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既要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強化班級學生的化學綜合運用能力,還要不斷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意識、探索意識與嚴謹意識,培養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文章結合新課程理念,深入探究“關于化學中考復習的幾點建議”,以期提高中考化學復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化學問題解決能力,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備戰中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高效教學;復習方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2-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8-0100-02
對初中學生而言,初中化學具有較大的難度,且知識點較多,學習任務較重,需要在較為短暫的時間內掌握化學基本知識,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知識基礎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范圍,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復習效率。在實際復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出發,明確化學復習的思路,把握科學復習的關鍵,靈活運用教學大綱;而后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進不同的教學手段,形成系統的化學中考復習體系。
一、中考化學復習的核心思路
(一)要形成科學的復習觀念,優化化學復習體系
在化學中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具備科學的復習教學觀念,從而優化化學復習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化學指導。
第一,要具備育人意識。在中考化學復習中,教師要形成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并積極轉變原有的育人觀念,從提高班級學生整體素質的角度出發,全面融合德育、智育、體育及學科核心素養,通過中考化學復習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
第二,要具有服務意識。在中考化學復習中,教師是整個復習過程中的領導者、組織者、促成者。因此,教師要愛護學生,要以學生的“學”為復習展開的前提,要調整“教”與“學”的關系,將學生放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幫助學生從“學會”逐漸轉變為“會學”,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運用化學技能的同時能夠具備良好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有效地實現復習目標,提高復習效率。
第三,要具備目標意識。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先明確每一專題的復習目標,讓一切復習教學行為緊緊圍繞復習目標,促使復習目標貫穿復習的全過程,為學生的化學復習提供明確的導向,避免學生出現盲目復習或隨意復習的情況。
第四,要具備創新意識。在中考化學復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復習。因此,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不僅要創新復習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交流、探究、歸納、總結,更要創新復習的過程,令學生耳目一新,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的自主探索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能力。
(二)深入研究教學大綱,明確化學復習的關鍵
教學大綱是開展初中化學教學與復習的重要指導綱要,初中化學教師要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明確其中的重點,確定知識點,靈活把握復習教學節奏、時間與復習量,優化中考化學的復習體系,提升中考化學復習教學的專業性與科學性。
隨著新課改的展開與深化,教育部不斷調整《初中化學教學大綱》,調整化學知識體系、教育觀念等,這就需要化學教師給予相應的重視,要根據教學大綱內容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觀念,調整中考復習的關鍵點,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復習達到國家對學生的統一要求,從而提高中考化學復習的教學質量。
舉個例子,在復習“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一主題時,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大綱,領會其中的精神,要求學生掌握反應物的質量計算及其運用,精準提高學生的中考應對能力;此外,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側重“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環境保護”等方面,體現教學大綱中的學科知識交叉理念。
二、中考化學的有效復習建議
(一)關注日常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中考化學復習中,初中化學教師要關注日常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為之后的中考復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化學學科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分別從單元重點難點知識、考點、基礎知識等方面入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穩扎穩打,促使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及其運用方法。教師不要形成“日常教學為輕,復習為重”的思想,而要緊緊把握日常教學,通過夯實學生的基礎,優化中考復習的效果。教師若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期望騰出更多的時間復習,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違背學生的客觀學習規律,從而導致事倍功半。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重點、難點、考點知識,融合教學,并且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經典的例題作為延伸練習,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具體性,提高復習效率。
以“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為例,教師要明確其重點為“空氣成分”“空氣污染有關知識”“氧氣的用途與性質的關系”,難點為“空氣化學反應的分類研究”,考點為“實驗室制取氧氣”。此時,教師可以用“環保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廣州空氣質量的達標天數僅占64.6%,其中PM2.5超標了0.5倍”“酥脆的餅干放在空氣中慢慢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什么?”等問題作為課堂研究的例題,將化學日常教學與時事熱點聯系起來,滲透中考復習思維,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就能夠牢牢把握基礎知識,有效地提高日后的復習效率。
(二)創建問題復習情境,發揮學生復習的自主性
在化學中考復習中,教師可以引進“問題情境教學法”,結合具體的化學復習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還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思考活力,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原掌握的知識與新掌握的學習方法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沖突,這促使學生發現更多問題。教師就可以把握這一情況,通過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通過實驗演示、科學史實、新聞報道等材料探索化學知識,從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運用方法。
以“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復習教學為例,教師要結合“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物質鑒別”等知識點,在課堂中演示“物質除雜與鑒別”的實驗操作過程,創設相應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的思路跟隨實驗的發展而變化。而后,提出“碳酸鈣和木炭兩種物質有什么不同,可以采用何種方法鑒別?”“木炭燃燒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石蕊和酚酞是重要的酸堿指示劑。石蕊試劑遇酸會發生什么變化?遇堿會發生什么變化?”等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復習的效率,有效地實現復習的目標。
(三)優化課堂復習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在中考化學復習中,教師要認識到中考復習與普通復習的不同,要認識到中考復習的特殊性,從而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泛的自主復習與探索空間,促使中考復習教學結構能夠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主體性。
以“金屬和金屬材料”的中考復習為例,教師要摒棄傳統復習教學中“一言堂”的形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少講、精講、引導”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思考、執意、探索、交流、實踐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來提高自身的化學知識掌握水平。在本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重點、難點與考點,提出“ 金屬材料通常指_____和_____”“家用鐵制的鍋鏟尾部加一木柄,這說明鐵具有什么性質”“金屬 + 酸 → _____+ ____↑,如_____(舉一例化學方程式)”“如何除去銅粉中的少量鐵粉。請設計實驗方案”“談談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途徑”等具有不同難度的題目,由淺入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索題目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疑問,并通過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來找到答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強化學生的中考應對能力。
(四)把握“三輪”復習階段,促進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中考化學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第三輪復習,分別在每一輪復習中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完成不同的化學復習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以“化學與生活”的中考復習為例,在第一輪復習中,教師要結合班級全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重點復習“六大基本營養素的組成”“六大基本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人體的元素組成和分類”“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有機物,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是什么?”等基礎知識,全面梳理這一單元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并且展開相應的考點訓練。
在第二輪復習中,教師要引進一些具有大量信息與綜合知識點的考題,并分別從選擇題、填空題、綜合實驗題、探究實驗題等題型切入,對學生開展專題訓練,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哪一項?①食用加碘鹽可預防甲狀腺腫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魚蝦防腐;③(用灼燒的方法鑒別羊毛和滌綸;④食用含鈣食品預防骨質疏松”等問題,訓練學生思維的實踐性、批判性、嚴謹性與邏輯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第三輪復習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入全面備考階段,精講重點難點,突襲往年的時政熱點方面的考題;還要訓練學生的答題技能,對學生進行校正訓練,為其中考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考化學復習教學,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都是一項較為繁重的任務。在中考化學復習的實際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化學學習基礎,為復習時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做好準備;還要引進“情境問題教學法”,優化課堂復習教學結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要強調第三輪復習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有效地實現化學復習目的。
參考文獻:
[1]高 潔.淺談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的有效復習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96.
[2]李 娟.追根溯源:提高中考化學復習課有效性的策略[J].遼寧教育,2019(17):90-92.
作者簡介:陳海燕(1992—),女,湖南衡東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