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云
摘要:課堂教學作為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當前初中數學教師創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已經迫在眉睫,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從而使初中數學從真正意義上實現高校課堂,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數學知識。本文主要結合初中教學案例,探討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條件及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條件;模式;興趣
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改善,以及社會對于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的要求,主動學習已經成為學生必備的發展技能之一。數學在所有學科當中,本身就偏向于抽象和理論,這就需要我們初中數學老師結合當前的教育環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內容。
一、注重數學解題的發散思維
一題多解在數學中是司空見慣的,要想得到多種答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如果為了追求華而不實的教學藝術,那么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解題能力,而且在學生的思想深處還留下了思維不嚴密的禍根,為以后的教學埋下難以清除的毒瘤。所以積極地去理解多角度思維,才是科學的方法。為了說明多角度思考的問題,如初一人門教材中的‘`a能表示什么”這節內容,有這么一道題:“請你觀察一下圖中的正方形個數與火柴棒根數之間有什么關系。”這道題如果不用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對于學生就是很難的問題,如果變通一下換個角度去思考,就很簡單了。其中一種簡易的方法是讓學生利用火柴棒來擺正方形,看看兩者有什么關系,這樣看似復雜的問題就簡單化了。其他的方法,如分組研究,教師可以提前預設一定問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同樣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答案是一樣的,然而探司答案的途徑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二、注重數學課堂的有效互動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師生互動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但是真正能把它使用好也不容易。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若一張紙的厚度為0.1毫米,對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將這個高度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較,哪個更高?”,各小組成員熱情高漲,有折紙的,有測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已見!最后,將小組意見匯總,大部分無法想象一張紙對折后的總高度會超過珠穆朗瑪峰,這時,老師拋磚引玉,順勢導入《有理數的乘方》這節新課,學生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積極投入新課,在自學、討論、練習的基礎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節知識,最后自行解決上述問題,在組內、組間交流看法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劉乘方的興趣,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這些工作都由學生來完成,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好方法之一。只有通過自已實踐探索,才能理解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清楚的問題。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從理論上探討一些知識,上網搜索一些問題,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再舉一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比如多邊形內角之和這一課,要從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連對角線,把n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然后求出n邊形內角之和為(n-2)·180°。當講到這里時學生突發奇想,他不從頂點出發,而是從任意邊上任意一點出發連接其他頂點,分成若干個三角形。這種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生,教師要多多鼓勵。當時我也覺得是一種創新能力培養的好機會,我就鼓勵該學生說說這樣分的道理,他說這樣作出(n-1)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后n邊形的內角和多了180度,應除去多余的180度,結果還是(n-2)·180度。這樣看似復雜了,其實是一種發散思維的很好的表現。數學課就需要這樣的思維,就需要這樣的學生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會越走越寬廣。
三、注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乃是由于對數學缺乏興趣所致。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人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備課各環節,如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人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總之,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戈艷梅.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與寫,2019(31).
[2]洪朝陽.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
[3]楊昌洪.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方法[J].南北橋,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