的品牌認知度不高。筆者及其團隊從用戶居家陽臺場景和人群的不同來細分市場與用戶需求,重新拓展產品類型,如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母嬰人群是一類特殊人群,他們的衣物污染、換洗、護理的頻率,對衣物護理的精細化要求要比普通人群高的多,因而我們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兼具滿足大類人群一般衣物護理需求,又滿足了母嬰類人群特殊晾曬與衣物護理需求特征的母嬰款電動晾衣機產品(圖2)。該產品的設計從總結出的母嬰類衣物五個護理痛點入手包括:(1)嬰幼兒換洗頻繁、衣物種類多(2)小件、不易.晾掛(3)需要快干、方便換洗(4)棉質面料不適合高溫烘干(5)需要殺菌、除異味,思考針對性解決方案,設計了在晾桿可伸縮、升降,晾曬空間可擴展的基礎上,兩根主晾桿之間鋪設橫桿的方式來用于小件衣物的平鋪烘干,提升快速干衣效果,并在橫桿下面設計了獨特的夾掛兩用的掛鉤,充分利用空間,在掛曬了大件衣物的同時,嬰幼兒小件衣物也可晾掛其間。此外,晾桿在下降的過程中設計了遇阻即停的功能,避免兒童在周邊玩耍時誤傷,保障家人健康。同時,母嬰款晾衣機的主機在造型語義、細節處理、色彩等主要設計方面都充分考慮了母嬰人群的審美喜好,使得產品在推出市場后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與較好的市場銷售業績。
(二)產品品牌造型基因塑造
中小制造型企業對產品外觀差異性的要求往往是其直接關注的重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企業一味在意標新立異的造型,而忽視了產品系列間的聯系性。產品造型基因理念又稱產品DNA,是將DNA相似性和繼承性的概念引入產品內在的遺傳和變異特質中101,但并不是所有造型特征都構成品牌的DNA,若將產品造型特征中視覺吸引力更強的造型特征作為品牌信息的承載者與傳遞者,發揮“楔子”效應,更能有效地傳達品牌信息,達到品牌識別的目的"1。筆者將這一理念置入到產品開發設計中,在主機面板上通過對功能部件排布合理性與形式感的綜合考量,設計了中間主照明圓燈與輔助照明LED條燈、紫外線消毒圓點燈的特殊組合方式,將企業logo圖形特征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并以此為理念設計了企業第一款標桿型產品Hoo8智能電動晾衣機(圖3)。配合視覺效果更薄的邊緣微曲面處理主機造型、頂部柔和氛圍燈,手機APP智能操控,更堅固實用的晾桿,使得Hoo8產品一經上市便獲得了眾多好評,成為了行業的標桿型產品,并獲得了2016年德國iF產品設計獎、2018年美國IDEA產品設計獎。同時,Hoo8主機面板的產品造型基因得以保留并成為企業后續產品沿用的經典造型元素,使得企業的產品逐漸有了產品族群的效果,樹立了一定的識別與認知度。
(三)概念設計與專利儲備
知識產權與專利的重要性近年來已被眾多中小企業所理解,企業主動布局專利池與專利保護,目前主要的落腳點在于產品新技術、新結構、新使用與原理實現方式的升級與保護,更多是從工程與實現角度出發的,并以企業的自主行為居多。產品的概念設計強調設計的先鋒性,追求設計理念的科學化、創意性"2,對設計方來說,強于從場景與用戶視角來挖掘痛點,形成新的概念性產品設計方案,這些方案可能不能馬上落地,但對企業的研發與設計儲備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同時,在這過程中產生的知識內容又能成為企業專利拓展與布局的重要內容,而對設計方來講,如何挖掘有較強商業落地性的概念方案則成為了其能力與判斷的重點。如筆者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聚焦于衣物護理領域,同時又洞察中國用戶家庭陽臺與其他晾衣、烘衣場景,設計了針對小戶型家庭的壁掛抽屜式晾衣機產品(圖4),并儲備了相關專利。該設計以小空間下伸縮壁掛式晾衣、烘衣護理的方式來為眾多小戶型家庭更好的節約晾衣空間,同時,特別的防風布設計能更好的提升衣物烘干效果,這在陰雨天以及我國南方地區的梅雨季節有較強的實用功能。此外,設計方與企業不定期的交流碰撞,能使更多設計概念方向走向落地,也能使企業跳出固有思維與限制,更好地突破創新(圖5)。
結論
中小制造型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會面臨諸多困難,設計師理應主動介入,并以共贏思維與企業形成緊密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深入了解與跟蹤企業需求與行業動態變化,在充分了解企業現有資源基礎上從用戶、市場、技術與功能整合、新應用場景拓展等多角度探索設計創新空間,并充分發揮設計思維在企業戰略與產品設計研發全流程中的重要作用,重塑產品研發與溝通決策機制,并始終以產品創新為抓手構建持續的產品競爭力,布局概念產品與專利儲備,幫助企業逐漸建立品牌認知度與用戶認可度,并在與企業長期合作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拓展自身綜合行業設計深度。
基金項目:上海理.工大學人文社科一般項目(SK17YB04)。
參考文獻
[1]馬曉河結構轉型、困境擺脫與我國制造業的戰略選擇[J].改革,2014,(12):22-34.
[2]劉永紅,劉倩.工業4.0視角下工業設計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J].包裝工程,2018,39(08):13-116.
[3]曲振波,黃華群設計思維在企業中的體現與應用[J].設計,2019,32(09):89-91.
[4]童慧明童慧明:設計驅動型品牌才能令設計的價值最大化[J].設計,2019,32(08):36-38.
[5]約翰赫斯科特.設計與價值創造[M].江蘇: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
[6]哈根凡德勒當今世界之設計管理[J].設計,2019,32(12):21-24.
[7]李冠妮基于市場分析的新產品規劃方法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1.
[8]蔡軍,陳旭.現狀、特征與展望——對中國企業設計管理模式的思考[J].裝飾,2014,(04):21-26.
[9]陳國棟張海波,陳圻設計驅動在企業創新行為中的地位研究凹.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33(05):122-129.
[10]朱上上,羅仕鑒.工業設計中產品族設計DNA探討[J].裝飾,2007,(05):18-119.
[1]柳祿,傅秀清,康敏面向品牌識別的中小企業產品造型DNA設計研究[J].機械設計,2014,31(09):105-108.
[12]孟闖.產品概念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02):81-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