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旗
【摘 要】在教學當中,教師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不僅需要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曾有調查顯示,在未來最不可能被機器人替代的職業中包括教師。因為教師需要言傳身教,與學生互動。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學會怎樣做人。而在初中所有的課程中,數學可謂是重中之重,不僅占比大,而且難度也較高。
【關鍵詞】互動;積極;共同進步;師生平等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1-0079-02
一、師生互動的概念
“師生互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在一些問題上提出一些看法,或者不同的意見。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在互動時,教師給予學生指點,學生也給予教師以啟發,雙方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師生互動教學的前提
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學生的提問,以及在互動過程中,對于學生發生的一些矛盾的解決。而學生能夠積極響應教師發起的互動,并且能夠主動提出與教師互動,其多半因素是興趣使然。
而初中數學內容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枯燥無味,缺乏學習的興趣。因此要先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做出一些舉措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并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在上課時可以舉一些和課程相關的、接近實際生活的例子,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三、師生互動的方式
師生互動的方式有很多種。在這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有關行為、情感和認知三方面的互動。
1.行為互動是行為上的互動,說的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行為,與師生之間互動的程度以及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有關。
2.情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在互動中對情感的投入,是否真情實感進入互動狀態,是否有積極性。
3.認知互動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思維互動時,對雙方的認知觀念等進一步促進或打開,能夠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在初中生數學課上師生互動過程中,這三方面是必要的。
四、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舉措探究
師生互動教學中,起大部分作用的還是教師。教師最好做到以下五點。
(一)相信學生、相信自己
無論什么年齡、什么膚色,無論學習好與壞,無論是天賦異稟還是平凡無奇,教師都要相信自己的教學能力,相信自己的學生可以在互動教學中共同進步。
(二)互動
在上課學習新的內容時要進行一些互動,盡量提一些簡單的問題,既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保證學生能夠跟上自己腳步。每個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師生互動中學生互動沒有教師那樣多,但是學生的反應也很重要的。學生要積極配合和同學、教師的互動。課前看看這節課的內容,課后再看一遍,仔細完成教師給的學習任務,跟上教師,自己的成績也不會差,也能跟上教師的互動。
(三)對學生的回應
在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先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肯定學生有勇氣站起來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態度。對于學生的一些想法,教師不要直接給予否定,或者表現出皺眉等神情。可以先請學生坐下,再問問其他同學是否有類似的或其他的一些想法,然后帶領全班同學一起探討想法。
(四)共同探究
探究永遠是學生必備的技能,尤其是在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中,初中階段孩子的探究能力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在課程進度允許的情況下,不定時地設置一些探究課,課前可以先布置任務,留一些數學題。具體的方式是:可以提前在課間把題抄錄在黑板上,問一下有沒有做出來的學生,可以讓其把自己的想法寫在黑板上對應的題目下。如果正確,可以讓學生來講解,也可以讓另一個學生來講解;同時教師自己進行補充,講得不對的地方,在等學生講解之后進行改正;如果有題全班都做不出來,那就抄在黑板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做題,教師給予學生思維上的一些引導。
(五)建立師生平等的觀念
最好的數學課應該是師生之間平等。在對于一道題的看法中,教師給出一種解法,而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提出多種解法。這就要求充分建立師生平等的觀念,師生平等不是說學生能夠不尊重教師,而是教師與學生在對于數學問題的討論上,處于平等的角色,教師還可以起一些引導作用。
五、結語
初中數學課堂上需要更多的趣味,需要這樣的師生互動。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學生的內心是怎么想的,學生才能跟得上教師的思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學生的聽講,不僅是學生認知這個外面世界的過程,也是學生三觀養成的過程。因此我們更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這就更需要研究,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這也是提高素質教育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朱坤生.試析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教學舉措[J].當代教研論叢,2020(3).
(責編張欣)